Workflow
衍汇亚洲(08210) - 2022 - 年度财报
衍汇亚洲衍汇亚洲(HK:08210)2022-06-20 16: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财年收益为39.7百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54.0百万港元下降26.5%[9][14][15] - 除税后亏损为8.8百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3.5百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收益减少及一次性减值亏损3.4百万港元[9] - 其他收入从2021财年的1.6百万港元降至2022财年的0港元,跌幅100%,主要因2021财年获得政府补贴1.5百万港元[18] - 员工成本从2021财年的39.3百万港元降至2022财年的28.8百万港元,跌幅26.7%,主要因花红减少及股份奖励计划相关付款减少[19]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财年的17.1百万港元降至2022财年的13.8百万港元,跌幅19.3%,其中结算开支减少26.7%(4.5→3.3百万港元),错账开支减少49.6%(1.3→0.655百万港元)[20] - 2022财年亏损8.8百万港元(2021财年:3.5百万港元),主要因收益减少及资产减值亏损上升[22] - 流动比率从2021年的17.8倍提升至2022年的22.7倍,反映财务实力稳健[24][2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1年的63.6百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53.2百万港元[27] - 利息覆盖率为-58.2倍(2021年:-38.9倍),公司无计息负债且维持现金净额状态[24][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香港交易所贡献的收益占比87.8%(34,838千港元),新交所占比1.5%(596千港元),欧交所占比0.2%(84千港元),场外交易占比10.5%(4,186千港元)[16] - 场外交易收益从2021财年的2,856千港元(占比5.3%)增至2022财年的4,186千港元(占比10.5%)[16] - 香港交易所收益从2021财年的49,356千港元(占比91.4%)降至2022财年的34,838千港元(占比87.8%)[1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交易所贡献的收益占比87.8%(34,838千港元),新交所占比1.5%(596千港元),欧交所占比0.2%(84千港元),场外交易占比10.5%(4,186千港元)[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6.0百万港元用于办公室扩充计划[42][45]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6.5百万港元用于雇用三名高级持牌经纪以发展欧交所MSCI衍生工具市场业务[42][45]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0百万港元用于雇用一名营运主任以申请成为结算所参与者[42][45]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约0.8百万港元用于雇用一名初级经纪以发展韩国综合股价指数200衍生工具市场业务[42][45]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2.0百万港元用于香港交易所分部雇用一名高级经纪[42][45]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9.5百万港元用于增加对现有结算服务供应商的存放按金[42][45]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7百万港元用作2021年9月的正常营运资金[42][45]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及配售新股份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3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按照招股章程及修订公告动用全部所得款项净额27.3百万港元[45] - 于报告日期,公司已无来自首次公开发售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46] 董事会及治理结构 - 吴宇辉先生于2013年7月加入公司担任De Riva高级指数衍生工具经纪,2017年11月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7月30日调任执行董事[55] - 吴宇辉先生拥有超过15年衍生工具及证券交易经验,现任香港上市衍生工具团队柜台经理[55][56] - 邵锦文先生于2020年6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超过18年衍生工具交易经验[57] - 温贤福先生于2018年7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高盛亚洲(日本除外)股本衍生工具销售及交易部门主管[59][61] - 温贤福先生持有美国证监会第1、2、4、5、9类受规管活动牌照[63] - 柯衍峰先生于2018年7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0年审计经验[64] - 吴秉霖先生于2018年7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高盛执行董事(股票部门)[67] - 吴秉霖先生持有美国FINRA第7、63、3系列资格认证[68] - 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刘名扬先生,43岁,负责监督公司整体策略及业务发展[69] - 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蔡文豪先生,46岁,同时担任公司合规主任[69][76] - 李迪文先生拥有15年衍生工具交易经验,曾担任De Riva单一股衍生工具团队联席主管[69] - 冯伟业先生拥有10年衍生工具交易经验,曾监督De Riva单一股衍生工具团队[72] - 财务总监芮嘉莉女士,38岁,负责公司财务及会计职能,拥有超过10年会计经验[75] - 2022财年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温贤福先生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提供财务专长及独立判断[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柯衍峰先生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监督公司财务及风险管理[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秉霖先生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参与董事会决策及利益冲突管理[82] - 董事会制定长期策略及预算,并监督重大交易及内部监控系统[80] ESG表现 - 公司2022财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4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财年的48吨下降4.2%[144] - 公司2022财年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为45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97.8%[144] - 公司2022财年每名雇员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7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财年上升6.6%[144] - 公司2022财年有害废弃物产生量为348克,较2021财年增长16%[145] - 公司2022财年无害废弃物产生量为1,107千克,较2021财年下降1.2%[145] - 公司2022财年每名雇员无害废弃物产生量为42.58千克,较2021财年上升10.1%[145]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全部来自外购电力和废纸处理产生的间接排放,直接排放量为0吨[144] - 能源消耗总量从2021财年的67兆瓦时降至2022财年的63兆瓦时,同比下降6%[146] - 每名雇员能源消耗量从2021财年的2.31兆瓦时/雇员增至2022财年的2.42兆瓦时/雇员,同比增长4.8%[146] 人力资源 - 员工人数从2021年的29名减少至2022年的26名[40]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1财年的29人减少至2022财年的26人,同比下降10.3%[151] - 整体雇员流失率从2021财年的10%上升至2022财年的27%,其中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从25%增至50%[151] - 男性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为6小时(覆盖率61%),女性为4小时(覆盖率38%)[153] - 中高级管理层培训时数达6-8小时(覆盖率62%-80%),显著高于其他雇员的1-2小时[153] - 全公司26名雇员均驻香港,其中男性18人(69.2%),女性8人(30.8%)[151] - 30-50岁员工占比最高,2022财年达18人(占总雇员69.2%)[151] 审计与合规 - 公司2022财年审计费用为48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总计266,000港元,包括季度业绩审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及税务代表服务等[122] - 公司核数师信永中和(香港)会计事务所2022财年总服务费用为746,000港元[122] - 公司2022财年未发现任何重大监控失误或弱项[118] - 公司董事会认为2022财年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119] - 公司已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政策,并向董事及雇员提供指引[119] - 公司严格保护客户隐私,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并持续监控网络安全[160] - 公司对贪污、贿赂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并设立控制程序监控可疑交易[161] - 本年度公司未发现任何违反反贪污法律及法规的情况[165] 股东与资本结构 - 公司于2018年8月27日在GEM上市[171] - 2022财年最大客户贡献总营业额的13.9%,前五大客户贡献48.2%[194] - 2022财年公司处于净现金状况,无银行借款[183] - 2022财年不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1财年同样无)[17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的储备[187] - 在2022财年内,公司确认无董事、控股股东或主要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从事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存在利益冲突[196] - 控股股东(Oasis Green Ventures Limited、Pacific Asset Limited及余国栋先生)于2018年7月30日订立不竞争契据,承诺在上市日至契据期限内不从事与公司现有业务竞争的活动[197] - 公司已采取行动确保控股股东遵守不竞争契据,包括定期查询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是否从事受限制业务[198] - 公司要求控股股东每年提交确认书,证明其及联系人遵守不竞争契据[198] - 2022财年内,公司未发现任何违反不竞争契据的事项需提请股东注意,且契据条款无变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