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10] - 报告期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拥有34间店铺[87] 宏观经济形势 -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跌至近半世纪以来最低水平[10] -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黯淡,但取消疫情限制将带动餐饮行业,香港旅游消费有所提升[14] - 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同比仅3.0%,远低于5.5%的目标,餐饮行业收入下降6.3%,2023年第一季度餐饮收入上升13.9%[160] - 香港2022年GDP缩减3.5%,全年零售业总销售额轻微下降0.9%,12月同比上升1.1%,2023年前两个月飙升17.3%,2023年1月餐饮收入增长约20.0%[161] - 2022年全球口腔护理市场价值为337亿美元,中国增长至28亿美元,中国口腔护理行业五大龙头企业合计占40%市场份额[16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3.4%放缓至2023年的2.8%[170] - 中国2023年首季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是自2022年首季以来最高增幅[172] - 香港政府预料2023年经济增长为3.5%至5.5%,接近预测区间上限[172] - 中国2022年CPI同比增长2.0%,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8%[160] 餐饮业务情况 - 2022下半年香港社交距离措施逐步放宽,2023年初跨境限制解除,餐饮业务重上复苏轨道[10] - 餐饮业务是集团核心业务及整体财务表现主要贡献来源[11] - 集团主要餐厅、咖啡店及蛋糕店品牌Italian Tomato业绩相对稳定,为集团贡献稳定收益[11] - 公司餐饮业务受疫情及食材成本上涨影响,收益不容乐观,截至2023年3月31日在香港有4间咖啡厅及30间蛋糕店[165] - 公司自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外包Italian Tomato生产流程以控制成本[165] 口腔护理业务情况 - 2020年集团进军医疗保健市场,专注口腔护理产品生产和销售[12] - 报告期内集团开始量产抗菌消炎类牙膏,并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及开展营销活动[12] - 口腔护理业务因市场竞争激烈和行业门槛高,贡献远低于集团预期[12] - 公司自2020年进军保健市场,销售及生产口腔护理产品,虽全力推动但销售业绩低于预期[168][169] - 公司深化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参与购物节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口腔护理产品市场曝光率[168] 电子烟业务情况 - 公司拟对电子烟业务采取“观望”态度,同时探索潜在商机并寻找新合资企业实现业务多元化[15] - 公司在电子烟业务上采取审慎的“观望”态度[16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张韬于2023年6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6] - 黄莉于2022年10月13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于2023年6月1日辞任[6] - 2023年6月1日黄莉女士辞任后,张韬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董事会现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1] - 黄超先生在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0月12日期间担任董事会主席,黄莉女士在2022年10月13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担任董事会主席,期间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未一人兼任[32] - 2022年10月13日黄超辞任主席,黄莉获委任;2023年6月1日黄莉辞任,张韬获委任为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50][58] 独立非执行董事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贻平先生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所有独董于2023年3月31日独立于集团[25] - 守则条文规定填补临时空缺获委任之董事应在首次股东大会接受选举,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公司董事会主席张韬先生须轮流退任[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贻平先生重新订立委任函件,任期至2023年11月7日止为期1年[2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石泉先生重新订立委任函件,任期至2024年3月27日止为期1年[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海余先生重新订立委任函件,任期至2023年12月10日止为期1年[30]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首次获委任日期分别为:陈贻平先生2016年11月8日、曾石泉先生2018年3月28日、杨海余先生2020年12月11日[31] 公司治理会议情况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期内共举行四次会议[36][39] - 企业管治委员会已举行一次会议[43] - 薪酬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两次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56]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认为董事会已有充分的多元化,将每年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62] 董事出席会议情况 - 执行董事黄莉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1/3[46] - 执行董事黄超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3/3,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执行董事吴晓文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贻平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石泉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海余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4/4,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股东大会次数为1/1[46] 董事培训与发展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型包括出席课程、观看广播、阅读材料[47][49] - 公司为董事安排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新董事获指引资料,董事获简报资讯[47] 薪酬委员会相关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建议薪酬待遇、评估表现、审批方案等[51][57] - 执行董及高管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参考业绩等因素厘定,无董事参与决定自身薪酬[54] - 报告期内薪酬零至100万港元有5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有2人[56] 提名委员会相关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等[59] - 董事会2013年8月起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讨论多元化达成方式[61] - 提名委员会将适时检讨多元化政策并向董事会提修订建议[61] 核数师相关 - 报告期内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679千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为0[63] - 外聘核数师提请关注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d),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的重大不明朗因素,但董事信纳集团有充足财务资源偿还到期财务负债,认为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恰当[65] 公司秘书相关 - 2016年11月8日林洁恩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其授权代表之一,回顾年度内已妥为遵守GEM上市规则的相关专业培训规定[66]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报告期内公司委聘外聘顾问就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是否有效进行检讨[67] - 集团风险管理程序先识别重大风险,采用控制及风险自我评估方法定期评估及管理风险,风险分类为策略、营运、财务及合规风险[70] - 外聘顾问采用以风险为基准的方法进行内部监控审查,三年期内部审计计划须每年检讨,报告期内审查未发现需关注的重大事宜,董事会认为制度有效充足[71] 雇员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115名全职雇员及105名兼职雇员,其中男性43名及女性177名,集团认为雇员属多元化,不设实施雇员多元化政策衡量目标[72] - 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导致的雇员流失率上升,定期检讨员工薪酬水平并提升福利,兼职工比例升高[117] - 公司制定了解雇违反规定或表现不佳雇员的相关指引,具体条款列于雇佣合约内[121] - 公司全面遵守《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实施多项措施确保雇员工作安全,提供培训和参加防火演练[123] - 公司鼓励雇员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提供健康与安全资料提升其健康意识[12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员工健康及安全法律法规情况[127]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新冠疫情,如为雇员提供防护用品、要求体温检测等[128] - 公司为雇员提供内部和外部培训课程,鼓励内部晋升[130][131] - 2023年公司雇员总数209人,男性37人,女性172人[155] - 2023年公司全职雇员104人,兼职/合约雇员105人[155] - 2023年公司香港地区雇员流失比率为155%[157] - 2023年公司因工伤损失工作日364天[157] - 2023年公司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43%,女性为48%[157] 股东相关 - 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呈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76] - 公司通过法定公布、公司网站、股东大会、作出查询等方式与股东及投资界交流,董事会每年审阅股东通讯政策[81][82] ESG报告相关 - 这是公司发布的第七份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86] - 公司遵守ESG报告指引的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原则[89] - 董事会负责所有ESG相关事务,公司设立专责团队管理ESG事宜,委聘外聘顾问提供服务[90] - 公司为利益相关者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包括股东大会、公司网站及刊物等[92][93][96] - 公司参考利益相关者关注点等制定ESG管理相关议题,报告期内ESG重要议题排序未重大变化[97] - 报告期内识别的最重要议题包括用水管理、废弃物管理、反贪污制度等[98] - 公司遵守《空气污染管制条例》等相关环境法例[9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违反重大地方环境法例及规例的事件[101] - 公司业务运营产生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降低能耗和碳足迹[102] - 公司生产及日常运营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遵守内部指引,鼓励回收再利用[103][105] - 公司制定内部指引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不产生或排放有害废弃物[105] - 公司遵守环保地方法例及规例,制定内部指引实现节能减排[106] -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安装感应水龙头等措施提升能源效益和节约水资源[107] - 2023年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为382.90千克、硫氧化物为0.51千克、颗粒物为17.73千克[115]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直接排放为106.83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为797.14吨二氧化碳当量,总计903.97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01吨二氧化碳当量/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7.92吨,密度为0.05千克/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直接能源无铅汽油为315,973.04千瓦小时、间接能源外购电力及煤气为1,962,466.1千瓦小时,总计2,278,439千瓦小时,密度为14.04千瓦小时/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包装材料总量为78.76吨,密度为0.49千克/千港元收入[115] - 2023年总耗水量为14,977.50立方米,密度为0.10立方米/千港元收入[115] 顾客与产品相关 - 公司确保顾客进入餐厅前登记资料,限制人数和餐台距离等[132] - 公司内部规则和劳工制度遵照相关法例制定,报告期内无童工或强制劳工情况[134][135] - 公司供应商主要来自香港及日本,全部供应商聘用前均通过评估程序[136] - 公司强化卫生及清洁水平管理指引,遵守多项健康与安全等相关法例[139] - 公司实施多项措施确保食品及服务达标准,蛋糕厂房取得牌照[140] - 报告期内公司无因安全及健康原因召回产品情况[141]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产品及服务相关投诉[145] - 报告期内公司捐赠总额约110,000港元的可安全食用蛋糕与月饼支持公益事业[152] - 2023年公司香港供应商28家,日本1家,中国内地1家[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经审核收益约162,500,000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5%[159]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159] - 报告期内公司获保就业计划薪金补贴约5,600,000港元,持牌食物业界别资助计划一次性补贴400,000港元[159]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约1.625亿港元,较2022年约1.719亿港元减少约4.8%,餐饮服务及医疗保健产品收入分别约1.623亿港元及20万港元,较2022年分别减少约4.8%及86.7%[17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40万港元,2022年约1980万港元[178] - 集团经营业务毛利率约54%,2022年约55%[179] - 集团报告期内其他收入增加164.0%至约880万港元,2022年约330万港元[181] - 集团经营业务经营开支总额减少约6.0%至约1.056亿港元,2022年约1.123亿港元[182] - 报告期内集团以215.9万港元出售蛋糕生产业务,录得约40万港元出售业务收益[185] - 2022年3月出售祛斑及美白业务,录得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170万港元[18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4910万港元(2022年约8140万港元),流动负债约1.445亿港元(2022年约1.728亿港元)[18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发行的可换股债券约4亿港元(2022年约4000万港元)[188]
荣晖控股(08213)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