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益约为19,900,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300,000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业绩总额由2021年同期的利润约1,000,000港元转为亏损约2,500,000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为10,100,000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利润约6,800,000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约为3.35港仙及3.35港仙,而2021年同期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约1.81港仙及1.79港仙[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毛损为2,486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毛利967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经营亏损为9,749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经营溢利7,148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0,110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溢利6,784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10,110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溢利6,784千港元[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益为19,896,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2,264,000港元(下降约10.2%)[28] - 公司业绩由2021年同期的利润967,000港元转为2022年的亏损2,486,000港元[29] - 其他收益或亏损由2021年的收益7,829,000港元转为2022年的亏损2,353,000港元[3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0,110,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溢利6,784,000港元[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由2021年的1,648,000港元增加至2022年的4,910,000港元(增长约197.8%)[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4] - 公司建议不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22] - 政府宣布2023年至2027年年均资本工程开支将超过1,000亿港元[25] - 公司拥有超过22年在香港以分包商身份提供土木工程服务的经验[25] - 公司最近已取得数个项目,对未来数年前景充满信心[26]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44] 董事及股权信息 - 董事余晓持有公司普通股780,000股及未上市购股权891,540份,总计1,671,54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55%[36] - 董事廖洪浩持有公司普通股78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26%[36] - 董事刘燕钦持有公司普通股78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26%[36] - 公司已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26,974,800份购股权,每份购股权行使价为0.04港元[47] - 董事余晓持有的891,54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1.414港元,有效期自授出日期起5年[48] - 公司向4名雇员授出购股权,每名雇员持有891,540份,行使价为1.414港元[48][51] - 公司向10名雇员授出购股权,每名雇员持有1,069,848份,行使价为0.315港元[49] - 公司向4名雇员授出购股权,每名雇员持有2,286,000份,行使价为0.163港元[50] - 公司向3名顾问授出购股权,每名顾问持有891,540份,行使价为1.414港元[5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廖洪浩先生、黄智瑾先生及刘燕钦女士,黄智瑾先生担任主席[5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54] - 公司执行董事为刘咏愉女士及余晓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智瑾先生、刘燕钦女士及廖洪浩先生[56]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累计亏损为79,273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42,232千港元[8] - 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统一税率计算估计应课税溢利[19]
万民好物(08217) - 2023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