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强控股(08262) - 2023 - 年度业绩
宏强控股宏强控股(HK:08262)2023-09-10 18: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16,132千港元,较2022年的132,945千港元下降12.64%[5] - 2023年公司毛利为6,021千港元,较2022年的7,734千港元下降22.15%[5]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3,994千港元,较2022年的11,026千港元增加26.92%[5]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4,08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58千港元增加17.75%[5]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77港仙,2022年为1.50港仙[6]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6,894千港元,较2022年的43,640千港元下降15.46%[7]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08,007千港元,较2022年的126,588千港元下降14.68%[7] - 2023年流动负债为40,871千港元,较2022年的51,608千港元下降20.81%[7]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03,674千港元,较2022年的117,648千港元下降11.88%[8] - 2023年股本为7,959千港元,较2022年的8,000千港元下降0.51%[8]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 - 3,585千港元,2022年为741千港元[2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5千港元,2022年为734千港元[2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14,076千港元,2022年为11,224千港元[27]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基于亏损14,079千港元、股份795,940千股计算;2022年基于亏损11,956千港元、股份799,521千股计算[29]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约1.329亿港元减少12.6%至2023年约1.161亿港元[45] - 直接成本从2022年约1.252亿港元减少12.1%至2023年约1.101亿港元[46] - 毛利从2022年约770万港元减少22.1%至2023年约600万港元,毛利率从5.8%降至5.2%[47]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207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1820万港元,减少约12.1%[48]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70万港元变为2023年的其他损失360万港元[49]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73.4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5000港元,减少99.3%[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2年约120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1410万港元[52] - 2023年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550万港元,2022年约3920万港元;2023年已抵押银行结余约1110万港元,2022年约1080万港元;2023年无计息借贷,2022年约500万港元;2023年流动比率约2.6倍,2022年2.5倍[53] - 2023年总资产约1.449亿港元,2022年约1.702亿港元;2023年总负债约4120万港元,2022年约5260万港元;2023年股东权益约1.037亿港元,2022年约1.176亿港元[54] - 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约4.2%[55] - 2023年已发行股本为795.94万港元,2022年约800万港元;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7.9594亿股,2022年8亿股,年内注销406万股[61] 建筑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建筑服务收入为116,132千港元,2022年为132,945千港元[13] 客户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客户A、B、C应占收入分别为33,594千港元、50,426千港元、2,90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9,853千港元、24,974千港元、20,860千港元[17] 贸易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8,458千港元,减呆坏账拨备后为7,386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29,420千港元、25,996千港元[29] - 2023年约78%的贸易应收款项既未逾期亦无减值,2022年为68%[30] - 呆账拨备年初结余2023年为342.4万港元,2022年为378.9万港元;年末结余2023年为107.2万港元,2022年为342.4万港元[32] - 贸易应收款项2023年总计845.8万港元,2022年总计2942万港元;亏损拨备2023年为107.2万港元,2022年为342.4万港元[32] - 贸易应付款项2023年总计593.6万港元,2022年总计1126.9万港元[33] 人员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核数师薪酬为688千港元,董事薪酬为3,884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750千港元、4,061千港元[27]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20,721千港元,2022年为23,387千港元[27] - 2023年雇员36名,2022年47名;2023年员工成本约2070万港元,2022年约2340万港元[70] 法律诉讼相关情况 - 分包商诉讼涉及金额1032.824929万港元,公司管理层认为反诉金额过高且无依据[37] - 子公司明凯投资就逾期借款1500万港元及相关费用提起诉讼,判决后借款人上诉被驳回[38] - 2022年12月5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明凯对借款人逾期借款1500万港元等提起法律诉讼,2023年8月31日上诉被驳回[85] 投标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全年递交22份投标书,涉及金额约14.048亿港元,中标率较低[40] 履约担保相关情况 - 2023年银行提供履约担保约1075.8万港元,2022年为0;2023年第三方提供履约担保约3772.9万港元,2022年约4678.7万港元[66][67] 公司证券及股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共1680万份购股权已根据购股计划授予,可认购1680万股公司每股面值0.01港元普通股,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1%[78] - 2023年6月30日,总计4920万份购股期权,其中3240万份未行使,168万份已注销/失效[80] 公司治理及会议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76]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11月3日举行[8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零港元)[83] - 公司将于2023年10月31日至2023年11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