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生命集团(08296) - 2021 - 年度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许建春(主席)、刘添财(行政总裁)、徐强(首席执行官,2021年1月22日调任)[1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均于2022年3月4日辞任,杨菁菁于同日获委任[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永丰银行、第一商业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招商银行[1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4] - 公司香港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上环永乐街77号Ovest 6楼601室[14]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96[14] - 公司网址为www.sinolifegroup.com[14] 公司营收及收益情况 - 2021年公司营收约为7286.4万元人民币,2020年为683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18] - 2021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7286.4万元,较上一年度的人民币6834万元同比增长6.6%[21] - 2021年台湾市场收益约人民币145万元,较上一年度的人民币214.8万元同比减少32.5%[19][21] - 2021年香港殡葬安排及相关咨询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89.2万元,较上一年度的人民币48.8万元同比增长82.8%[19][21] - 2021年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约为7029.4万元,同比增长14.6%,占比96.5% [46][48][51] - 2021年公司来自台湾市场的收益约为145万元,同比减少32.5%,占比2.0% [46][54] - 2021年公司来自香港市场的收益约为89.2万元,同比减少79.9%,占比1.2% [46][54] - 2021年公司来自越南市场的收益约为22.8万元,同比减少47.6%,占比0.3% [46][57] - 2021年中国内地提供殡仪等服务及干细胞咨询服务分别贡献收益约6956.1万元和73.3万元,上一年分别为6096.1万元和35.6万元 [49][51] - 本年度公司总收益约为人民币72,864,000元,较过往年度增加约6.6%,主要因中国殡葬服务业务反弹[62][63] - 本年度殡葬服务收益72,131,000元,经营溢利3,071,000元,溢利率4.3%;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等业务收益733,000元,经营亏损520,000元,亏损率70.9%[61] - 本年度台湾市场收益约为人民币1,450,000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32.5%;香港市场收益约为人民币892,000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79.9%[58] - 本年度香港殡葬安排及相关咨询服务收益增加约人民币404,000元,同比增加约82.8%[58] - 本年度越南墓地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228,000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47.6%,因疫情爆发政府实行暂时性封闭[59] 公司业务格局及发展策略 - 公司形成以传统殡葬服务和新兴生物技术为主的业务格局,传统殡葬服务业务占比较大[18] - 公司已形成传统殡葬服务、新兴生物科技为主的业务格局,传统殡葬服务业务占比较大,生物科技是长期业务拓展重点[21][23][24][37] - 因内地干细胞应用政策未完全放开,公司短期将减少干细胞业务投入[23][24] - 随着欧洲经济活动恢复,公司将利用资源优势拓展高端生命科学仪器业务规模[23][24] - 2021年12月公司设立专业化、综合性投资平台,围绕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方向投资[25][27] - 公司将坚持多元化发展,巩固传统殡葬业务,支持生物科技业务发展并寻求投资机会[26][27] - 公司业务以传统殡仪服务及新兴生物科技为主,生物科技是长期业务拓展重点[39] - 公司短期将减少对干细胞业务的投资,抓住内地电子显微镜行业发展机遇扩大高端生物科技仪器业务规模 [41][42] - 2021年12月公司建立专业化、综合性投资平台,专注生物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投资 [43][44] - 集团形成传统殡葬服务和新兴生物技术为主的业务体系,殡葬服务受疫情不利影响有限,在中国录得同比正增长[103][105] - 集团2019年初布局生物技术业务,优先试点干细胞等相关业务,已取得实质性进展[103][105] - 集团将中科臻慧定位为专业化、综合性投资平台,围绕生物技术发展方向投资[104][105] - 董事会对公司核心业务(殡葬服务、干细胞服务、生物科技仪器销售)前景保持审慎乐观[109][112] - 公司将采取谨慎、多元化经营策略确保2022年业务可持续发展[109][112] - 公司将分配更多资源支持生物技术业务发展[110][112] - 公司将开展股权类、证券类投资业务,扩大投资规模[110][112] - 公司将制定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111][112] - 公司将持续关注COVID - 19疫情对财务和经营的影响[107][111][112] 宏观经济环境 - 2021年中国GDP规模达人民币114.4万亿元,实际增长率为8.1%,两年平均增长5.1%[20][36] - 2021年11月中国政府推出北京证券交易所,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20][36] - 自2020年1月以来,COVID - 19疫情持续对全球经济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密切监控疫情发展[98][100] - 2021年中国内地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经济活动快速复苏,但面临三重压力,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102][105] 公司财务指标变化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34,887,000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10.9%,主要因香港生物科技仪器及其他电子产品业务销量减少[67][69] - 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37,977,000元,同比增加30.2%,毛利率约为52.1%,主要因中国殡葬服务及业务结构变化[68][70] - 本年度其他亏损约为人民币10,771,000元,过往年度其他收益约为人民币2,314,000元[72] - 本年度因台湾一代理商解散,公司注销预付账款约人民币12,013,000元并确认损失[72][73] - 过往年度其他收益主要来自预付账款减值损失转回约人民币784,000元、政府补助约人民币712,000元及服务成本拨备转回约人民币399,000元[72] - 本年度其他亏损约为人民币1077.1万元,过往年度为其他收益约人民币231.4万元,本年度撇销预付款项约人民币1201.3万元[74] - 本年度销售开支减少约24.9%至约人民币238.5万元,行政开支占收益约48.6%(过往年度:36.5%),增加约42.2%至约人民币3543.2万元[75] - 融资成本维持相对稳定约人民币218.2万元,过往年度约为人民币252.1万元[75]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290.2万元,过往年度为人民币342.1万元,较过往年度减少约人民币51.9万元或约15.2%[7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987.2万元,过往年度约为人民币297.4万元,本年度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1.33分(过往年度:人民币0.40分)[7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11755.7万元(2020年:人民币12367.4万元)[77]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及非流动的银行借贷分别约为人民币119.2万元及约人民币481.2万元(2020年:分别为人民币113.8万元及人民币582.6万元)[77] - 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3%(2020年:2.5%)[7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注入联营公司、一间合营企业及在建工程资本承担合共为人民币1842.8万元[7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维持稳健的流动资金状况,无重大资本承担、重大合约、或然负债或重大投资计划,也无借贷、外汇合约等对冲金融衍生工具[79] 公司投资活动 - 2021年9月13日,中科讯达与南岳天车签订增资协议,将中科臻慧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人民币增至8000万元人民币,双方分别现金出资3570万元和3430万元人民币[82][85] - 2021年9月13日,中科臻慧与合营伙伴签订合营协议,成立合营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元人民币,双方分别现金出资4000万元和3000万元人民币,分别占股约57.14%和42.86%[83][85] - 中科臻慧计划成为集团综合投资平台,拓宽集团收入来源并增加长期发展潜力[84][86] - 增加中科臻慧注册资本及南岳天车投资,预期为集团带来投资收益;成立合营公司可获战略支持,扩大投资规模,增加投资收益和股东回报[88][89] - 2021年9月,公司将中科臻慧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00万元按比例增加至人民币8000万元[107] - 中科臻慧与合营伙伴共同成立合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000万元[107]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71名雇员,上一年度为179名,集团按市场薪酬等因素确定员工薪酬并定期审阅薪酬组合[91][93] - 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零至100万港元(约人民币829,601元)雇员数为0;100万至200万港元(约人民币829,601元至1,659,203元)雇员数为3[173] 公司资产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作为集团银行借贷担保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2355.2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2039.4万元[95] - 2021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30.3万元,上一年度为人民币371.3万元[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注入联营公司、一间合营企业及在建工程资本承担合共为人民币1842.8万元,2020年注资联营公司及一间合营企业为人民币1520万元[95]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或然负债[95] 公司面临的风险 - 集团面临的主要业务及营运风险包括经济及顾客消费放缓、市场竞争恶化等[97][99] 公司会议情况 - 2021年6月4日公司举行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部分董事因其他事务未能出席[116] - 2022年11月22日公司举行2022年股东特别大会,部分董事因其他事务未能出席[116] - 2021年公司举行了7次董事会会议[134][135] - 2021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了6次会议[155][156]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于4月22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于11月22日举行[133]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未能在2021年3月31日前按GEM上市规则规定刊发及寄发2020年全年业绩和年报,构成未遵守规则18.03及18.49条[120] - 依据进一步指引,发行人可初次延期最多60天(即2021年5月15日或之前)刊發年度报告[120] - 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刊发未与核数师议定的初步2020年全年业绩[120] - 2020年全年业绩补充公告于2021年4月16日刊发[120] - 2020年年报于2021年4月30日刊发及寄发[120] 公司董事会相关情况 - 董事会负责制定业务发展策略、审阅及监察集团业务表现、编制及批核公司综合财务报表[127][129] - 董事会对委派给管理层的权力给予清晰指引,并定期审阅安排以确保切合集团需要[128][130] - 董事会一般每年安排四次例会,每季度举行一次[134][135]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5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职权范围可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154][155] - 审核委员会于年度内审阅季度、半年度及年度报告,关注会计政策变动影响及合规情况,还审阅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等[160][16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审阅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层薪酬组合,无董事参与决定自身薪酬[162][163][164][169]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173][174][175][176]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定期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建议、识别合适董事人选等[177] - 公司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为提名委员会确立书面指引,董事会最终负责新董事遴选及委任[179][183] - 提名委员会定期或按需评估董事会是否有空缺,用多种方法识别候选人[181][182][184] - 遴选候选人时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资历、技能、性别多元化等[187][191] - 本年度无新董事获委任,徐强博士于2021年1月22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88][192] - 公司将定期或按需检讨及重新评估董事会提名政策及其效能[188][193] - 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董事会成员组成,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89][194] - 确定董事会组成和遴选候选人时,考虑性别、年龄等多种因素[190][195] - 所有董事会委任基于用人唯才原则,按遴选标准考虑候选人[197] - 最终决定视选定候选人优点及对董事会贡献而定[197]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六位董事组成[198] - 年龄方面,35 - 50岁董事有许建春先生、刘添财先生、徐强博士、孙飞先生、王均先生、杨菁菁博士;50岁以上董事有许建春先生、刘添财先生、徐强博士[199] - 服务年期方面,5年或以下的有许建春先生、刘添财先生、徐强博士、孙飞先生、王均先生、杨菁菁博士;5年以上的有许建春先生、刘添财先生、徐强博士[199] - 学历背景为科学的有徐强博士、孙飞先生、王均先生;为会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