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集团收益从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030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310万港元,增幅为7.0%[1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90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则录得溢利约350万港元[10] - 集团收益总额从2021年约403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4310万港元,增幅约7.0%[39] - 绿色建筑认证顾问收益从2021年约191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2170万港元,增幅14.0%[39] - 集团提供服务成本从2021年约193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2450万港元,增幅约26.8%[43] - 集团毛利从2021年约2100万港元减至2022年约1860万港元,减幅约11.3%[43]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9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溢利约350万港元[46] - 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510万港元,2021年为所得现金净额约810万港元[48] - 2022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640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020万港元[49] - 2022年3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总额约1300万港元,其中约950万港元已动用[50]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2.6%,2021年为10.8%[53] - 2022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由公司及附属公司担保、约450万港元(2021年:约510万港元)银行存款抵押及董事个人担保[68]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无)[69]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对华业绿色财经公关有限公司未支付资本承担约50万港元(2021年:约50.5万港元)[70]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对海洋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未支付资本承担约50.5万港元(2021年:约50.5万港元)[70] - 2021年2月22日集团与竹福国际就竹林科技订立股东协议,注入初始资本15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未支付资本承担为44.7万港元[7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权益股东的储备约为1600万港元,2021年约为1970万港元[12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作出慈善捐款80,000港元(2021年3月31日:59,000港元)[17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宣派任何末期股息[1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任何末期股息[104] - 公司采用股息政策,派付股息取决于董事会,且不保证特定期间派付特定金额股息[113][114] 业务项目获奖情况 - 本年度集团五个绿建环评(BEAM Plus)项目获最高评级[15] - 香港科学园创新斗室等三个项目荣获「绿建环评新建建筑1.2版最终铂金级」[15] -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总部等两个项目荣获「绿建环评既有建筑2.0版最终铂金级」[15] - 本年度集团六个绿色建筑项目在「环保建筑大奖二零二一」中获业界嘉许[15] - 集团担任可持续设计顾问的香港大型开发商新建住宅项目CAINE HILL荣获二零二零至二一年度亚太区房地产大奖「香港最佳高层住宅发展项目-五星大奖」[15] - 项目CAINE HILL荣获二零二零至二一年度国际房地产大奖「香港最佳高层住宅发展项目-地区提名」[15] - 项目CAINE HILL获绿建环评「暂定金奖」、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标识[15] - 公司参与设计的Next Tower获“迈向净零”构思比赛优异奖,参与申请的香港富敦海洋公园酒店项目成首个获WELL建筑标准™第2版预认证的酒店项目[16] 公司荣誉情况 - 公司获20/21香港可持续发展奖中型机构组别大奖、香港可持续发展奖及优秀可持续发展措施奖(环境),连续七年获2021香港绿色企业大奖[17] 行业与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及行动 - 国家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香港特区政府宣布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力争2035年前将碳排放量从2005年水平减半[18] - 公司2021年4月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营运目标,5月成为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亚太区净零合作伙伴,12月加入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成为创会会员[18] - 公司2021年9月推出一站式企业环境、社会及管治网上管理平台Sustainature,2022年2月成立责任投资委员会[19] - 公司致力于2030年前减少三成的碳排放[35] - 公司牵头成为大湾区碳中和协会的创会会员[37] - 公司成立责任投资委员会,将责任投资原则融入绿色科技投资计划[37] - 公司引入一站式企业环境、社会及管治网上管理平台Sustainature[34][37] 公司战略合作情况 - 公司2021年4月与普元资本管理订立战略联盟谅解备忘录,11月与MES Group订立战略合作备忘录,12月与亨泰消费品集团订立战略合作备忘录[20] 行业准则动态 -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计划于2022年底前完成制订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资料建议一般准则及气候相关披露准则[23] 公司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在深圳成立全资附属公司前海沛然环保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部署中国内地业务,还计划在泰国及新加坡扩展业务[24] - 公司将在广东省、泰国及新加坡设立办事处[35] 公司业务商机与转型 - 受COVID - 19影响,公司将抓住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顾问业务商机,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24] 各业务线对集团收益贡献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绿色建筑认证顾问、可持续发展及环境顾问、声学等顾问、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及顾问业务对集团整体收益贡献分别约为50.4%、21.9%、14.5%、13.2%[29] 各业务线项目数量变化 - 2022年3月31日,绿色建筑认证顾问业务与客户订约257个,2021年3月31日为221个[30] - 2022年3月31日,可持续发展及环境顾问业务有89个项目正在进行,2021年3月31日为93个[32] - 2022年3月31日,声学、噪音及振动控制及视听设计顾问业务有95个项目正在进行,2021年3月31日为85个[33] - 2022年3月31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及顾问业务有119个项目正在进行,2021年3月31日为90个[34] 集团项目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手头有560个项目,合约金额共约2.168亿港元[39]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700万元人民币(约770万港元)收购达实德润约31.5789%股权,完成后将持股35%[58][59]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出售庄皇集团576,000股普通股,占其全部已发行股本约0.29%,出售后不再持股[60] - 公司投资50万港元购入天富金融8.3%已发行股份[63] - 集团承诺700万元人民币收购达实德润35%股权[70]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更改情况 - 2018年8月9日公司更改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原计划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分配1335.8万港元,占比40%,更改后不变仍为1331.3万港元[82] - 原计划于香港透过战略性并购扩展业务分配667.9万港元,占比20%,更改后为580万港元[82] - 原计划进一步扩充及发展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分配667.9万港元,占比20%,更改后为363.4万港元[82] - 原计划进一步加强及扩大集团内部专业员工团队分配501万港元,占比15%,更改后合并至环境、社会及管治和环保顾问业务[82] - 原计划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分配167万港元,占比5%,更改后为87.9万港元[82] - 截至2018年7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977万港元,尚未动用2362.6万港元[82] - 2019年3月25日公司第二次更改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此前截至2月28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9,544,000港元[84][86] - 进军中国市场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3,268,000港元,第二次更改后为12,500,000港元,下调因预计收购资金不多于12,500,000港元[84] - 声学及照明业务收购及发展香港附属公司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5,800,000港元,第二次更改后为3,000,000港元,因未觅得合适收购目标[84] - 扩充及发展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476,000港元,第二次更改后为2,176,000港元,增加1,700,000港元来自声学及照明业务削减金额[86] - 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0,第二次更改后为1,868,000港元,增加约1,000,000港元来自声学及照明业务和进军中国市场削减金额[86] - 2019年12月20日公司第三次更改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88] - 进军中国市场第二次更改后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2,500,000港元,第三次更改后为7,800,000港元,下调因目标公司估值少于预期[88] - 声学及照明业务收购及发展香港附属公司第三次更改后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0[88] - 扩充及发展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第三次更改后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0[88] - 截至2019年12月20日,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二次更改后为1868千港元,第三次更改后为4700千港元,总计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第三次更改前后分别为19544千港元、12500千港元[90] - 2022年3月16日公司议决第四次更改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92] - 截至2022年3月16日,进军中国市场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三次更改后为7800千港元,第四次更改后为3300千港元;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三次更改后为4700千港元,第四次更改后为1700千港元;总计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第四次更改前后均为12500千港元、7800千港元[92][9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扩充现有中国附属公司业务计划用途为3300千港元,占经调整计划用途42.3%,实际使用3300千港元[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投资多元化投资产品组合计划用途为2800千港元,占经调整计划用途35.9%,实际使用1570千港元,余下1230千港元预计2022年7月31日或之前动用[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计划用途为1700千港元,占经调整计划用途21.8%,实际使用1700千港元[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经调整计划用途所得款项净额总计7800千港元,实际使用所得款项净额总计6570千港元,余下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230千港元[96] 集团资金与融资情况 - 报告期末后集团获额外贷款融资600万港元,包括250万港元银行透支和350万港元循环贷款,一附属公司提前偿还约350万港元银行贷款,700万港元银行融资款被取消[97]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情况 - 2022年4月19日及22日,中银国际信托分别购买600万股及200万股已发行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98] - 购股计划可授出股份数目上限为1.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占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0%;股份合并后调整为6000万股每股面值0.02港元的合并股份[129] - 截至授出日期止任何十二个月期间,最多可向任何一名个人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29] - 2018年4月,管理委员会向一名选定参与者授出1210万股受限制股份[130] - 2020年12月24日,董事会决议补足股份奖励计划项下股份数目上限至3720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130] - 2022年3月22日,董事会决议进一步补足股份奖励计划项下股份数目上限由3720万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至6000万股每股面值0.02港元股份[131] - 2022年3月31日,受托人持有1120.3334万股已发行股份[131] - 2021年授出受限制股份3,713,334股,2022年授出9,430,000股,2022年3月31日剩余10,090,000股[134] - 2019年12月18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归属期为2020年12月18日至2022年12月18日,按比例分批归属,分别于授出日期的第一、二个周年日归属33%,第三个周年日归属剩余部分[134] - 2021年8月31日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归属期为2022年8月31日至2024年8月31日,按比例分批归属,分别于授出日期的第一、二个周年日归属33%,第三个周年日归属剩余部分[13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郭美珩女士和胡伯杰先生参与股份奖励计划[135] 公司股东与股权结构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郭美珩女士和胡伯杰先生在公司的股份权益均为368,330,7
沛然环保(08320)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