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沛然环保(08320) - 2023 - 年度财报
沛然环保沛然环保(HK:08320)2023-06-28 06: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益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310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670万港元,增幅为8.4%[1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3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则录得亏损约490万港元[10] - 集团收益总额从2022年约431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4670万港元,增幅约8.4%[42] - 集团提供服务成本从2022年约245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010万港元,增幅约22.9%[46]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约186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1660万港元,减幅约10.8%[46]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2年约7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70万港元,增幅约285.7%[4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29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50万港元[5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约12.3%(2022年:12.6%)[5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权益股东的储备约为1300万港元,2022年约为1600万港元[1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购买约6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1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捐款为5,000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0,000港元[17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宣派任何末期股息[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宣派任何末期股息[108] 公司发展历程与重大事件 - 公司自1994年成立,迈向成立第三十周年[13] - 2022年下半年公司在马来西亚成立办事处进军亚太区[15] - 2022年7月1日起,胡伯杰担任公司行政总裁,负责集团策略发展等工作[20] - 2019年12月18日公司附属公司拟700万元人民币(约770万港元)收购达实德润约31.5789%股权,2023年3月21日终止该协议[61] - 2022年公司成立责任投资委员会,初步投资绿色运输行业,投资SMAC Computing Company Limited代价为119万港元[63] - 2023年1月公司于珠海横琴设立分公司,4月26日与洞视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分析平台[64] - 2023年4月26日,公司与洞视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就成立合资公司订立协议及谅解备忘录[102] - 2023年4月20日,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公司核数师,同日中主环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84] 业务团队与项目成果 - 公司ESG团队开展多项ESG计划推动收入,如健康食品公司碳足迹评估等[17] - 公司视听团队将视听及声学设计用于多地融资场所等升级改造工程[18] - 公司绿色及健康建筑团队取得多个获国际认可奖项的项目,如O • PARK1获绿建环评铂金级认证等[19] - 公司作为GRESB基金会房地产标准委员会成员,初始任期为两年[22] - 2022年度,公司通过与国际机构共同组织宣传活动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意识[23] - 公司获多个奖项及提名,包括Women in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Awards等[24] - 公司连续五年获香港环境卓越大奖「服务及贸易业」优异奖[24] - 公司获工业献爱心2022 – 5年+爱心关怀证书[24] - 公司连续七年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商界展关怀标志[24] 业务发展战略与目标 - 公司承诺增强福祉、推广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在亚太地区和大湾区的影响力[26] - 公司内部将继续遵循「优质卓越」「正直诚实」「以客为先」「重视员工」「保护环境」框架前行[2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四个业务分部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为集团整体收益分别贡献约58.8%、24.4%、7.4%及9.4%[32] - 2023年3月31日,绿色建筑认证顾问业务与客户有270个订约,2022年3月31日为257个[33] - 2023年3月31日,可持续发展及环境顾问业务有107个项目正在进行,2022年3月31日为89个[35] - 2023年3月31日,声学、噪音及振动控制及视听设计顾问业务有77个项目正在进行,2022年3月31日为95个[36] - 2023年3月31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及顾问业务有57个项目正在进行,2022年3月31日为119个[37] - 绿色建筑认证顾问收益从2022年约217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750万港元,增幅26.7%[42] - 可持续发展及环境顾问收益从2022年约94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1140万港元,增幅21.3%[42] - 声学、噪音及振动控制及视听设计顾问收益从2022年约63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350万港元,减幅约44.4%[4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府预留7500万港元研究成立建筑研发及测试中心等推动建造业创新科技应用发展[38] 公司资金担保与负债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由公司担保、个人担保等担保或抵押,2023年银行存款抵押为零港元(2022年约450万港元)[68][7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6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对三家公司未支付资本承担分别约为50万港元、50.5万港元、44.5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50万港元、50.5万港元、44.7万港元)[69] - 2023年1月3日集团承诺认购SMAC Computing Company Limited约5%股权,代价119万港元,3月31日未偿还资本承担约119万港元[70] 公司业务风险与应对措施 - 集团大部分收益通过投标项目产生,成功投标能力对收益重要[74] - 公司为寻求更多业务机会或增强专业认证资格付出更多时间及努力,在项目投标程序中加入更多专业员工,导致有关成本进一步增加[75] - 公司指派项目团队成员与业内工程顾问公司合作,涉足为可持续发展及环境顾问分部的其他物业类型提供服务,并已提交标书投标[75] - 公司为可持续发展及环境顾问分部的其他物业类型(如基建项目)提交标书,鼓励项目团队成员取得绿色建筑认证顾问分部新认证,扩展服务范围至声学、噪音及振动控制及视听设计分部的照明设计项目[76] - 公司面临来自市场其他参与者的激烈竞争,部分对手可能拥有更充足资源、更多服务种类、更佳定价弹性、更强品牌认知度或更稳固客户基础[77] - 公司加强及扩大内部专业员工团队导致毛利下跌,面临额外成本可能不产生相应比例收益的风险,但董事会认为对未来毛利率有利[78] - 公司定价及收益确认按项目估计时间及成本厘定,可能与实际有差异,需谨慎有效控制及管理服务成本,包括直接劳工成本及分包商成本[78] - 董事会将调整外判与内部团队履行顾问工作的比例,以改善服务质量及提升盈利能力[78]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变更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原定分配为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13358千港元(40%)、于香港透过战略性并购6679千港元(20%)、扩充及发展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6679千港元(20%)、加强及扩大内部专业员工团队5010千港元(15%)、拨支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670千港元(5%)[81] - 截至2018年7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9770千港元,其中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45千港元、扩充及发展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3708千港元、加强及扩大内部专业员工团队4347千港元、拨支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670千港元[81] - 首次更改所得款项用途后,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经修订分配为13313千港元、于香港透过战略性并购为5800千港元、扩充及发展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为3634千港元、拨支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为879千港元[81] - 2019年2月28日,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首次更改后为13313千港元,第二次更改用途前为13268千港元,更改后为12500千港元[84] - 2019年2月28日,就声学及照明业务收购及发展香港附属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首次更改后为5800千港元,第二次更改用途前为5800千港元,更改后为3000千港元[84] - 2019年2月28日,进一步扩充及发展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等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首次更改后为3634千港元,第二次更改用途前为476千港元,更改后为2176千港元[86] - 2019年2月28日,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首次更改后为879千港元,第二次更改用途前为0千港元,更改后为1868千港元[86] - 2019年2月28日,各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计经首次更改后为23626千港元,第二次更改用途前为19544千港元,更改后为19544千港元[86] - 2019年12月20日,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二次更改后为12500千港元,第三次更改用途前为12500千港元,更改后为7800千港元[88] - 2019年12月20日,就声学及照明业务收购及发展香港附属公司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二次更改后为3000千港元,第三次更改用途前为0千港元[88] - 2019年12月20日,进一步扩充及发展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服务等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二次更改后为2176千港元,第三次更改用途前为0千港元[88] - 第二次更改所得款项用途,下调进军中国市场所得款项分配是因预计收购目标资金需要不多于12500000港元;声学及照明业务未觅得合适收购目标,转成立附属公司发展照明业务[84] - 第三次更改所得款项用途,下调进军中国市场所得款项分配是因目标公司估值少于预期,协商后减少收购股权[88] - 截至2019年12月20日,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二次更改后为1868千港元,第三次更改后为4700千港元,总计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9544千港元(第三次更改所得款项用途前)和12500千港元(第三次更改所得款项用途后)[90] - 2022年3月16日公司议决第四次更改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进军至中国市场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三次更改后为7800千港元,第四次更改后为3300千港元[92] - 2022年3月16日,按责任投资委员会建议投资多元化投资产品组合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2800千港元[92] - 2022年3月16日,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第三次更改后为4700千港元,第四次更改后为1700千港元,总计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2500千港元(第四次更改所得款项用途前)和7800千港元(第四次更改所得款项用途后)[9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进军至中国市场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7800千港元[97] - 截至2022年3月16日,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进军至中国市场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7800千港元,经修订分配为3300千港元[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透过收购或成立附属公司进军至中国市场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3300千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0千港元[97] - 截至2022年3月16日,按责任投资委员会建议投资多元化投资产品组合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经修订分配为2800千港元[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按责任投资委员会建议投资多元化投资产品组合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1570千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230千港元[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拨支集团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1700千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0千港元,总计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6570千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230千港元[97]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认购可换股票据、支付员工成本及其他营运费用[99][100] - 余下所得款项净额约123万港元将用作结付SMAC Computing Company Limited约5%股权的代价约119万港元及其相关开支,预期2023年12月31日或之前动用[100] 公司合规与披露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并无须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22至17.24条履行披露责任的情况[10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不知悉有关董事及行政总裁资料变动须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50A条作出披露的情况[10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控股股东或其联系人于与公司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持有业务或拥有权益及存在利益冲突[1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董事于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拥有之权益外,董事无于与公司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并无任何纠纷[119] - 最大客户收益占集团总额9.8%,五大客户总计占29.3%;最大供应商分包成本占集团总额9.1%,五大供应商总计占39.7%[1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发行任何债权证[129] - 截至2023年3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