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王英特龙(0832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为250,530千元,2021年同期为205,582千元,同比增长21.86%[12] - 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为689,399千元,2021年同期为596,776千元,同比增长15.52%[12] - 2022年第三季度毛利为116,702千元,2021年同期为90,061千元,同比增长29.58%[12] - 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为304,560千元,2021年同期为275,364千元,同比增长10.60%[12] - 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溢利为23,466千元,2021年同期为9,864千元,同比增长137.89%[12]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溢利为51,909千元,2021年同期为36,634千元,同比增长41.69%[12] - 2022年第三季度除税前溢利为22,054千元,2021年同期为8,409千元,同比增长162.27%[14] - 2022年前三季度除税前溢利为47,335千元,2021年同期为34,441千元,同比增长37.44%[14] - 2022年第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5,542千元,2021年同期为5,560千元,同比增长179.53%[14] - 2022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5,886千元,2021年同期为25,207千元,同比增长42.37%[1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为6.89399亿元,较去年同期约5.96776亿元上升约15.52%[74][77]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约为44%,较去年同期约46%下降约2个百分点[75][78]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为3.0456亿元,较去年同期约2.75364亿元上升约10.60%[76][78]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约为1.7435亿元,较去年同期约1.80138亿元下降约3.21%[80]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费用约为6436万元,较去年同期约5594.9万元上升约15.03%[81]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经营费用约为3176.6万元,较去年同期约2613.9万元上升约21.53%[82]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成本约为457.4万元,较去年同期约219.3万元上升约108.57%[83] - 报告期内公司税后利润约为3420.9万元,较去年同期约2666.1万元上升约28.31%[84] -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约为3588.6万元,较去年同期约2520.7万元上升约42.37%[84] - 报告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7435亿元,较去年同期1.80138亿元下降约3.21%[85] - 报告期行政开支约6436万元,较去年同期5594.9万元上升约15.03%[85] - 报告期其他经营开支约3176.6万元,较去年同期2613.9万元上升约21.53%[85] - 报告期财务成本约457.4万元,较去年同期219.3万元上升约108.57%[85] - 报告期税后溢利约3420.9万元,较去年同期2666.1万元上升约28.31%[86]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588.6万元,较去年同期2520.7万元上升约42.37%[86] 公司权益及股本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167,800千元,股份溢价为554,844千元,资本储备为(188,494)千元,法定公积金为48,936千元,保留盈利为210,652千元,合计793,738千元,非控股权益为101,934千元,总计895,672千元[17] - 2021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中保留盈利增加25,207千元,非控股权益增加1,454千元,总计增加26,661千元[17] - 2021年附属公司支付予非控股权益股息使非控股权益减少1,620千元[17] - 2021年收购一间附属公司使非控股权益减少13,126千元[17] - 2021年增资一间附属公司使非控股权益增加35,280千元[17] - 2021年注销一间附属公司解除法定公积金250千元[17]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合计为818,945千元,非控股权益为123,922千元,总计942,867千元[17] - 2022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中保留盈利增加35,886千元,非控股权益减少1,677千元,总计增加34,209千元[17] - 2022年附属公司支付予非控股权益股息使非控股权益减少2,927千元[17]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计为865,582千元,非控股权益为110,100千元,总计975,682千元[17]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金额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数[28] - 公司于2022年开始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8] - 若干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董事评估不太可能产生重大影响[3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生产及销售药品收入174,975千元,销售及分销药品和保健品收入75,555千元,总计250,530千元[33]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生产及销售药品收入130,547千元,销售及分销药品和保健品收入75,035千元,总计205,582千元[33]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生产及销售药品收入485,157千元,销售及分销药品和保健品收入204,242千元,总计689,399千元[33]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生产及销售药品收入364,313千元,销售及分销药品和保健品收入232,463千元,总计596,776千元[33]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21.86%((250530 - 205582) / 205582 * 100%)[33]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15.52%((689399 - 596776) / 596776 * 100%)[33]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生产及销售药品以及销售及分销药品和保健品[32] - 生产和销售药品分部收入约4.85157亿元,占总收入约70.37%,较去年同期上升约33.17%;销售及分销药品及保健品分部收入约2.04242亿元,占总收入约29.63%,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2.14%[74][77] 其他收入及成本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6502千元,2021年同期为9469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为17145千元,2021年同期为21490千元[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净额为190千元,2021年同期为 - 312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净额为680千元,2021年同期为2006千元[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财务成本为1412千元,2021年同期为1455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财务成本为4574千元,2021年同期为2193千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员工成本为35712千元,2021年同期为25940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员工成本为108598千元,2021年同期为85017千元[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项目成本为146724千元,2021年同期为128758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项目成本为413833千元,2021年同期为344132千元[4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6887千元,2021年同期为4563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3740千元,2021年同期为8028千元[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递延税项为 - 1207千元,2021年同期为 - 130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递延税项为 - 614千元,2021年同期为 - 248千元[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为5680千元,2021年同期为4433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为13126千元,2021年同期为7780千元[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209千元,2021年同期为3322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4162千元,2021年同期为5852千元[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代理费收入为2826千元,2021年同期为4717千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代理费收入为7547千元,2021年同期为9434千元[36] 税收及股息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3家中国附属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司及其他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纳税[48][52] - 董事会不建议报告期派付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49][52] 每股盈利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因无潜在摊薄普通股,摊薄每股盈利等于基本每股盈利[51][54] 集团业务资源相关情况 - 集团有两个药品生产基地,福州生产基地有367个国药准字文号,206个品规入选医保目录,127个品规入选基药目录;北京生产基地有137个文号,90个品规入选医保目录,60个品规入选基药目录[57][59] - 公司三家制药附属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享所得税优惠,共拥有22项发明专利[61][62] - 集团4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维生素B6片完成评审待审批[61][62] - 公司制药附属公司受托生产的多索茶碱注射液获批,钠钾镁钙注射用浓溶液完成评审待审批[61][62] - 集团拥有替吉奥片、消症益肝片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独家产品[61][62] - 报告期内,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及药品和保健食品购销,销售药品涵盖多个治疗领域[56][58] 融资及负债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海王中新以房产及信誉担保取得7200万元银行融资额度且已全部动用[8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88] 股权结构相关情况 - 董事张锋持有海王生物133.1093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5%[91] - 海王生物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3.51%,其中直接持有70.38%,间接持有3.13%[93] - 海王生物直接持有公司11.81亿股内资股份权益,间接拥有5246.45万股内资股份权益,合计12.334645亿股,占所有内资股98.52%,占公司已发行股本73.51%[111][125] - 海王集团因拥有海王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4.22%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亿股内资股份权益[125] - 海王控股因拥有海王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9.68%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亿股内资股份权益[125] - 张思民先生因拥有海王控股全部已发行股本70%权益等,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亿股内资股份权益[125] 证券及交易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曾采纳任何购股计划,未授出任何购股权、可转换证券、认股权证或其他类似权利[95]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未获授公司、附属公司或相联法团的购股、认股权证或可换股债券[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董事或监事不知悉除公司董事、监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外其他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的权益或淡仓[127]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也未赎回、购回或注销可赎回证券[127] 不竞争承诺相关情况 - 2005年8月21日,公司控股股东海王生物与公司订立不竞争承诺及优先投资权协议[127] - 海王生物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不竞争承诺[131][134] 董事交易守则及审核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采纳不低于GEM上市规则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已遵守相关标准及守则[132][135] - 公司于2005年8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审核了报告期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