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相关数据:应收账款减值2022年上半年为1004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506千元;存货撇减2022年上半年为2047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6013千元等[2]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率约44%,较去年同期约43%增长约1%[15] - 公司税后利润从去年同期约1783.5万元增至报告期约3109万元,增长约74.32%;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从去年同期约2034.4万元增至报告期约2988.1万元,增长约46.88%[1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短期银行借款为8109万元[19] - 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和押金约为20328000元(2022年约为22591000元),潜在投资定金约为15000000元(2022年约为15000000元)[35]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47759000元,较去年同期108208000元上升约36.55%[39] - 报告期内其他经营开支约为24053000元,较去年同期20740000元增加约15.97%[40] - 报告期内财务成本约为3247000元,较去年同期3162000元基本持平[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动用银行融资为57064000元,以账面价值约24271000元的房屋作抵押[41][4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与负债比率约为37.97%(2022年12月31日约为44.06%)[45]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约为73137000元[4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来资本开支的合约承担约为791000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分别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361.7万元及2988.1万元计算(2022年同期:分别约980.3万元及2034.4万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6.78亿股[80] - 报告期间,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690.4万元(2022年6月30日:467.3万元),出售/撇销的账面价值约30.9万元(2022年6月30日:26.7万元),确认使用权资产约0元(2022年同期:18.5万元)[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73628亿元(2022年12月31日:3.41968亿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483千元,递延税项(本年度)为 - 210千元,总计2273千元;2022年同期即期税项为3405千元,递延税项为707千元,总计4112千元[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为5896千元,递延税项(本年度)为 - 512千元,总计5384千元;2022年同期即期税项为6853千元,递延税项为593千元,总计7446千元[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67800千元,储备为746123千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计913923千元;非控股权益为122471千元,权益总额为1036394千元[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167800千元,储备为716242千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计884042千元;非控股权益为121262千元,权益总额为1005304千元[113] - 其他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按金中,预付供应商按金约20328000元(2022年约22591000元),潜在投资诚意金约15000000元(2022年约15000000元)[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255,81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23,171千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555,53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38,869千元人民币[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04,51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0,315千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45,31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87,858千元人民币[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15,80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1,951千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39,72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8,443千元人民币[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4,16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439千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36,47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5,281千元人民币[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1,89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327千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1,09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835千元人民币[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9,88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344千元人民币[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20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亏损2,509千元人民币[124]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78分人民币,2022年为1.21分人民币[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61,958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12,723千元人民币[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036,394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005,304千元人民币[1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10.36394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9.444亿元增长9.74%[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保留盈利为3.2869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66279亿元增长23.44%[12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1608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3141亿元下降6.7%[13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1385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95089亿元增长2.1%[139] - 2023年上半年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现金流量为5863.3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5056.7万元增长15.95%[143] - 2023年上半年存货增加2576.9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927.5万元增长33.69%[143]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3136.3万元,2022年同期为减少14.3万元[14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32万元,2022年同期为产生现金6446.2万元[14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366.9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724万元下降78.72%[143] - 2023年上半年长期定期存款减少3000万元,2022年同期无变动[143]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05千元,2022年为41589千元[14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2656千元,2022年增加40113千元[145]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0098千元,期末为237442千元;2022年期初为227144千元,期末为267257千元[14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3560千元,2022年为2953千元[163] - 2023年上半年可申报分部收入602183千元,2022年为461618千元[171] - 2023年上半年可申报分部溢利37555千元,2022年为27016千元[171]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1438千元,2022年为421千元[171]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撇减6013千元,2022年为1004千元[171] - 2023年6月30日可申报分部负债66453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8732千元[192] - 综合负债总额为393,549和442,926(未明确单位)[196] - 2022年相关数据为(126)和(2,047)(未明确单位)[198] 各生产基地资质情况 - 福州生产基地拥有366个国药准字批文,235个品种纳入医保目录,146个产品纳入基药目录;北京生产基地拥有137个国药准字批文,89个产品纳入医保目录,60个产品纳入基药目录[7]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多个产品一致性评价进展:维生素B6片完成待审批,盐酸苯海索片和维生素B1片完成工艺验证;新药研发方面,多索茶碱注射液和钠钾镁钙注射用浓溶液获批[10] 业务线业绩情况 - 北京海王中新药业积极应对挑战,经营状况提升,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12] - 报告期内集团药品与保健食品购销分部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但受新医保改革政策影响,未来或扩大不利影响,将调整策略[14]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药品收入为407492千元,2022年为310182千元[16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药品及保健品收入为148039千元,2022年为128687千元[160]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55531千元,2022年为438869千元[160]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药品的外部客户收入407492千元,2022年为310182千元[17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药品及保健品的外部客户收入148039千元,2022年为128687千元[171] - 2023年上半年生产及销售药品的可申报分部溢利23294千元,2022年为15468千元[17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药品及保健品的可申报分部溢利14261千元,2022年为11548千元[171] 股权结构情况 - 海王生物董事张先生持有1331093股,占比0.05%;于琳女士持有900000股,占比0.03%;张晓光先生持有430000股,占比0.02%;曹阳女士持有200000股,占比0.01%[26] - 海王生物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股份,海王集团因拥有海王生物44.22%权益,被视为拥有该等股份权益[3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张锋、于琳、张晓光、曹阳分别实益拥有公司控股股东海王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0.05%、0.03%、0.02%、0.01%的权益,海王生物直接及间接实益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73.51%的权益,其中70.38%为直接持有,3.13%经海王东方间接持有[49] - 海王生物直接持有公司1,181,000,000股内资股股份的权益,间接拥有公司52,464,500股内资股股份的权益,直接及间接共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股份的权益[51] - 海王集团因实益拥有海王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4.22%的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股份的权益[52] - 海王控股因实益拥有海王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9.68%的权益,海王集团实益拥有海王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4.22%的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股份的权益[52] - 张思敏因实益拥有海王控股全部已发行股本70%的权益和深圳海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权益,海河分别实益拥有海王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约59.68%和20%的权益,海王集团实益拥有海王生物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4.22%的权益,被视为拥有公司1,233,464,500股内资股股份的权益[52] - 海王生物工程持有内资股11.81亿股,占所有内资股的94.33%,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0.38%[67] - 海王生物持有内资股5246.45万股,占所有内资股的4.19%,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13%[67] - 深圳海王集团、深圳海王控股集团、张思民先生分别持有内资股12.33464
海王英特龙(08329)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