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倍搏集团(08331) - 2023 - 年度财报
倍搏集团倍搏集团(HK:08331)2023-07-02 18:10

财务报告期变更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3月31日,本财务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共15个月,比较数据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共12个月[12]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923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7090万元[13]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9230万元,较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按比例增加,2021年为人民币7090万元,增幅30.2%[40][41]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收益92,295千元,较2021年增长30.2%[59]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收益较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按比例增加,得益於貸款利息收入、財富管理服務收入及採礦收益增加[60]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中国膨润土采矿业务分部收益约为人民币7650万元,占公司收益约82.9%,2021年为人民币6070万元[13]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为人民币1570万元,占公司收益约17.0%,2021年为人民币1020万元[13]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採礦總收益76,543千元,佔總收益83.0%;金融服務總收益15,682千元,佔16.9%;租金收入70千元,佔0.1%[59] - 膨润土采矿收益从2021年约607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7650万元,钻井泥浆及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收益分别增加约610万元及970万元[61] - 金融服务收益从2021年12个月约1020万元增至2022/23年15个月约1570万元,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52.2%,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约78.4%[61] 公司业务拓展 - 报告期内公司以298万港元代价收购一项物业用于投资并出租[13] -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一间公司用于在中国开拓及开展影视及文化旅游业务[13] 膨润土业务指标变化 - 膨润土产品毛利率由49.3%下降至42.4%,膨润土采矿业务收益由约6070万元增加约1580万元至约7650万元[17] - 2020年12月31日膨潤土總儲量6,444,000公噸,2023年3月31日降至5,981,000公噸[53] - 膨潤土平均品質:活性蒙脫石47.0%,膠質價61.1毫升╱15克,膨脹容8.7毫升╱克[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十五個月資本支出人民幣507,000元,本年度產量156,000公噸[53]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鑽井泥漿銷量61,687噸,平均售價461.8元╱噸;冶金球團用膨潤土銷量86,461噸,平均售價555.8元╱噸[60] - 整体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3710万元上升40.1%至报告期约5210万元,主要因膨润土采矿业务总销售成本增加[64] - 膨润土采矿总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3070万元增加约1340万元至报告期约4410万元,因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致单位加工成本增加[65] - 钻井泥浆销售成本从2021年1160万元增至报告期172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021年每吨244.3元增至约279.7元[66]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1920万元增至报告期268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021年每吨206.7元增至约310.1元[66] - 整体毛利从2021年约3370万元增加约19.3%至报告期约4020万元,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约47.6%降至报告期约43.6%[67] - 钻井泥浆毛利从2021年约108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1120万元,毛利率从2021年约48.3%降至报告期约39.5%[69]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毛利从2021年约191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2120万元,毛利率从2021年约49.9%降至报告期约44.2%[69] 保险业务指标变化 - 代理团队实现扩充36.6%,保险经纪长期业务的新业务每月平均价值较2021年增长23%[21]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业务价值为469.3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54.1%[22]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保单续保率为99.69%,较2021年提升1.51%[22]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代理团队人数为56人,较2021年增加36.6%[22]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2.7%,3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0.9%,第一季度零售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24.1%[23] - 2023年1 - 3月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较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3.3%下降0.2个百分点至3.1%[23] 贷款业务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为1.8077亿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4317亿人民币[30] - 2023年贷款利息收入分部收益增至约310万人民币,2021年为170万人民币[30] - 2023年3月31日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增至约1810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430万人民币[30] - 2023年3月31日企业客户应收贷款为460.3万人民币,个人客户为1347.4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企业客户为353.4万人民币,个人客户为1078.3万人民币[31] - 2023年30天以内账龄应收贷款为1218.3万人民币,180天以上为553.4万人民币;2021年30天以内为1412.9万人民币,180天以上为12.9万人民币[33]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减值拨备总额为163.4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53.1万人民币[33]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总数为24笔,2021年为30笔[33] - 2023年3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账面价值增至163.4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53.1万人民币[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拖欠应收贷款约480万人民币,执行回收程序后约280万港元已获偿还[34] 物业投资情况 - 2022年4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298万港元收购一项物业,报告期内租金收入约7万人民币[39] 公司盈利及相关指标变化 - 股东应占溢利由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的约人民币910万元减少130%至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的亏损约人民币270万元[40][41] - 2021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9.85分,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减少至每股亏损人民币1.72分,降幅117.5%[40][41] - 公司股本回报率由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的7.3%减少9.5%至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的股本亏损率2.2%[40][41] - 2022/23年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0.78元,与2021年相同[40][41] - 贸易应收款项收款期由2021年的96天增加至2022/23年的130天,增幅35.4%[40][41]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期內虧損2,735千元,較2021年下降130.0%[59] - 15个月报告期亏损约270万元,较2021年溢利910万元减少1180万元[76]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已完成两项新型膨润土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外部研究机构正进行实验室规模测试[45] - 公司完成两项新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分别为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和二氧化钛/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与光催化材料[47] 公司历史收购情况 - 2017年公司曾签署收购协议,后经内部评估该收购不可行并弃置[47][48]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主要業務有130名全職僱員(2021年:123名),員工成本約人民幣22.2百萬元(2021年:人民幣16.7百萬元)[55] 公司其他收支情况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约920万元减少约113.7%至报告期约亏损130万元,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约630万元增加约7.4%至报告期约680万元[70][71]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1年约2500万元增加30.7%至报告期约3270万元,15个月期间较2021年12个月增加4.5%[72]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52.3万元增加17.6%至报告期约61.5万元,考虑12个月占比无重大变化[73]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约160万元,2021年约200万元,芜湖飞尚实际税率约16.4%,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75] 公司资金及资产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9540万元及9760万元[7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970万元(2021年:5060万元),有一般银行融资2000万元(2021年:2000万元)[7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1年:零)[78] 公司资金募集及使用情况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约1270万港元,600万港元未动用,截至2023年3月31日新研发支出约630万港元[87] - 公司拟于2024年3月31日前将余下所得款项140万港元用于拟定用途[89] - 2021年12月,公司供股成功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630万港元(扣除约150万元费用)[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香港一般营运资金所得款项净额18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财富管理服务业务所得款项净额56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放债业务所得款项净额19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92]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供应商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及佳木公司未能退还贸易按金总额约5446万港元[94] - 公司对力拓提起诉讼,欲收回尚未退还按金1093万港元,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94] - 公司对力拓及第二被告提起诉讼,欲收回尚未退还按金3500万港元,第二被告清盘事宜仍在进行中,两案将一并聆讯,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98] - 公司对唐忠明提起诉讼,判定其应支付853万港元连同利息及诉讼费用,执行程序仍在进行中[98] 公司担保业务情况 - 芜湖附属公司质押存款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为借款人提供财务担保,促使借款人取得1900万元人民币贷款,将收取质押存款金额6%作为担保费回报[99] - 重续协议构成公司主要交易,因其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过25%,须遵守GEM上市规则相关规定[99] 公司股权结构 - 2022年7月28日,倍搏亚洲持有80,925,69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0.86%[100] - 执行董事陈博士直接持有6,682,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100] - 倍搏亚洲及陈博士合共于87,607,69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06%[100] - 张强先生持有27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17.28%[123] - 王洁女士持有27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17.28%[123] - 倍搏资本盈进基金SPC-1 Segregated Portfolio持有1117.6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7.02%[123] - 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855.541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30.52%[123] - 博恩证券有限公司持有3237.0276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20.34%[123] - 陈文锋持有股份合计8760.769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55.06%[127] - 贝维伦持有股份合计8092.569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50.86%[127] - 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由陈文锋博士及贝维伦先生拥有50%[127] 公司董事情况 - 陈文锋博士36岁,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联席主席及授权代表[103] - 贝维伦先生45岁,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104] - 宿春翔先生35岁,2018年1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月9日获委任为公司合规主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