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硕控股(08341) - 2023 - 年度财报
艾硕控股艾硕控股(HK:08341)2023-06-30 22:57

股息政策 - 公司建议不派付2023年报告期间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派付[13] - 公司不建议就2023年报告期派付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119] - 公司于2023年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派息时需考虑公司财务表现等多因素[102][104] - 董事会持续检讨股息政策,不保证特定期间派付特定金额股息[106] 业务收益 - 2023年报告期内总收益约262.6百万港元,其中装修项目贡献约251.6百万港元,翻新项目贡献约11.0百万港元;2022年装修项目约190.2百万港元,翻新项目约27.8百万港元[14] - 公司整体收益从2022年约218.0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62.6百万港元,增加约20.5%[17] - 2023年装修项目收益约251.60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2.3%[18] - 2023年翻新项目收益约11.0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60.4%[19] - 2023年收益为262,616千港元,2022年为218,014千港元[189] 投标与获授项目 - 2023年公司提交投标约2,187.7百万港元,获授6个项目约244.3百万港元;2022年提交投标约4,231.7百万港元,获授7个项目约119.3百万港元[14] - 自2022年4月1日至报告日期,公司获授两个装修项目合约总金额约17980万港元,四个翻新工程合约总金额约6450万港元[26] 成本与毛利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2年约188.1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26.7百万港元,增加约20.5%[20]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约29.9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5.9百万港元[21] - 2023年服务成本为226,671千港元,2022年为188,100千港元[189] - 2023年毛利为35,945千港元,2022年为29,914千港元[189] 行政开支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24.4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9.6百万港元,增加约21.3%[22] 盈利情况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8.3百万港元,2022年约8.2百万港元[23] - 2023年经营溢利为10,191千港元,2022年为8,666千港元[189]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8,261千港元,2022年为8,162千港元[189] - 2023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8,261千港元,2022年为8,162千港元[189]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0.33港仙,2022年为10.20港仙[189] - 2023年摊薄每股盈利为10.33港仙,2022年为9.95港仙[189]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349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2570万港元),资产净值约37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2810万港元)[2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62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780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59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90万港元)[2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及人寿保单分别约590万港元、2530万港元及1060万港元已抵押予银行(2022年3月31日分别为90万港元、1950万港元及1030万港元)[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股份溢价为39,615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累计亏损为93,187千港元,较2022年的98,683千港元有所减少;可供分配予股东的储备为 -53,572千港元,较2022年的 -59,068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总额约为3395.3万港元,合约资产约为6400.6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分别约为470.5万港元及305.3万港元[168]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19千港元,2022年为272千港元[192] - 2023年使用权资产为5,133千港元,2022年为7,072千港元[192] - 2023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0,507千港元,2022年为36,019千港元[192] - 2023年合约资产为60,953千港元,2022年为53,257千港元[192]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0,662千港元,2022年为10,330千港元[192] - 2023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5,367千港元,2022年为39,697千港元[192] - 2023年合约负债为6,952千港元,2022年为12,673千港元[192] - 2023年银行借款为34,780千港元,2022年为27,998千港元[192] - 2023年租赁负债(非流动)为2,896千港元,2022年为4,932千港元[195] - 2023年资产净值为37,728千港元,2022年为28,108千港元[195] 人员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聘用46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56名雇员)[39] - 公司创办人、主席陈少忠48岁,于楼宇及建筑业拥有近26年经验[43] - 张晓东46岁,于2008年10月加入公司,于楼宇及建筑业拥有逾22年经验[43] - 张海威39岁,于2019年5月24日加入公司,拥有12年以上业务发展及管理经验[4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振宇41岁,拥有逾18年会计及税务咨询经验[47] - 郑雅丽于2008年5月加入公司,在楼宇及建筑业拥有逾22年经验[49] - 黎颖丝、余韵琪于2019年5月24日加入集团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蔡美碧自2019年5月14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51]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层薪酬在零至100万港元的有3人,100万至150万港元的为零人[154] 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董事会预定每年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一次,且至少提前14天通知董事[62] - 报告期内,陈少忠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63] - 报告期内,陈少忠、张晓东、张海威等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各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出席情况良好,如陈少忠董事会会议7/7、审核委员会会议1/1等[63] - 公司目前未委任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履行行政总裁职能,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54] - 自2017年1月10日起,董事会采纳多元化政策[59]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成立,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71][73]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成立,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74][76]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成立,报告期内举行四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82][84] - 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为三年,后续持续有效,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或支付三个月薪金可终止合约[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发出一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告退,陈少忠和余韵琪将在本届股东大会退任并可重选连任[80] - 各董事首次获委任时获正式、全面及针对性入职介绍,报告期内接受持续专业发展课程,培训类别有参加座谈会等和阅读资料两类[69] - 公司采纳监管董事证券交易程序,条款至少与GEM上市规则交易必守准则同样严格,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准则[70]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薪酬政策等,特定职权范围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71][72]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股东提名董事程序刊于公司网站,特定职权范围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74][75] - 股东周年大会通函需在大会前不少于21天派送,内列决议案详情等资料[94] - 持有公司有表决权已缴足股本不少于1/10的股东可提请董事会召开股东大会,大会将在提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96] - 若董事会在收到要求后21日内未召开大会,呈请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其合理开支[96] - 公司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初步为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各董事须遵守董事退任及轮席退任规定[130]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在香港从事房屋改善解决方案服务,提供新建商业楼宇和住宅建设内部装修、现有商业楼宇翻新及加改建工程等承建服务[11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为香港新建及现有商业物业及住宅发展项目提供承建服务[117][121] 风险管理 - 公司于2017年设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遵循COSO一体化框架[109] - 公司委任独立内部监控审阅顾问,其结果已汇报并提出改进建议[108] - 公司设立处理及传输内幕消息的内部监控程序[108]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检讨成效[107] - 集团报告期内识别主要风险并分为策略、营运及合规风险[111] - 公司面临策略、营运、合规风险,策略风险表现为香港装修及翻新业竞争加剧或致利润率下降和市场份额损失;营运风险包括外包服务质量不符要求和分包工人安全风险;合规风险指分包商未遵守相关法规或使公司受罚[112] - 管理层持续开展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框架成效至少每年评估,定期举行管理层会议了解进展,公司委聘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每年审阅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13] - 公司目前无内部审核职能,董事认为委任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执行更具成本效益,且将至少每年检讨内部审核职能的需要[113] 股权与购股权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陈少忠持有118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4.75%;张海威和张晓东各持有80万股普通股,各占1.00%[135] - 2022年8月15日,800万份购股权根据购股计划授出并即时归属,授予陈少忠和张晓东的购股公平值各为191,789港元,授予其他雇员的为975,382港元[14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合计1000万份,2022年11月14日有2270965份购股权因行使期届满失效[147][149] - 2022年4月7日起实施股份合并,每十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1美元的合并股份[148] 交易与合约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董事或全职雇员服务合约外,无涉及公司全部或重大部分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约[1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董事、主要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于对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32] - 报告期内,集团五大客户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约99.8%,最大客户占约35.8%;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70.0%,最大供应商占约36.6%[143] - 报告期内,董事或与董事有关连实体无重大权益的重要交易、安排或合约[141] - 报告期内,集团无须遵守GEM上市规则第20章申报及年度审阅规定的关连交易[142]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情况[157] - 集团授予合约工程贸易客户的信贷期介乎0至30天之间[168] - 集团通过应用投入法计量完成履约责任的进度,并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随时间确认建造项目收益[172] - 年内建造项目确认的收益和溢利取决于对集团所作努力或投入的评估,以及建设项目的预期投入总额[172] 核数师相关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核数服务总薪酬约400,000港元[90] - 2022年3月17日,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长青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160]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由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160]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了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64] - 核数师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计准则进行审计[165]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核证[182] - 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和要求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80] - 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公司将提呈续聘其为核数师的决议案[160] 报告期后事项 - 报告期后集团概无发生重大事件[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