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42990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5750万港元增加约20.3%[15][17]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约480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190万港元减少约2710万港元[15][17] - 公司金融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较2022年减少约850万港元[15][17] - 公司2022年有终止确认应收或然代价的一次性亏损约1540万港元,2023年无此项亏损[15][17] - 公司收益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575亿港元增加约20.3%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299亿港元[28]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亏损约480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3190万港元减少约2710万港元[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成本约为413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5260万港元增加约17.3%[43][45] - 公司收益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35750万港元增加约7240万港元或约20.3%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2990万港元[44] - 公司毛利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约490万港元增加约1130万港元至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约162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1.4%增加至约3.8%[47][50] - 公司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亏损约480万港元,2022年则录得净亏损约3190万港元,负纯利率由约8.9%降至约1.1%[49][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录得流动资产净值约4680万港元,2022年约为4610万港元[53][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12900万港元,2022年约为13140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220万港元,2022年约为8530万港元[54][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6倍,2022年约为1.5倍[54][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借款额度上限约为7510万港元,2022年为5930万港元;未动用的循环借款额度约为2050万港元,2022年为1170万港元[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45.0%,2022年为46.2%[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可用借款融资上限约为751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930万港元;可用循环借款融资约2050万港元未动用,2022年3月31日为1170万港元[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银行及其他借款年利率介乎2.00厘至7.13厘;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利率介乎1.83厘至20.40厘[5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5.0%,2022年3月31日为46.2%[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架构中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1.013亿港元,2022年约为9540万港元[61][6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主要管理人员人寿保险约530万港元,2022年约为590万港元[71][76]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73][78] - 公司股份发售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510万港元,低于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5090万港元[88][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总额为4510万港元,实际使用3830万港元,未使用680万港元[91] - 购买柴油贮槽车计划使用780万港元,占比17.3%,实际使用500万港元,未使用280万港元,预计2024年3月31日前用完[91] - 购买船用柴油驳船计划使用1400万港元,占比31.0%,已全部使用[91] - 进一步加强人手计划使用610万港元,占比13.5%,实际使用460万港元,未使用150万港元,预计2024年3月31日前用完[91] - 提升资讯科技及系统计划使用360万港元,占比8.0%,实际使用110万港元,未使用250万港元,预计2024年3月31日前用完[91] - 2022年9月15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00万港元,公司已在2023年3月31日前全部动用[93][9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26名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28名[98][10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10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940万港元[98][10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提供年度审计服务酬金为65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酬金为128,000港元[193] - 非审计服务费128,000港元中,约94,000港元及34,000港元分别于损益及权益中确认[193][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柴油、船用柴油及润滑油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97.7%、2.0%及0.3%[28] - 2022年3月31日出售美嘉壳集团后,钢产品销售业务不再是公司业务,柴油及相关产品销售运输为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核心业务[3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柴油、船用柴油及润滑油销售收入分别约为4.2亿港元、860万港元及130万港元[41]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柴油、船用柴油及润滑油销售收入分别约为3.511亿港元、400万港元及240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柴油、船用柴油及润滑油销售的收益分别约为42000万港元、860万港元及130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97.7%、2.0%及0.3%[44] 公司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八架不同容量的柴油贮槽车车队、一艘船用柴油驳船及一艘船舶[16][1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610万港元、投资物业约1940万港元、人寿保单440万港元、船舶约1260万港元、汽车约50万港元[80][81] 公司人员架构 - 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包括方俊文(主席)、劳佩仪(副主席)、陈志辉(行政总裁)[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崔志仁、邝旭立、王安元[8][9]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点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11, Grand Cayman,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10][12] - 公司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九龙湾宏照道38号企业广场五期一座33楼3304室[10][12] 公司合作机构 - 公司核数师为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法律顾问为张岱枢律师事务所,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11][12] 公司历史事件 - 2022年4月29日公司完成船舶收购,代价为950万港元[25] - 2022年6月29日公司完成股份合并,每十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10港元股份[26] - 2022年9月15日公司根据供股完成普通股配发及发行,基准为每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27] - 2021年8月8日,1.3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公司新股份按每股0.086港元发行[62][66] - 2022年6月29日,公司完成股份合并,每十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10港元股份[63][66] - 2022年9月15日,公司根据供股完成普通股配发及发行,每持有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64][66] 公司业务策略推行情况 - 公司业务策略推行计划时间为2017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汇报实际推行进度截至2023年3月31日[83][85][87] - 柴油贮槽车车队扩充及改善方面,已购买3部新柴油贮槽车,取代2部现有柴油贮槽车,余下新车预计2024年3月底完成交付[83] - 海上供油业务于2018年4月开展船用柴油驳船试运营,7月开始全面运营[85] - 资讯科技系统已完成次要升级,公司仍在与潜在供应商磋商新办公行政资讯科技系统要求及规格[85] - 人力加强方面,已聘请1名物流助理,预计其余员工2023年3月前后招聘;已通过职位重新分配聘请安全监工;与服务公司订约经营海上供油业务[87] 公司薪酬政策 - 董事薪酬包括固定薪金或服务费及可变部分,每年检讨并须经股东批准[100][105] - 集团定期检讨雇员薪酬政策及待遇,雇员薪酬及福利按表现、资历等因素厘定[101][106] - 集团董事及高级管理層薪酬政策根據經驗、職責及市況釐定,酌情花紅等與業績和個人表現掛鈎[175][17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0][114] - 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1名有会计专业资格,超逾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7][118] - 董事会于2017年3月23日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3个委员会[124][126] - 审核及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自2019年1月1日起修订重列,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23年1月3日修订[124][12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定期会议[128][129] - 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举行1次无其他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128][129] - 常规董事会会议通告及议程在会议前最少14日送交全体董事[128][129] - 各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的其他计划及相关资料一般提前至少3日送交董事或成员[128][129]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整体策略、设定管理目标和监督管理表现[111][115] - 管理层获董事会转授集团管理及行政的授权和责任[111][115] - 定期董事会会议通告最少提前14日发出,董事会文件等资料最少提前3日送交董事[135][137][140] - 章程细则规定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38][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39][1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型为出席培训和阅读资料[143][144][146] - 方俊文、崔志仁等董事在各类会议出席率为100%(如股东大会2/2、董事会会议7/7等)[131] - 崔志仁、邝旭立和王安元自2017年3月23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方俊文自2017年3月23日起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151] - 陈志辉自2017年3月23日起任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151] - 公司秘书出席所有预定董事会会议并保管会议记录[132][133][136][140]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书面确认,符合GEM上市规则[150] - 崔志仁、鄺旭立及王安元於2017年3月23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53] - 方俊文於2017年3月23日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陳志輝同日獲委任為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155] - 公司於2017年3月23日成立審核委員會,2019年1月1日修訂及重列職權範圍,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崔志仁為主席[157][158][162] - 審核委員會建議續聘國衛為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核數師,已審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綜合財務報表[160][162] - 審核委員會每年會議不少於兩次,外聘核數師必要時可要求召開[161][163] - 公司於2017年3月23日成立薪酬委員會,由王安元、崔志仁及方俊文組成,王安元為主席[165][170] - 薪酬委員會每年至少開會一次,可按需增開[167][171] - 一名高級管理層薪酬在0至100萬港元[173] - 公司於2017年3月23日成立提名委員會,2019年1月1日修訂及重列職權範圍,由方俊文及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鄺旭立為主席[176] - 公司于2017年3月23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方俊文、鄺旭立及崔志仁组成,鄺旭立为主席,书面职权范围自2019年1月1日起修订及重列[179]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已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以及政策,讨论董事退任及重选事宜,会议次数及董事出席情况详情在报告第21至22页[18
F8企业(0834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