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3 - 年度财报

报告登载信息 - 报告将由刊發日期起至少7日登載於聯交所網站及公司指定網站[5][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在香港承建斜坡、地基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6][18] - 主要营运附属公司科正建筑是香港政府认可公共工程专门承建商[16][18] - 科正建筑根据建筑物条例登记为注册专门承建商和注册一般建筑承建商[16][18] - 公司客户包括香港政府部门、法定机构、私人公司及私营实体,与大部分主要客户业务关系维持1 - 10年以上[81][82][84]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供应商包括斜坡工程分包商和建材耗材供应商,采购物料和委派分包商无重大困难,与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无重大纠纷[85][87][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财年公司收益为1992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13330万港元[14] - 2022/23财年公司毛利为39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190万港元[14] - 2022/23财年公司每股亏损0.20港仙,2021/22财年为0.47港仙[14] - 2022/23财年公司净损为310万港元,2021/22财年为740万港元[14]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收入和毛利率增加,净亏损减少[17] - 公司总体收益从2022年约1.333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1.992亿港元,增幅49.4%[24][27] - 直接成本从2022年约1.315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1.953亿港元,增幅48.5%[31][33] - 毛利从2022年约19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90万港元,增幅105.3%,毛利率从1.4%增至2.0%[34][38] - 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2023年约220万港元,2022年约90万港元,增加因诉讼索偿拨备拨回增加约80万港元[35][3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95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810万港元,减幅约14.7%,因员工成本开支总额减少[36][40]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20万港元[37][41]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2023年约30万港元,2022年约10万港元,2023年财务成本约70万港元,2022年约30万港元[43] - 公司2023年净亏损约310万港元,2022年约740万港元,净亏损减少因毛利和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增加[44] - 2023年和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分别约为0.3百万港元和0.1百万港元[46][49]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借贷利息产生财务成本约0.7百万港元,2022年为0.3百万港元[46] - 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1百万港元,2022年约为7.4百万港元[47] - 2023年4月30日,流动资产为52.5百万港元(2022年:71.1百万港元),流动负债为74.8百万港元(2022年:90.6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7(2022年:0.8)[50][55] - 2023年4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百万港元(2022年:约44.8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3.7百万港元[51][56] - 2023年4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负95.7%(2022年:约负317.7%)[53][58] - 2023年4月30日,债务总额21.33百万港元(2022年:61.06百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2.29百万港元亏损(2022年:19.22百万港元亏损)[54][58] - 2023年4月30日,集团有94名雇员(2022年:46名),员工成本约为4.8百万港元(2022年:约5.5百万港元)[62][68] - 2023年4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15.8百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577,2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72][7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斜坡工程收益从2022年约1.33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1.99亿港元,增幅49.6%[29][32] - 地基工程收益从2022年约3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20万港元,减幅33.3%[30][32] 公司面临挑战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竞争、审批进度慢及运营成本增加等挑战[17] - 公司过往大部分收益来自香港政府及法定机构授出的非经常性合约,政府建筑项目支出减少或影响财务表现[78] 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自2021年7月22日起无法联系前任董事周颖先生和孟莹女士,二人于2021年9月30日被股东大会罢免[92][96] - 周颖先生是浙江中淳、浙江富连和浙江新联的法人代表,统称“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93][96] - 因周颖和孟莹是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高级管理和主要联系人,公司在获取其2021和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财务信息时遇困难[94][96] - 2021年8月27日,公司委任法律顾问调查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周颖和孟莹在中国的情况[95][96] - 中国法律顾问于2021年10月13日完成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周先生及孟女士的情况调查[97] - 2021年7月21日,周先生和孟女士被公安局拘留,8月26日被正式逮捕,8月27日公安局发布逮捕通报[97] - 公司自2021年7月22日起无法联系周先生,更换公章需其签名,变更法定代表人需公章,导致无法重新取得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控制权[103] - 集团自2020年5月1日起失去对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的控制权并终止综合入账[100]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未收到涉及周先生及孟女士被捕案件的正式文件[101] - 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集团出售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处置于4月29日完成[105][112] - 管理层认为按2020年5月1日起终止综合入账编制的2021 - 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能更公平呈现集团情况[104] - 管理层认为本年度与相应数字可比性问题主要因终止综合入账中国附属公司所致[107] - 管理层尽力查找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账册等资料但未成功[108] - 管理层认为因2022年4月29日已处置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不会有相关保留意见[113]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无新重大项目[115][118] - 公司于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完成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出售事项,出售后集团不再持有其任何权益[114][116][117] - 中国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于2021年4月30日止财政年度终止综合入账,范围限制属一次性且非经常性[114][117] - 与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相关审计保留意见将针对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相应数字可比性作出,2024年4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不存在该保留意见[114][116][117] 公司人员信息 - 罗家明先生62岁,2022年7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超30年建筑及物业开发经验[119][124] - 黎碧芝女士58岁,2019年11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7月1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及公司秘书,有超30年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22][124] - 蔡本立先生45岁,2021年9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熟悉香港企业融资交易[127][129] - 蔡本立先生自2007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HLB任职超十年[127][129] - 罗家明为世纪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113)独立非执行董事[121][124] - 黎碧芝为应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663)、中国来骑哦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039)独立非执行董事[123][125] - 梁俊業40歲,2021年10月2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17年金融及資產管理經驗[131][135] - 許文浩44歲,2021年10月2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17年審計、會計等工作經驗[133][135] - 符恩明58歲,2021年10月2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30年會計等相關經驗,過往15年曾在港上市公司任高職[137][140] - 余錫萬為集團創辦人,2015年5月20日至2017年7月26日任執行董事,2015年10月14日至2017年7月26日任董事會主席,有逾39年香港建築行業經驗,創辦集團前累積約19年經驗[142][144][146][147] - 李浩昌是高級項目經理,2000年7月加入集團,有逾27年香港建築行業經驗[149] 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提呈企业管治报告[152][155] - 2021年8月12日至2023年6月6日公司未就董事法律行动作适当投保安排,2023年6月7日起投保一年[157] - 本年度因未委任主席,未安排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57] - 代表董事会半数成员的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使董事会权力和授权分布均衡[159][164] - 公司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2023年4月30日前遵守规定[160][165] - 本年度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相关雇员须遵守不低于操守守则的指引[161][165]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6][168]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集团整体战略、设定管理目标和监督管理绩效[170] - 董事会将管理和行政权力及责任授予管理层,并将多项职责授予董事会委员会[170] - 除年报披露外,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无财务、业务、家庭等重大关系[171]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74][180] - 全体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获三年委任期,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流退任,各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退任董事可重选连任[177][182]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控制公司,集体指导及监督公司事务,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日常运营管理责任委托给管理层[184][188][1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确保公司监管报告达高标,在董事会提供平衡以作独立判断[186][190]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安排保险,保险范围每年检讨[191] - 董事之间无财务、业务、亲属或其他重大/关连关系[172][192][197] - 集团肯定董事持续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本年度已提供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常规更新培训材料,按需提供适时定期培训[193][194][198] - 公司自上市起采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2019年1月1日起修订,旨在实现董事会多元化[195] - 董事会多元化从性别、年龄、文化教育背景等多方面考量,所有董事会任命基于才能[196] - 董事会须履行制定检讨企业管治政策、监察董事及高管培训等多项企业管治职责[173]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修订版自2019年1月1日起生效[199] - 公司设定董事会成员组成时会从多方面考虑成员多元化,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199]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公司无重大违反香港现行法律法规情况[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