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里印刷(08385) - 2021 - 年度财报
万里印刷万里印刷(HK:08385)2022-04-01 07: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28180万港元,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27890万港元相比保持稳定[10][1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5420万港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则录得毛损约440万港元[10][1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净亏损约为8310万港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则录得净亏损约10080万港元[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281.8百万港元,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278.9百万港元相比保持稳定[39][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为54.2百万港元,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损则约为4.4百万港元[39][46] - 销售成本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283.4百万港元减少约19.7%至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227.6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其他收入约11.6百万港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7.5百万港元[47]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60.3百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54.5百万港元[4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财务成本约7.5百万港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5.9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21.3%[50] - 2021年公司所得税约200万港元,2020年为130万港元[51] - 2021年公司亏损约8310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1.008亿港元,亏损改善因毛利增加[52] - 2021年末公司流动亏损净额约7260万港元,2020年末为流动资产净额约73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70,2020年末为1.0;资产负债比率为1.24,2020年末为0.96[54] - 2021年末公司银行借款、透支及租赁负债总额约1.613亿港元,2020年末约2.002亿港元;银行贷款及透支约1.478亿港元须一年内偿还[54] - 2021年公司资本开支1.97444亿港元,2020年为2.21049亿港元,主要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款[59] - 2021年末银行融资额为1.67599亿港元,2020年为3.12583亿港元;已动用1.47756亿港元,2020年为1.79631亿港元[62] - 2021年末已抵押银行存款约200万港元,2020年为910万港元;账面价值9514.7万港元物业质押,2020年为9918.1万港元[62] - 2021年末财务报表中未计提拨备的待支出资本承担为零,2020年为400万港元[64] - 2021年末公司有480名雇员,2020年为669名;2021年员工成本约7110万港元,2020年为7640万港元[66] - 2021财年温室气体直接排放26.83吨二氧化碳当量,间接排放8549.70吨二氧化碳当量,合计8576.5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财年的6396.18吨有所增加[134] - 2021财年购买纸质材料总量为9697.17吨,较2020财年的10753.09吨减少9.82%[139] - 2021财年深圳工厂废纸收集量2958358千克,较2020财年的2002248千克增加47.75%;已用印刷版收集量135760千克,较2020财年的130251千克增加4.23%[141] - 2021财年除有害废弃物外,回收利用的废料总量由2020财年的2132.50吨增至3094.12吨,99.99%废料获回收[141] - 运输及交付货品所用卡板由2020财年的2267块增加至2021财年2355块[142] - 2021财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总量相当于每千克生产单位近0.03%,2020财年则为0.02%[142] - 2021财年集团产生的无害废弃物被回收利用的数量相当于每千克单位产量0.22,2020财年同为0.18[142] - 2021财年产生合共3.80吨有害废弃物,较2020财年的3.37吨增加了12.76%[145] - 2021财年环保直接成本总额由2020财年的998,884港元增加43.05%至1,753,972港元[147] - 2021财年纸张、印刷版、油墨、电费、水费分别为65,260,221港元、5,735,696港元、4,151,388港元、7,357,089港元、238,094港元,较2020财年变动分别为12.75%、37.09%、 - 2.05%、20.81%、 - 7.34%[151] - 2021财年总产出为14,224,079千克,较2020财年增加18.37%;平均雇员数目为518人,较2020财年减少18.04%[151] - 2021财年电费直接能耗为产出每千克0.52港元,2020财年为0.51港元;间接水耗维持在产出每千克0.02港元[151] - 2021财年每名工人平均产出由上一年度的19,013千克增加44.43%至27,460千克[152] - 2021财年分包费为45,304,079港元,比2020财年的65,552,532港元减少30.89%[152] - 2021财年水费减少6.95%至239,094港元[157] - 2021财年生产所用的FSC纸张数量增加3.46%至2,989.62吨,2020财年为2,889.58吨[160] - 2021财年末员工人数480人,较2020财年的546人减少66人,降幅12.09%;年内员工平均人数518人,较2020财年的632人减少114人,降幅18.04%[166] - 2021财年薪资及津贴为6057.4万港元,较2020财年的6547.4773万港元减少490.0773万港元,降幅7.48%;社会及退休福利为1061.1963万港元,较2020财年的1252.8684万港元减少191.6721万港元,降幅15.30%;员工成本总计7118.5963万港元,较2020财年的7800.3457万港元减少681.7494万港元,降幅8.74%[170] - 2021财年辞职员工中工作少于2年的占比60.39%,2020财年为64.66%[171] - 2021财年工作少于2年辞职员工93人,较2020财年的172人减少79人,降幅45.93%;工作超过2年辞职员工61人,较2020财年的94人减少33人,降幅35.11%;辞职员工总数154人,较2020财年的266人减少112人,降幅42.11%[172] - 员工参加培训课程总人数从2020财年的3873人减至2021财年的2372人,总时数从3971小时减至2549小时,2021财年员工平均培训总时数降至4.9小时,2020财年为6.2小时[180] - 2021财年报告受伤及事故数量为28宗,较2020财年的23宗增加5宗,增幅21.74%[194] - 2021财年损失工作日数为182天,较2020财年的235天减少53天,降幅22.55%[19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同期:无)[10] - 董事会不建议派發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0年同期也无股息[71] 业务概况 - 集团为海外市场的香港印刷经纪及国际出版商提供印刷品,产品主要包括书籍及其他纸制品,主要原材料为纸张及油墨,有深圳和香港两个生产基地[12] - 集团收益急剧下滑主要由于COVID - 19及全球经济的整体不确定性导致[12] - 2021年毛利增加主要因公司采取正常定价政策,2020年因COVID - 19采取进取定价政策,加上销售成本减少所致[13] - 集团认为2022年营商环境将继续具挑战,将采取成本控制措施维持业务[14] - 集团计划实行改进设备及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客户基础、加强销售及营销覆盖面、吸引并挽留业内高端人才等业务策略[14] - 随着疫苗接种及全球抗疫,集团审慎乐观认为2022年表现将有所改善[17] 公司人员信息 - 林先生在印刷行业拥有逾38年经验,1992年12月创办公司,年报日期时透过First Tech持有480,000,000股股份[21][22] - 姚女士45岁,负责公司中国业务监督,在印刷业务管理运营有逾12年经验,年报日期时被视为在林先生持有的480,00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23][25] - 陈女士48岁,1997年2月加入公司,负责企业财务规划等,拥有逾30年会计经验[26] - 张女士57岁,2017年11月15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方面拥有逾29年经验[27] - 黄先生55岁,2017年11月15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及财务管理方面累积逾28年经验[28] - 梁先生36岁,2017年11月15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13年审计等经验[31] - 林先生曾任职兴业印刷逾10年,最后职务为生产部经理[21] - 姚女士2008 - 2015年任皇泰(深圳)总经理及大股东,同时担任皇泰印刷有限公司董事[23] - 陈女士加入公司前,1991年9月 - 1997年2月受雇于罗斯云会计师行担任高级审计师[26] - 黄先生曾在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任职,如泰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华利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等[30] - 林三明担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拥有逾38年印刷行业经验,1992年12月成立集团[75] 公司重大交易 - 公司已就以13500000港元代价出售(连租回安排)部分香港物业订立协议[40] - 公司建议按每持有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三股供股股份之基准进行供股,透过发行最多1200000000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约52.8百万港元(未扣除开支),该建议于2022年2月25日通过,2022年3月28日终止[40] - 公司建议实行供股,基准为每持有两股现有股份可获发三股供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044港元,该供股已终止[69] 公司治理 - 公司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但偏离条文A.2.1[74] - 董事会于报告期间及直至报告日期已分别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85]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至少一名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固定任期为自2021年12月13日起计两年,延续至一方发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86] - 各执行董事初步固定任期为自2021年12月13日起计两年,延续至一方发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87] - 全体董事须经股东在获董事会委任后的首个股东大会上选举[89] - 在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告退,各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9] - 公司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分别为审核、薪酬、提名和风险管理委员会[95]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1月15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四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96][97][98]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11月15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99][101][102]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12月31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103][104][105] - 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11月15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106][107][108] - 公司制定多项风险管理程序及指引,每年开展自我评估,各部门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估[111] - 公司目前无内部审核单位,董事会认为现阶段成立不符合成本效益[111] - 报告期内,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充足有效[111] - 公司制定披露政策,为相关人员处理机密资料等提供指引[111] - 全体董事参与公司法律顾问举行的培训研讨会,确保掌握相关职责和规定[92] 核数师相关 - 2021年12月28日国富浩华辞任集团核数师,同日公司委聘灏天为外部核数师,灏天报告期内核数服务费用约为100万港元[115] 股东相关规定 - 股东特别大会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