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益20.2百万新加坡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大幅增长[26] - 本年度实现业务收益大幅增长[35] - 公司总收益为20.2百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10.1百万新加坡元增长100%[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4.7百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0.4百万新加坡元增加4.3百万新加坡元[82] - 公司收益从1010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99.0%[93] - 毛利从380万新加坡元增至44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4.6%[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从40万新加坡元增至470万新加坡元[1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服务成本从630万新加坡元增至158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50.8%[94] - 毛利率从37.6%下降至28.1%,下降9.5个百分点[95] - 行政开支从430万新加坡元增至77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77.0%[98] - 所得税开支从10万新加坡元增至4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210.0%[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流动资产净值从1010万新加坡元增至1540万新加坡元[107] - 借款从120万新加坡元增至600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500.0%[10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从1450万新加坡元增至1990万新加坡元[108] - 租赁承担为126,500新加坡元,同比增长9.9%(2021年:115,100新加坡元)[115] - 已抵押银行存款为0.2百万新加坡元,年利率0.65%[118] - 租赁土地及物业抵押账面值为4,270,437新加坡元(2021年:4,357,588新加坡元)[118] - 流动比率2.2倍(2021年:2.1倍)[124] - 速动比率1.5倍,同比下降20.3%(2021年:1.9倍)[124][127] - 资产负债比率44.7%,同比上升36.3个百分点(2021年:8.4%)[124][1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分为两大分部:中国电商运营及新加坡和中国的网络、音响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30] - 网络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主要为大型中国企业如金融、铁路、航空机构提供IT设备系统集成解决方案[26] - 电商运营业务为品牌商提供数字营销、线上代运营、线上经销及分销服务[27] - 网络、音响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NSC分部)收益为17.9百万新加坡元,占总收益88.9%,较上一年度7.0百万新加坡元增长约158%[83][84] - 电商运营(EC分部)收益为2.2百万新加坡元,占总收益11.1%,较上一年度3.2百万新加坡元下降29.7%[83][87][88] - 公司电商运营收益下降主因消费意愿下降、疫情防控政策及产品结构调整[88] - 公司电商运营业务已引入张裕、飞利浦、华硕、顺鑫、茅台醇等国内外知名品牌[72] - 公司重点拓展京东平台,同时合作天猫、淘宝、拼多多、有赞等社交电商平台[73] - 公司在中国中标16个项目,服务铁路及金融行业客户[84] - 已完成合约数量由103份增至140份,增幅约36%[84]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地区收入增长37.6%,由上一年度6.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本年度9.1百万新加坡元[75] - 新加坡建造业增长19.6%,带动公司项目复工[75] - 公司在新加坡继续致力于音响及通讯系统维护服务,维持与医疗及教育行业机构的关系[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新加坡公共部门项目将带来建造业需求回升[32] - 公司计划拓展铁路和银行等行业新客户以扩大细分行业影响力[34] - 公司致力于提高运营效率和毛利率[34] - 董事会以股东价值为核心通过团队建设和节本增效创造价值[35] - 上市所得款项总额44.0百万港元,已动用58.4%(25.7百万港元)[131] - 销售及营销人员扩编项目动用87.1%款项(11.6百万港元中已用10.1百万港元)[131] - 新加坡新销售办事处款项未动用(10.0百万港元,动用率0%)[131] - 公司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5237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41] - 公司上市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400万港元[135] - 预留用于购买新销售办事处的1000万港元尚未使用,预计动用时间推迟至2024年6月30日[136] - 截至2022年6月增聘约2名工程师及22名技术人员[133] - 截至2022年6月增聘约4名销售及营销主管[133] - 购置两辆货车用于维修操作及运输[133] - 于2018年7月11日偿还部分按揭贷款[135] - 配售款项中523.7万港元(10%)用于购买机械及设备[142] - 配售款项中1047.4万港元(20%)用于购买存货[142] - 公司预计于2023年6月30日前动用尚未使用的上市所得款项[135] - 公司已动用款项总额为5237万港元,使用比例达100%[144] - 中国音响及通讯业务团队扩充支出261.9万港元,使用比例100%[144] - 系统服务解决方案业务团队扩充支出523.7万港元,使用比例100%[144] - 中国电子商务业务团队扩充支出1047.4万港元,使用比例100%[144] - 中国电子商务业务购买存货支出1047.4万港元,使用比例100%[144] - 中国音响及通讯业务购买机械设备支出523.7万港元,使用比例100%[144] - 系统服务解决方案业务购买机械设备支出1047.4万港元,使用比例100%[144] - 一般营运资金及企业用途支出785.5万港元,使用比例100%[144]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商行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31] - 中国未来5年数字经济相关总投入预计15-20万亿元人民币[34] - 中国政府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相关总投入预计达15-20万亿元,其中政府及大中型国企占数字化转型支出70%[78] - 品牌电商运营服务市场涵盖品牌市场分析营销推广网店运营等全链条服务[56] - 电商运营服务商通过专业化运营帮助品牌商提升转化率并促成产品销售[59] - 运营服务商为电商平台贡献商品交易总额(GWV)和收益成为平台生态重要支撑[57][59] - 品牌方通过电商运营服务商触达目标客户并扩大线上销售渠道[59] - 中国品牌电商服务市场规模2019年突破2000亿元,年增速达37.1%,2021年达3000亿元,2022年预计达3663.2亿元[60] - 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60] - 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64] - 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4.5%[64] - 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规模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8%[67] - 2020年电子商务衍生服务领域业务规模2.21万亿元,增速20.3%[67] - 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总额5319亿元,同比下降0.9%[68] - 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1.2万亿元,年增长率197.0%,预计2023年规模超4.9万亿元[71] 公司治理与人员 - 主席曹春萌具有超过20年金融信息技术行业管理经验[39] - 执行董事庄秀兰负责监察公司销售及合约部门以及行政及会计部门[40] - 执行董事蒙景耀在音响及通讯行业拥有约19年经验[41] - 执行董事韩冰在零售及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20多年经验[43] - 闫晓田先生拥有30多年经济金融及管理经验并于2020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6] - 邓智伟先生拥有逾20年审计及会计经验并于2017年12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吴文平先生拥有17年项目管理经验负责公司项目设计实施及工程团队管理[51] - 王偠仲先生于2017年6月加入集团担任财务总监负责会计及财务事宜[52] - 雇员总数151名,同比增长45.2%(2021年:104名)[120]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151名员工,包括148名全职和3名兼职[198] - 公司员工年龄分布:18-30岁64名,31-40岁53名,41-50岁29名,51-60岁4名,61岁以上1名[19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环境管理涵盖资源管理(能源、水及废物)控制[153] - 公司供应链管理包含供应商环境及社会责任评估机制[153] - 公司2021/22年度氮氧化物排放61.96千克,较2020/21年度48.28千克增长28.3%[160] - 公司2021/22年度硫氧化物排放0.03千克,较2020/21年度0.06千克下降50%[160] - 公司2021/22年度悬浮颗粒排放5.94千克,较2020/21年度4.63千克增长28.3%[160] - 公司2021/22年度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11.79吨,较2020/21年度10.04吨增长17.4%[161] - 公司2021/22年度电力间接排放二氧化碳31.63吨,较2020/21年度34.01吨下降7%[161] - 公司2021/22年度用电量55,610千瓦时,较2020/21年度34,808千瓦时增长59.8%[166] - 公司2021/22年度用纸量628千克,较2020/21年度476千克增长32%[166] - 公司2021/22年度用水量882立方米,较2020/21年度342立方米增长158%[166] - 公司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密度目标,未来三年每百万新元销售收入排放量降低5%[158] - 公司承诺到2025年将每位雇员用电量及纸张消耗减少25%[168] - 公司董事会每季度举行会议监督气候相关策略和政策[175][176] - 公司已设定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192] - 公司各部门的减耗减排表现与年度绩效评估及雇员薪酬挂钩[193] - 公司识别极端天气带来的实体风险包括台风、风暴、暴雨等[181][182] - 公司面临气候变化导致的监管政策收紧和环境相关税项等转型风险[186][187] - 公司管理层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潜在气候变化风险[178] - 公司通过审查供应商环保报告来监控其环保表现[189][190] - 公司遵守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多地劳动法律法规[196]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已与14个品牌达成合作关系,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店铺27家[31] - 公司业务覆盖铁路、金融、航空行业的数据中心IT设备系统集成服务[34]
ISP GLOBAL(08487)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