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104.66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6.1%[7] - 净利为2.32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4%[7]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3港仙,同比下降69.7%[7]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325百万港元[8] - 期内溢利为2,3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7,604千港元大幅下降69.4%[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32.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60.4万港元下降69.4%[40] - 公司收益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90.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104.7百万港元,增幅为14.5百万港元或16.1%[60] - 净利润从76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30万港元[72] - 除税前溢利为4,33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406千港元大幅下降53.9%[31][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78.69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8%[8] - 行政开支为18.68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9%[8] - 财务成本为0.32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5.4%[8] - 截至2022年9月止六个月财务成本达3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9万港元增长115.4%,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36] - 公司确认存货成本开支为4,862.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84万港元增长43.7%[37] - 员工总成本达2,105.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49.8万港元增长13.8%[37]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5.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0万港元下降3.2%[37] - 销售及服务成本增加30.7%至7870万港元,增幅1850万港元[64] - 行政开支增长16.1%至1870万港元,增加260万港元[6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约为1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70万港元增长9.5%[88]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为25.97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3%[7] - 公司分部业绩为25,9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001千港元下降13.4%[31][32] - 毛利减少13.3%至2600万港元,毛利率从33.3%降至24.8%[65] 各业务线表现 - 提供建筑保护工程分部收益为74,438千港元,同比增长37.0%[31] - 供应建筑保护产品分部收益为30,225千港元,同比下降15.7%[31] - 住宅楼宇工程收益为17,313千港元,同比增长82.5%[26] - 社区设施工程收益为34,635千港元,同比增长46.3%[26] - 商业楼宇工程收益为22,490千港元,同比增长6.2%[26] - 提供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从54.3百万港元增至74.4百万港元,增长37.0%[60][62]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占比从60.3%提升至71.1%[60] - 公营项目收益从25.4百万港元增至34.5百万港元,增长35.9%[61] - 私营项目收益从28.9百万港元增至39.9百万港元,增长37.8%[61] - 建筑保护产品总收益从3583.8万港元下降至3022.5万港元,降幅15.6%[63] - 防水产品收益从2021.2万港元降至1760.4万港元,占比58.3%[63] - 瓷砖产品收益从1278.5万港元降至1179.8万港元,占比提升至39.0%[63]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99,878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95.4%,同比增长23.5%[33] - 澳门地区收益为4,785千港元,占收益总额的4.6%,同比下降48.6%[33] 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80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833千港元下降52.8%[14]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235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及设备6,644千港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41,337千港元,较期初46,978千港元下降12%[10][17] - 现金及等价物从4780万港元降至4130万港元[74] 资产和负债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130,307千港元,较期初减少1,693千港元(降幅1.3%)[10] - 合约资产增长至134,946千港元,较期初118,598千港元增加13.8%[1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至14,027千港元,较期初21,910千港元下降36%[10] - 银行借款为24,319千港元,较期初25,203千港元减少3.5%[10] - 净资产增长至184,376千港元,较期初182,051千港元增加1.3%[1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的1,581.3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792.9万港元,降幅达49.9%[44] - 合约资产从118.6百万港元增至134.9百万港元,增长13.7%[50] - 应收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从23.8百万港元增至26.1百万港元[50][51] - 贸易应付款项从13.8百万港元增至21.3百万港元,增长54.1%[53] - 银行借款从25.2百万港元降至24.3百万港元[56] - 一年后结清的应收保留金从21.7百万港元增至23.2百万港元[51] - 流动比率从2.8倍降至2.6倍[74] - 资产负债比率从15.7%微降至15.5%[74] 其他收入和开支 - 其他收入为1.2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1.5%[8] - 所得税开支为2.00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3%[8] - 香港利得税开支为200.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0.2万港元增长11.3%[38] - 截至2022年9月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净额为1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9万港元增长59.6%[35] - 公司未就澳门所得补充税作出拨备,因无超过60万澳门元的估计应课税溢利[39] 资本开支和投资 - 物业及设备投资达6,64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6,617千港元减少85.7%[14] - 物业及设备收购金额为66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661.7万港元大幅下降85.7%[4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2160万港元,已动用约1710万港元,剩余453.4万港元[93] - 所得款项用途:购买机械设备211万港元(9.8%)、扩充人手628万港元(29.1%)、支付项目前期成本670万港元(31.0%)、扩充产品组合651万港元(30.1%)[93] - 截至报告日,产品组合扩充款项已动用197.6万港元,剩余453.4万港元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前使用[93] - 公司已收购两台防水工程专用多组分配比部件及六台喷涂机器等设备[90] 人力资源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拥有103名雇员,不包括董事[88] - 为支持业务增长,新招聘工料测量经理1名、工料测量师1名、项目经理2名、管工3名及项目文员1名[90] - 公司委聘检测中心为新防水产品进行实验检测,并招聘两名销售代表推广自有品牌[90] 风险因素 - COVID-19疫情导致建筑项目进度放缓,部分工地工程被推迟或延误[97] - 公司依赖非经常性项目及采购订单获得收益,存在客户不提供新业务或公司未获得新合约的风险[104] - 公司合约定价基于项目时间及成本预估,低估或成本管理不善可能对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04] - 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爆发可能对公司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04] - 公司付款给供应商的时间与收到客户款项的时间可能存在不匹配风险[104] - 公司依赖主要分包商完成建筑保护工程项目,分包商费用大幅增加或工作不达标将产生重大影响[104] - 公司所有自家品牌建筑保护产品生产依赖独立第三方供应商[104] - 公司业务经营所需的建筑保护产品供应依赖品牌拥有人及制造商,稳定供应存在不确定性[10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银行提供的履约保证金755,000港元已于2022年9月30日退回,对应80万港元抵押存款已提取[85][8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3]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遵守证券交易守则规定标准[116] - 合规顾问首盛资本集团及其关联方除合规顾问协议外无其他需告知的权益[117] - 审核委员会于2020年3月18日成立并书面订明职权范围[118]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报按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编制[118] 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林先生通过其全资公司Ultra Success持有7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75%[106][111] - 公司董事汪佩仪女士(林太太)因配偶权益被视作持有7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的75%[106][111]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