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威工程集团(08616)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益为222.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9百万港元或11.5%[7] - 总收益从199.9百万港元增至222.8百万港元,增长22.9百万港元或11.5%[12] - 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5.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4百万港元或49.5%[7] - 年度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10.9百万港元减至5.5百万港元[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137.6百万港元增至165.4百万港元,增长27.8百万港元或20.2%[18] - 毛利从62.3百万港元减至57.4百万港元,减少4.9百万港元或7.9%[19] - 毛利率从31.2%降至25.8%[19] - 行政开支从37.1百万港元增至40.3百万港元,增长3.2百万港元或8.6%[23] - 员工成本从2022年3月31日的30.1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33.6百万港元[5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建筑保护工程收益从117.6百万港元增至162.7百万港元,增长45.1百万港元或38.4%[14] - 建筑保护产品收益从82.2百万港元减至60.1百万港元,减少22.1百万港元或26.9%[17] - 公司定位为建筑保护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建筑保护工程及产品供应[11] - 主要供应产品包括防水产品、瓷砖产品、地板及其他产品[11] 项目执行和合约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拥有260份在建合约,原订合约金额约802.9百万港元[11] - 年内完成87个项目,原订合约金额约78.2百万港元[11] - 年内承接347个项目,原订合约金额约881.1百万港元[11] - 项目执行受材料运输及施工延误影响[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运营挑战 - 建筑成本及行政开支整体增加导致盈利下降[7] - 面临利率飙升、材料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的挑战[6] - 全球困境及COVID-19持续传播导致营销活动放缓[55] - 极端天气可能造成材料运输延误及供应链中断[200] -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无法履约及延迟履约风险[200] - 极端天气可能对电网及通信基础设施造成破坏[2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策略 - 公司业务策略实施基于对市场状况的最佳估计和假设[55] - 公司已收购两个为防水工程项目设计的多组分配比部件[58] - 公司已购买六项喷涂机器、两部混凝土湿度计及五个泵供建筑地盘使用[58] - 公司已招聘一名工料测量经理、一名工料测量师、两名项目经理、三名管工及一名项目文员[58] - 公司已全数动用相关所得款项用于采购建筑保护材料[58] - 公司已招聘两名销售代表及一名业务发展经理推广自有品牌产品[58] - 公司已委聘检测中心为新防水产品进行实验检测及认证[58]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47.8百万港元减至29.4百万港元[30] - 计息借款总额从28.6百万港元减至27.8百万港元[30]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3月31日的15.7%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14.8%[32] - 流动比率从2022年3月31日的2.8倍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3.0倍[33]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2年3月31日的132.0百万港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134.4百万港元[33]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21.6百万港元[53] - 已动用款项净额17.642百万港元,剩余3.958百万港元[54] - 购买机械及设备动用2.110百万港元,占总额9.8%[54] - 扩充分配6.280百万港元,占总额29.1%[54] - 加强财务状况动用6.700百万港元,占总额31.0%[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17.6百万港元[55] - 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55]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92]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女性董事占比40%(2名)[102] - 林嘉荣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职务[95]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可续约需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终止[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为期3年可续约需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终止[90] 委员会运作情况 - 审计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包括吴冠云先生(主席)曹美婷女士和何家杰先生[97] - 审计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3次会议[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两次[102]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何先生担任主席[10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两次[107]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曹女士担任主席[10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董事会会议5次,所有董事出席率100%[119] - 审计委员会会议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次,相关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19]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董事会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29] - 风险管理系统涵盖策略、信贷、运营、市场等八大风险类别[131] - 审计委员会协助董事会持续监测风险敞口[131] - 内部控制程序持续检讨以保证财务、运营及合规控制的有效性[129] - 公司委聘独立顾问进行内部监控评估并识别若干弱点已采取补救措施[133]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34] - 内部审核及财务报告职能的资源水平和预算被评估为充足[13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香港及澳门主要业务,占集团总收益100%[156]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负责收集分析ESG数据并每年至少向董事会汇报一次[153]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并批准ESG报告披露[152] - 公司2023财年已搬迁香港办公室并继续评估扩大ESG披露范围[15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依据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20指引编制[157] - 公司2023财年建立ESG管理政策及内控系统并确认符合披露规定[157] - ESG数据收集自集团直接营运控制的业务并采用量化计算标准[156][162] - 报告包含2023财年ESG活动及2022财年对比数据(如适用)[163] - 董事会于2023年6月确认批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64] 环境数据指标 - 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NOx)为225.53公斤,较去年204.67公斤增长10.2%[178] - 废气排放中硫氧化物(SOx)为0.37公斤,较去年0.29公斤增长27.6%[178] - 废气排放中颗粒物(PM)为21.01公斤,较去年17.71公斤增长18.6%[178] - 温室气体排放总密度下降7.5%,从每名雇员0.80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0.74吨二氧化碳当量[181] - 公司设定目标以2022财年为基准,到2027财年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密度[181]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82.9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66.73吨增长24.3%[182] - 有害废弃物处置总量激增至3,438公斤,较上年380公斤增长804.7%[184] - 无害废弃物处置密度降至62.98公斤/雇员,较上年66.80公斤下降5.72%[187] - 能源消耗总量达296.44兆瓦时,较上年237.02兆瓦时增长25.1%[191] - 有害废弃物处置密度飙升至30.70公斤/雇员,较上年4.58公斤增长570.3%[183][184] - 外购电力消耗达48.78兆瓦时,较上年39.75兆瓦时增长22.7%[191] - 柴油消耗量达210.47兆瓦时,较上年161.94兆瓦时增长30.0%[191] - 纸张回收量降至219.54公斤,较上年267.44公斤下降17.9%[187] - 用水密度为3.19立方米/雇员[193] - 总耗水量为357立方米[194] - 耗水密度为每名雇员3.19立方米[194] - 用水量数据仅涵盖9个月因香港办公室搬迁[194] 人力资源信息 - 员工总数112名,不包括董事[52] - 雇员总数增至112人,较上年83人增长34.9%[182]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背景 - 吴先生拥有逾20年管理经验 曾在新世界发展中国及新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担任副总经理[69] - 曹美婷女士59岁 2020年3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何家杰先生51岁 2020年3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何先生为特许土木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 拥有逾18年建筑行业经验[73][74] - 罗启洋先生38岁 担任集团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 拥有逾10年会计审计经验[75] - 罗先生曾任职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 2008至2012年期间担任助理核数师及高级核数师[75] - 欧阳继生先生60岁 为集团项目经理 拥有逾20年建材行业经验[77] - 欧阳先生1993年3月获得香港管理专业协会及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文凭[78] 高级管理层薪酬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分布:1人位于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区间[107]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分布:1人位于1,500,001港元至2,000,000港元区间[107]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分布:1人位于2,500,001港元至3,000,000港元区间[107] 审计与合规 - 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85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145,000港元,合计995,000港元[123] - 非审计服务主要为税务咨询服务,占总审计费用的14.57%[123]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84]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 除第C.2.1条外[84] - 公司已采纳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的证券交易操守准则[8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相关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85]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5] - 公司秘书接受超过15小时专业培训以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25] - 执行董事林太太兼任集团合规主任负责监察合规事项[127] 股东沟通与公司信息 - 公司网站www.sunray.com.hk作为股东沟通平台定期更新资料[144] - 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股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8] - 股东特别大会须在提交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38] - 2022年8月19日股东通过特别决议案批准采纳第二次经修订组织章程[146] - 公司采用信息披露政策防止未经授权披露内幕消息[136] 业务运营基础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为建筑保护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防水工程[148] - 公司拥有约25年营运历史在香港及澳门寻求业务机会[148] - 集团通过五家附属公司开展业务活动(嘉士拿/科联建筑/新威工程香港/燁信建材/嘉士拿新威工程)[158] - 公司在获取水源方面未遇到任何问题[195] - 公司不生产建筑保护产品仅从事贸易活动[196] - 包装材料使用密度指标不适用于公司业务[196] - 公司遵守香港噪音管制条例管理施工噪音[199] - 废气排放主要源头为汽车消耗的汽油及柴油[177] -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公司车辆消耗的汽油及柴油(范围1)以及外购电力(范围2)[181] - 公司采取路线规划、使用公共交通、优化作业流程和车辆保养等措施控制废气排放[179] - 公司确认已制定合适有效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174] - 公司于2023财年进行年度重要性评估,通过问卷调查邀请雇员、客户及供应商评估各议题重要性[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