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年国际(09918) - 2023 - 中期财报
丽年国际丽年国际(HK:09918)2023-09-26 18: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9年1月1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4][27]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月1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5][2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及销售,有一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即电子产品制造及销售[45][48][49]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月10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400万港元,预计所得款项用途计划无变动[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利润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46,6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7,825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6,5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3,513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4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66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41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5,167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552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3,504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80,946千港元和66,417千港元,客户B收益分别为56,425千港元和65,442千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美国收益分别为197,802千港元和192,448千港元,菲律宾分别为86,450千港元和100,874千港元等[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用原材料开支为393448千港元,较2022年的378669千港元有所增加;雇员福利成本及人力资源服务开支为101420千港元,较2022年的110731千港元有所减少[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净收益为4167千港元,较2022年的3412千港元有所增加;其他收入为1623千港元,较2022年的3179千港元有所减少[71][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融资成本为6880千港元,较2022年的4062千港元有所增加[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为858千港元,而2022年为所得税开支1663千港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552千港元,而2022年为溢利3504千港元[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55港仙,而2022年为每股盈利3.50港仙[8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5466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120万港元或约0.2%[152][15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766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310万港元或约4.2%,毛利率从13.4%增至14.0%[153][15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分销及行政开支约779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710万港元[153][156] - 净融资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410万港元增加约280万港元或约68.3%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690万港元[1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1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溢利约350万港元[157] - 2023年上半年净财务成本约为69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约410万港元增加约280万港元,增幅68.3%[160] - 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约为65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440万港元[16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6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盈利约350万港元[1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67,98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743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45,95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6,773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913,9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7,516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47,63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6,035千港元[1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78,02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602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88,28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4,879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66,31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1,481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913,9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7,516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分别为14,576千港元和25,354千港元[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业务合约负债为715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15千港元有所下降;中国业务合约负债为14034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2758千港元有所上升[6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59549亿港元,减值拨备83.83万港元,账面价值2.5116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7665亿港元,减值拨备83.83万港元,账面价值3.68267亿港元[108] - 2023年6月30日,1.03449亿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已逾期但未减值,2022年12月31日为1.56165亿港元[114][11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6736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2591亿港元[11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67,36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2,591千港元[119][122]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须按要求偿还金额为237,01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5,340千港元[12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一年内偿还金额为235,510千港元,一至二年为1,5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一年内偿还金额为270,840千港元,一至二年为4,500千港元[12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6.5%,2022年12月31日为6.4%[125][127] - 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购买厂房及机器资本开支为2,1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7千港元[13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关联公司德丰电业有限公司款项为2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8千港元[141] - 银行借贷从2022年12月31日的27530万港元减少3830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的23700万港元[152][15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较去年年底减少11710万港元[152][154] - 存货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2278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25700万港元[152][1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约为2.3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753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约为2.07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22亿港元[168][17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借贷净额约为29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310万港元;总权益约为1.47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6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9.7%,2022年12月31日为21.2%[168][1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为29,006千港元,2022年为53,404千港元[22]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1,288千港元,2022年为 - 27,307千港元[22]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 - 62,848千港元,2022年为 - 23,111千港元[2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值为 - 32,554千港元,2022年为2,986千港元[22]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9,823千港元,2022年为207,272千港元[22]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9,435千港元,2022年为209,489千港元[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全面收益与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亏损总额为3,404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为5,000千港元[18]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47,631千港元,2023年1月1日为156,035千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450千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股息为5,000千港元[20] - 2022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49,194千港元,2022年1月1日为152,744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批准及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5港元,合共5000000港元;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4] - 董事不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93][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本开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84.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56.1万港元;添置使用权资产688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127.9万港元[91][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无形资产约4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万港元[92][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资本开支为430万港元,用于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已订约但尚未拨备有关购买厂房及机器的资本承担为210万港元[170][1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份情况 - 2022年1月1日及6月30日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000,000千股,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为100,000千股;面值均为20,000千港元,股份溢价均为80,355千港元[130] - 2022年9月16日每二十股本公司已发行及未发行普通股合并为一股[130][13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每股面值0.2港元的股份总数为1亿股,2022年6月30日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20亿股[182][188] 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33][34] - 部分经修订准则及诠释于2023年1月1日开始之期间尚未生效且未获公司提早采纳[36] - 多项香港会计准则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公司预计采纳后对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37][38][41] - 编制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时管理层应用会计政策作出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与2022年财务报表相同[39][43] 业务经营相关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有收益来自与客户订立的合约并于某一时刻确认[46][49] - 主要经营决策者为公司行政总裁,其按收益及毛利计量评估经营分部表现[45][46][48][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履行的全部履约义务均来自原预计期限不足一年的合约[61][62]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