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股票代码为002399,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股票代码为9989,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5]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深圳市南山区朗山路21号,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也在此处[4] - 公司前身深圳海普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于1998年4月21日成立[75] - 公司于2010年5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A股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股票代码002399[75] - 公司于2020年7月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完成H股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股票代码HK 9989[75] - 公司于2010年5月6日在深交所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及A股上市,2020年7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及H股上市[7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额为7,151,03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359,78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6] - 2022年公司税前利润为829,85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22,264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6]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27,07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40,788千元人民币显著增长[6]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50元,较2021年的0.16元有所提高[6]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20,814,20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9,108,17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 - 2022年公司负债总额为8,406,56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584,862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7] - 2022年公司归属股东权益为12,310,91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411,35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7] - 2022年公司股本为1,467,296千元人民币,与2021年持平[7] - 2022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1.51亿元,较2021年增长12.4%[9][10] - 2022年集团毛利率为32.0%,较2021年增长0.7个百分点[9]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271亿元,同比增长202.0%[9][10]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元[9]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50元[10] - 2022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71.51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12.4%[23][24]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02.0%至人民币7.271亿元[22][23][24]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0元,2021年为人民币0.16元[22] - 2022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12848亿元,较2021年增长9.2%[25] - 2022年药物制剂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2.10465亿元,较2021年增长21.7%[25] - 2022年API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73754亿元,较2021年下降1.8%[25] - 2022年其他(1)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8629亿元,较2021年下降11.3%[25] - 2022年CDMO服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84066亿元,较2021年增长33.3%[25] - 2022年其他(2)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0.54125亿元,较2021年增长29.6%[25] - 销售产品收入增加5.08亿元至60.129亿元,占报告期总收入84.1%,2021年同期为55.049亿元,占比86.6%[46][47] - 报告期销售成本增加4.947亿元至48.609亿元,2021年同期为43.662亿元[48][49] - 报告期毛利增加2.966亿元至22.902亿元,2021年同期为19.936亿元;毛利率上涨0.7个百分点至32.0%,2021年同期为31.3%[50][51] - 报告期融资成本增加3550万元至2.456亿元,2021年同期为2.101亿元,增加16.9%[52]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为1.152亿元,2021年同期所得税抵免为1110万元,上涨约1137.8%[52] - 报告期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271亿元,2021年同期为2.408亿元,增加约202.0%[52] - 报告期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为0.50元,2021年同期为0.16元,增加约212.5%[52]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汇兑收益净额人民币18630万元,2021年同期为汇兑损失净额人民币20500万元[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13.197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4.796亿元[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贷款约为人民币40.208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2.682亿元;长期贷款约人民币22.967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2.503亿元[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约人民币31.82亿元资产抵押予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2021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4.917亿元[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约人民币84.066亿元,资产负债率约40.4%;2021年12月31日总负债约人民币75.84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39.7%[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约92.7%的计息借款按固定利率计息,2021年12月31日约为93.7%[54][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债务总额为人民币64.63903亿元,金融债务净额为人民币63.94515亿元;2021年12月31日金融债务总额为人民币56.54191亿元,金融债务净额为人民币56.4261亿元[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40.2078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2.68166亿元[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贷约为人民币43.1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8.4亿元[60][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公司债券约为人民币14.0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6.107亿元;其他借贷总额为人民币6.03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0.677亿元[60][61] 制剂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制剂业务全球各市场销量逾2.27亿枝,同比增长22.3%,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2.4%[10] - 制剂业务在已上市欧洲市场保持前列地位,在美国自营标准肝素钠制剂成功上市并与FMC签约,依诺肝素钠制剂本地市场占有率居前列[10] - 制剂业务在中国超30个省市实现销售扩张,进入多省市集采药目录,普洛静®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与多个互联网头部平台线上合作[10] - 制剂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7%,增加约5.723亿元至约32.10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44.9%,毛利率为35.3%[27] - 依诺肝素钠制剂全球年总销售量首次突破2.27亿支,同比增加22.3%[27] - 欧洲市场全年销售逾1.6亿支,依诺制剂按2022年销售量在欧洲市场居前二[27] - 美国市场依诺肝素钠制剂销售稳步增长,已成为市场领导者[28] - 2023年3月,公司子公司深圳天道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新药简略申请获FDA批准[28] - 中国市场整体销售量突破1300万支,增长逾50%[28] - 公司在全国超30个省市实现销售扩张,进入多个省市集采药品目录[28] - 公司举办多次医学会议,参与400余场学术会议及其他学术活动[28] - 国际非欧美市场销售水平与去年同期相若,马来西亚、巴西和沙特阿拉伯销量明显增长[29][32] - 坪山园区制剂生产线建设项目首期产能目标为3.6亿枝/年,预计2024年完成交付,2025年实现商业批生产[30][32] - 药物制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7%,受益于2022年公司在欧美及中国市场销售快速增长[46][47] API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肝素API业务销售收入约26.738亿元,占集团总收入37.4%,去年同期为27.217亿元[33] - API业务毛利率上升1.1个百分点至27.7%,去年同期为26.6%[33] - 公司在印度、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取得关键突破,扩大全球销售覆盖[33] - 因部分地区汇率不确定性上升,依诺肝素原料药部分订单延后,影响年内销售[33] - 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与多个大中客户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并在多个重要市场取得新获批[33] -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设有两大肝素钠原料药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外客户[33] CDMO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CDMO业务中赛湾生物收入稳步增长,订单数上升,与Avantor达成合作提供质粒生产服务和产品[10]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赛湾生物和SPL经营CDMO业务,提供研发、生产等服务[15][16] - CDMO业务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0.841亿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8.131亿元,毛利率上升6.5个百分点至38.5%[34] - 赛湾生物服务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长,毛利率维持40%以上[34] 创新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创新药方面公司自研项目研发和临床试验进程稳健推进[10] - 公司在大中华区获得若干临床阶段创新候选药物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正开发一种临床前阶段的专有候选药物[15][16] - AR - 301全球III期研究共入组174例受试者,mITT病例数为120例[35] - Oregovomab联合标准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41.8个月,纯化疗组为12.2个月,HR为0.46(95% Cl: 0.28, 0.77)[35] - Oregovomab联合标准化疗组总生存期(OS)有明显改善,HR为0.35(95% Cl: 0.16, 0.76)[35] - Oregovomab III期临床试验预计招募602名受试者,截至公告日全球入组534例,台湾入组21例[36] - RVX - 208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2020年2月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6月获批关键性III期临床方案[36] - H1710是公司自研的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36] - 报告期内H1710完成原料药和制剂生产,进行稳定性研究,完成非临床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36] - 公司计划近期与FDA进行H1710的Pre - IND沟通[36] - 公司拟用于治疗胰腺癌的H1710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批准[36]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2022年公司业务环境复杂多变,但仍完成年度计划和目标,提升财务表现和盈利能力[19] - 公司将提升业务拓展、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和组织管理能力,注重增长和风险管控[12][13] - 公司构建数据驱动的业务管理模型,追求高质量发展[19] - 公司供应链战略关键目标是全球化、业务灵活性和成本竞争力[20][21] - 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具挑战性,欧美与中国经济周期分化,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回升[37] - 公司供应链全球化初显成效,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37] - 公司致力于推动数字化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将提升数据分析及数字化管理系统[37] - 公司将优化生产排布,提高产能使用效益,制定定期审查方案评估运营状况[37] - 公司将通过集采平台扩大中国制剂市场份额并加速区域销售增长,推进中国制剂市场拓展[38][40] - 公司将巩固API行业领导地位,推动高附加值依诺肝素API产品销售,实现收入稳定提升[39][40] - 公司已基本建成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及微生物发酵研发生服务体系,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能布局[41][44] - 公司将坚持创新药研发资源配置原则,推进创新药临床开发进程[42][44] - 2023年公司将推进战略布局,拓展和整合全球供应链网络,提升运营效益和财务指标[43][44] - 公司将秉持产业链优势,确保业务资源库存和可触及性,提升各业务价值[43][44] - 公司将巩固基础,探索机遇实现业务突破,向全球领先创新跨国制药企业目标迈进[43][44] - 欧美市场加息影响企业利息开支和运营成本,但公司欧洲销售市场仍有拓展空间[38][40] - 公司将与战略伙伴合作,在满足关键指标前提下形成嵌入式合作关系,为订单提供项目储备[41][44] - 公司将加强自营团队运营,精细化销售管理,建立销售渠道实现业务有序增长[38][4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李先生59岁,在制药行业有逾28年经验,1998年4月创立公司并任董事长,自2012年起领导创新药部门,2015年批准CDMO领域策略[62] - 李女士58岁,在制药行业有逾28年经验,1998年4月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积极参与创新药及CDMO领域业务策略制定与实施[63] - 单先生62岁,在制药行业有逾28年经验,1998年4月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积极参与创新药及CDMO领域业务策略实施[63] - 李先生1987年7月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获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2月获高级经营师资格[62] - 李女士1987年7月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获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2月获高级经营师资格[63] -
海普瑞(09989)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