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est Buy(BBY)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Best BuyBest Buy(US:BBY)2022-03-18 00:00

疫情对公司的影响 - 新冠疫情使公司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面临风险,或持续较长时间,疫情期间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支出普遍高于疫情前,疫情后消费支出可能转移[21] - 疫情导致公司运营模式改变,可能需恢复路边取货模式或关闭门店,员工工作受疫情影响,还可能面临监管行动、民事诉讼、声誉受损等风险[22] - 疫情若导致客户消费渠道转变,公司盈利能力或受影响,因设施成本固定,线上销售毛利率低于线下,且运营成本增加、供应链中断也会影响盈利[22] - 为应对疫情,公司未来可能增加现金储备和债务,融资渠道和成本受全球经济、融资市场等因素影响,且无法保证未来能获得融资[22] - 新冠疫情导致公司门店客流量和销售额显著下降,消费者可能在疫情后转移消费方向,公司可能无法满足部分产品需求[184] - 疫情可能使公司恢复路边取货模式或关闭门店,员工工作受疫情影响,还可能面临监管行动、民事诉讼和声誉受损风险[185] - 疫情导致公司渠道转变影响盈利能力,供应链中断增加成本,若无法管理成本和供应链,盈利能力将受影响[185] 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风险 - 宏观经济压力,如GDP增长、消费者信心、通胀、就业等,会影响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公司可能无法通过提价抵消通胀压力[22] - 乌克兰冲突对燃料价格、通胀、全球供应链等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未知,可能增加公司产品原材料成本,影响公司财务结果[23] - 台湾与中国大陆关系恶化可能扰乱产品或硬件组件的制造,影响公司供应链、产品成本、收入和财务结果[23] - 自然灾害、疾病、恐怖主义等灾难性事件可能影响公司员工和客户,扰乱供应链和信息技术系统,导致运营中断和财产损失[23] - 公司三个销售总额最大的州为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这些地区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发,可能导致门店和设施受损或关闭[23] - 俄乌冲突影响燃料价格、通胀、供应链等宏观经济条件,可能增加公司材料成本[186] - 台湾与中国大陆关系恶化可能扰乱产品制造和供应链[186] 行业竞争与业务拓展风险 - 公司面临来自多渠道零售商、电子商务企业等的激烈竞争,直接影响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能力[24] - 零售行业线上销售及多渠道销售增长,公司需应对交付时间和成本竞争压力[25] - 零售行业员工流动率较高且在疫情期间有所增加,公司面临招聘和留住合格员工的挑战[25] - 公司拓展新产品、服务、健康和技术领域带来新的业务、财务和监管风险[25] - 公司医疗保健业务受严格监管,新产品和服务上市需获得监管批准[25] - 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价格透明度增加,公司需维持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交付选项[188] - 零售行业员工流失率较高,公司需吸引和留住合格员工,市场薪酬上涨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88] - 公司拓展新产品、服务和技术面临业务、财务和监管风险,医疗保健领域受严格监管[188] 公司运营相关风险 - 公司数字化业务增加了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风险[26] - 公司提供服务面临多种风险,可能影响收入、盈利能力和声誉[26] - 公司依赖少数移动运营商,运营商策略变化可能影响业务[26] - 公司品牌形象受损可能导致收入和盈利能力下降[27][28] - 公司未能有效管理战略投资、联盟或收购可能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28] - 公司约有105,000名员工,受劳动或就业法律及法规变化影响,可能增加成本并损害运营模式可行性[32] - 公司运营依赖信息技术系统,系统故障或中断会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迁移到云服务也面临额外风险[31] - 公司面临网络安全攻击和数据安全事件风险,未能防范或应对信息隐私和安全漏洞会导致成本、声誉损失及法律诉讼[32] - 公司销售产品若未达安全标准或客户期望,会面临法律风险、声誉受损,产品召回会影响营收和盈利能力[32] - 公司运营受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影响,包括交付能力中断、第三方未达标准、系统故障等,会损害营收和盈利能力[29] - 公司与第三方业务伙伴关系或服务中断会影响营收、成本结构和运营,尤其在营收高峰期[29] - 公司独家品牌产品面临额外风险,如保修责任、监管合规、生产物流中断、库存过时等,影响运营结果[29] - 公司依赖美国境外供应商,面临政治经济不稳定、贸易限制、质量安全问题等风险,影响财务结果[31] - 公司面临法定、监管和法律发展带来的风险,包括合规困难、环境法规成本、产品合规挑战和数据隐私新规影响[33] - 公司在线销售增长和远程办公安排增加了信息技术系统中断和在线运营容量不足的风险,影响业务功能[31] - 公司服务面临多种风险,可能影响收入、利润和声誉[189] - 2022财年,公司20家最大供应商占采购商品的约79%,5家供应商(苹果、三星、惠普、LG和索尼)占总采购商品的约56%[189] - 公司依赖少数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设备连接,运营商策略变化可能影响业务[189] - 若公司无法通过关注消费者体验保持积极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度,产品和服务需求可能下降[1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国际业务营收约占公司总营收的8%[35] - 约25%的2022财年营收通过公司的品牌卡进行交易[38] - 2022财年末国内门店总数为984家,总面积37705千平方英尺[40] - 2022财年末国际门店总数为160家,总面积3605千平方英尺[40] - 2022财年末国内租赁门店927家,自有门店24家,自有建筑并租赁土地的门店数量未提及[41] - 2022财年末国际租赁门店153家,自有门店19家,自有建筑并租赁土地的门店3家[41] - 公司高度依赖第四财季的现金流和净利润,该季度包含大部分假日购物季[36] - 公司提供促销融资和第三方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收益受交易规模、坏账率等因素影响[38] - 公司流动性受供应商付款条款和信贷额度影响,未来融资可用性取决于多种因素[38] - 公司信用评级的任何下调可能会对其获取资金、借贷成本等产生负面影响[38] - 公司租赁地点的平方英尺数为11,745千平方英尺,自有地点数量为2,448个[44] - 2022年3月3日公司宣布将季度股息从每股0.70美元提高至0.88美元[48] - 截至2022年3月16日,公司普通股有1990名登记持有人[48] - 2021年2月16日董事会批准5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2022年2月28日批准新的50亿美元回购授权取代现有计划,截至2022年1月29日现有计划还有16亿美元可用于回购[48] - 2022财年公司回购并注销3220万股股票,花费35亿美元,计划2023财年花费约15亿美元回购股票[48] - 2022财年第四季度公司共回购1636.5824万股股票,平均每股价格106.71美元[49] - 假设2017财年末投资100美元,到2022财年末公司普通股累计回报为256.34美元,标普500为217.21美元,标普零售集团为296.49美元[52] - 2022财年公司营收518亿美元,同比增长9.5%,可比销售额增长10.4%[58] - 2022财年公司毛利润116.4亿美元,占营收比例22.5%;运营收入30.39亿美元,占营收比例5.9%[58] - 2022财年公司运营收入率较2021财年提高0.8%[58] - 2022年各业务占比:计算与移动电话45%、消费电子30%、家电10%、娱乐服务8%、其他2%;2021年对应占比分别为47%、30%、10%、8%、1%[65] - 2022年公司运营收入30.39亿美元,占收入的5.9%;非GAAP运营收入30.92亿美元,占收入的6.0%;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3.91亿美元、5.1%和27.27亿美元、5.8%[69] - 2022年有效税率为19.0%,非GAAP有效税率为19.0%;2021年对应税率分别为24.3%和23.0%[69] - 2022年摊薄后每股收益为9.84美元,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0.01美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84美元和7.91美元[69] - 2022年1月29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36亿美元,2021年1月30日为54.94亿美元[70] - 2022年经营活动提供现金32.52亿美元,投资活动使用现金13.72亿美元,融资活动使用现金42.97亿美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9.27亿美元、7.88亿美元、8.76亿美元[71] - 2022年3月16日,标准普尔评级为BBB+,展望稳定;穆迪评级为A3,展望稳定[73] - 2022年1月29日受限现金为2.69亿美元,2021年1月30日为1.31亿美元[73] - 2022年1月29日,公司有5亿美元2028年到期票据和6.5亿美元2030年到期票据[73] - 2022年2月28日,董事会批准新的5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2022年3月3日,宣布2023财年计划花费约15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73] - 2022、2021、2020年资本支出分别为7.37亿美元、7.13亿美元、7.43亿美元,未来三个财年计划将年度资本支出增至至少10亿美元[74] - 2022、2021、2020年股票回购总成本分别为35.04亿美元、3.18亿美元、10.09亿美元,平均每股价格分别为108.97美元、102.63美元、72.34美元,回购总股数分别为3220万股、310万股、1400万股[75] - 2022年宣布回购超25亿美元股票,2022年1月29日至3月16日额外回购240万股,成本2.39亿美元[76] - 2022、2021、2020年定期季度现金股息每股分别为2.80美元、2.20美元、2.00美元,现金股息宣布并支付金额分别为3.1688亿美元、5680万美元、5270万美元[75] - 2022年3月3日宣布将定期季度股息提高26%至每股0.88美元[76] - 截至2022年1月29日,流动比率降至1.0(2021年1月30日为1.2),债务与收益比率降至0.5(2021年1月30日为0.8)[76]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合同义务总计88.05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到期49.98亿美元,1 - 3年到期14.26亿美元,3 - 5年到期7.92亿美元,超过5年到期15.89亿美元[77] - 截至2022年1月29日,供应商资金递延10%的变化将影响2022财年净收益约3500万美元[78] - 截至2022年1月29日,百思买国内和百思买健康两个报告单元的商誉账面价值分别为4.91亿美元和8.93亿美元[78]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商品库存为60亿美元,减价调整10%的变化将影响2022财年净收益约1200万美元[79] - 2022财年服务会员递延收入金额变动10%,将影响净收益约2600万美元[80]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公司有32亿美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5亿美元债务已转换为浮动利率,受利率变化影响的净余额为27亿美元[80] - 截至2022年1月29日,短期利率上升50个基点,预计净利息费用减少1400万美元;短期利率下降50个基点,预计净利息费用增加1400万美元[80] - 2022财年,外汇汇率波动对公司收入产生约2.17亿美元的净有利影响,对净收益影响不显著[82]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公司商誉余额为13.84亿美元,其中8.93亿美元与百思买健康报告单元相关[89]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公司总资产为175.04亿美元,较2021年1月30日的190.67亿美元有所下降[94] - 2022财年公司营收为517.61亿美元,2021财年为472.62亿美元,2020财年为436.38亿美元[96] - 2022财年公司净利润为24.54亿美元,2021财年为17.98亿美元,2020财年为15.41亿美元[96][97] - 2022财年基本每股收益为9.94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9.84美元[96] - 2022财年加权平均普通股基本股数为2.468亿股,摊薄后为2.493亿股[96]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29.36亿美元,2021年1月30日为54.94亿美元[94]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公司商品库存为59.65亿美元,2021年1月30日为56.12亿美元[94] - 截至2022年1月29日,公司应付账款为68.03亿美元,2021年1月30日为69.79亿美元[94] - 2022财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5.74亿美元,2021财年为5.79亿美元,2020财年为4.52亿美元[96] - 2022财年公司综合收益为24.55亿美元,2021财年为18.31亿美元,2020财年为15.42亿美元[97] - 2022财年、2021财年和2020财年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分别为32.52亿美元、49.27亿美元和25.65亿美元[98] - 2022财年、2021财年和2020财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分别为13.72亿美元、7.88亿美元和8.95亿美元[98] - 2022财年、2021财年和2020财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分别为42.97亿美元、8.76亿美元和14.98亿美元[98] - 2022财年末、2021财年末和2020财年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分别为32.05亿美元、56.25亿美元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