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与股权交易 - 公司于2018年3月28日在纽交所上市,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约1.627亿美元[130] - 2018年9月,公司以2.4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天津华英教育100%股权[123] - 2018年10月,公司以2.394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收购北京清睿教育30%少数股权,2019年3月出售12%股权[123] - 2022年11月25日,公司完成出售OneSmart BVI,Muckle Capital以100万美元现金收购[130][137] - 2022年11月25日公司出售课后辅导服务业务,OneSmart Edu Inc.(BVI)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归类为已终止经营[176] - 2022年11月25日,公司以100万美元出售OneSmart Edu Inc.所有权,其经营成果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列为终止经营[279] - 2022年1月24日,公司与特定购买方签订证券购买协议,出售80亿股A类普通股,总收益为2850万美元[263] 业务调整与转型 - 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发布,公司于10月12日暂停中国所有教育项目和学习中心,2023财年第二季度开展新业务[135] - 公司新业务模式包括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宇宙IAAS和智能身份证服务,基于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六大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138][139][140] - 公司为元宇宙业务运营商或个人用户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IAAS),该业务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为客户/合同数量和单价[144] - 公司与芝麻科技和Spirtas Worldwide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人工智能计算服务[145] - 公司云渲染公共服务平台处于测试和优化阶段,可提供批量数据计算等技术支持[146] - 公司计划出售辅导服务并专注于智能教育服务,已对原业务进行产品迭代,截至2022年5月,已与六家非关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启动智能教育培训业务[264] - 历史上公司通过全国40个城市480个学习中心提供K - 12课后教育服务,有三个主要业务板块,2021年“双减”政策后暂停中国教育项目和学习中心,2022财年将教育相关业务列为终止经营,并将业务板块重新分类为人工智能教育(AIE)服务和人工智能宇宙(AIU)IAAS服务[280][281][282] 财务数据 - 2022财年截至8月31日,人工智能教育(AIE)和人工智能宇宙(AIU)收入分别为1220万元人民币(190万美元)和240万元人民币(40万美元),占总收入100%[135] - 2019财年和2020财年,公司分别向清睿教育提供6.687亿元人民币和5120万元人民币的五年期可转换贷款,2020年2月年利率调整为零[125] - 2020财年,公司向清睿教育及其子公司提供总额1.709亿元人民币的12个月贷款,多数贷款年利率为4.35%[125] - 2019年3月,公司与瑞银集团新加坡分行牵头的银团达成1.39亿美元定期贷款协议,4月全额提取,截至年报日期,未偿还余额为1.25亿美元[126] - 2022财年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人工智能教育(AIE)服务和人工智能宇宙(AIU)IAA服务,净收入为2120万美元,其中AIU IAAS服务收入1770万美元,占比83.5%,AIE服务收入350万美元,占比16.5%[175][180] - 2022财年公司成本主要包括AIE和AIU服务交付成本,总成本为185.6万美元,其中AIE服务成本156.6万美元,占比84.4%,AIU IAAS服务成本29万美元,占比15.6%[182][183] - 2021财年公司因“双减”政策影响,对相关长期资产计提44亿元人民币减值损失[186] - 2022财年公司无销售和营销费用,因将传统教育业务归类为已终止经营[183] - 2022财年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主要包括总部员工薪酬、租赁成本和办公费用等,且绝对金额较之前减少,因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开始业务重组[184][187] - 2020 - 2022年总运营费用分别为163.1819万元(47.5%)、619.2118万元(180.9%)、36.8116万元(53,435美元,2520.5%)[190] - 2022财年,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教育(AIE)和人工智能宇宙(AIU)IAAS服务产生收入,AIE服务收入12,194,AIU服务收入2,411,总计14,605[196][197]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为经营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16.322亿元,总租赁负债(包括流动和非流动)15.509亿元;2022财年因分类为终止经营无使用权资产[202] - 2021财年,公司确认商誉减值损失10.8亿元(1.666亿美元)[211] - 2020 - 2022年,公司分别记录长期投资减值损失1.616亿元、17亿元和0元(0美元)[217] - 2020 - 2022年公司分别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38亿人民币、4290万人民币和0 [240] - 2020 - 2022年公司净收入分别为34.39亿人民币、34.23亿人民币和1460.5万人民币(212万美元)[242] - 2020 - 2022年公司总成本分别为21.70亿人民币、20.94亿人民币和1278.7万人民币(185.6万美元)[242] - 2020 - 2022年公司总毛利分别为12.69亿人民币、13.30亿人民币和181.8万人民币(26.4万美元)[242] - 2020 - 2022年公司经营亏损分别为3626.77万人民币、4.86亿人民币和3.66亿人民币(5317.1万美元)[242] - 2022财年公司因双减政策暂停课后辅导服务业务,将相关收入归类为终止经营业务,净收入从2021财年的0变为1460.5万人民币(212万美元)[245][247] - 2022财年公司成本从2021财年的0增至1278.7万人民币(185.6万美元),增幅100% [248] - 2022财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1财年的110万人民币(20万美元)降至0,降幅100% [248] - 2022财年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21财年的6250万人民币(960万美元)增至3.68亿人民币(5340万美元),增幅489.1% [249] - 2022财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从2021财年的1.099亿人民币(1690万美元)增至3.627亿人民币(5260万美元),增幅329.4% [250] - 2021财年净收入维持在34亿人民币(5.299亿美元),与2020财年持平;平均月注册人数从2020财年的170,995人降至2021财年的170,854人;总消耗课程单元数维持在2010万个[253] - 2021财年营收成本较2020财年下降3.5%,从22亿人民币降至21亿人民币(3.241亿美元)[254] - 2021财年毛利润较2020财年增长4.8%,从12.7亿人民币增至13.3亿人民币(2.058亿美元)[254] - 2021财年销售和营销费用较2020财年增长13.3%,从8.209亿人民币增至9.301亿人民币(1.44亿美元)[255] - 2021财年一般及行政费用较2020财年增长548.9%,从8.109亿人民币增至53亿人民币(8.145亿美元)[255] - 2020财年运营亏损3.627亿人民币,2021财年运营亏损49亿人民币(7.527亿美元)[256]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存在约4亿人民币(6060万美元)持续经营亏损、约112亿人民币(16亿美元)累计亏损和约51亿人民币(7.465亿美元)营运资金赤字,管理层认为公司可能无法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和债务义务[262] - 2022财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019亿人民币(4180万美元),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7970万人民币(1160万美元),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563亿人民币(2270万美元)[266] - 2020财年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6.488亿元人民币(1.004亿美元),主要源于银行贷款所得增加8.038亿元人民币(1.244亿美元)和可转换优先票据所得增加2.461亿元人民币(3810万美元),部分被7090万元人民币(1100万美元)的股份回购和3.224亿元人民币(499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偿还所抵消[274] - 2020、2021和2022财年资本支出分别为1.932亿元人民币、2050万元人民币和0,2022财年资本支出减少主要因2021年7月“双减”政策致学习中心关闭[275] 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2021年和2022年8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12667人、13497人和13人[150] - 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销售和营销、研究技术中心、一般和行政职能的员工分别为3人、5人和5人[151] 法规政策与税务 - 香港《雇员补偿条例》规定,员工不超200人的公司每次事件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1亿港元[158] - 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条例》规定,雇主和雇员需按雇员相关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159] - 自2018年4月1日起,香港公司应评税利润不超200万港元的税率为8.25%,超过部分税率为16.5%[161] - 香港股票买卖双方需按交易金额或市值较高者的0.1%缴纳印花税,另有5港元固定印花税[162]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当地无所得税、公司税、资本利得税等[188] - 公司全资子公司Meta BVI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当地对其收入或资本利得不征税,向公司支付股息时也无预扣税[189] - 公司香港子公司Meta HK在香港开展的活动需缴纳16.5%的香港利得税,2020 - 2022财年无应评税收入,未计提香港利得税[192] 会计政策 - 2018年9月1日公司采用ASC 606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8] - 2018年9月1日起,公司采用ASC Topic 606确认收入,2020 - 2022财年结果按此准则列报[195] - 2019年9月1日起,公司采用ASU No. 2016 - 02核算租赁,不重述可比期间[200] - 公司采用购买法核算业务合并,按ASC 805处理[206] 股份激励 - 公司采用修订并重述的2015计划授予股份期权等权益激励,首次公开募股完成时确认增量股份支付费用3990万元(620万美元)[218] - 2017年11月至首次公开募股前,公司授予164,865,010份股票期权,部分期权有四年归属期,归属比例有不同安排[219] - 2018年2月,董事会批准修订和重述的2015年计划的常续条款,允许自2018年9月1日起的九个财年每年8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增加2.0%[219] - 2018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授予9,172,674份股票期权,有不同归属条款[220] - 2019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授予141,997,178份股票期权和14,556,320份受限A类普通股,有不同归属条款[221][222] - 2020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授予93,574,240份股票期权和39,821,200份受限A类普通股,有不同归属条款[224] - 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授予120,744,240份股票期权和5,502,840份受限A类普通股,有不同归属条款,2022财年所有未行使员工股票期权被取消[225] - 2017年3月,子公司批准国内员工股份激励计划,2017年5月2日授予120,000份期权,2019年3月31日授予10,000份期权[228][229][230] - 2020年2月1日,公司向上海一米的创始股东授予9,677,288份受限股份,归属条件与在线辅导业务业绩目标相关[232] - 2020 - 2022年,计算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假设中,无风险利率为0.65% - 1.92%,预期波动率和次优行使因子各年有不同范围[227] - 2019 - 2022年,修订和重述的2015年计划下股票期权活动有授予、没收、行使、取消等情况,数量和加权平均价格等有变化[237] - 修订并重述的2015计划规定可发行的A类普通股最高总数为3.36642439亿股,自2018年9月1日起的九个财年每年增加前一历年8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2.0%,截至报告日期,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总数为7.27674893亿股,已授予并流通的购买A类普通股的期权为5.8184444亿股[294] - 截至报告日期,因2021年“双减”政策影响,所有未归属的未行使期权已取消[300] - 截至报告日期,其他员工(包括部分前员工)持有购买公司3.43088045亿股A类普通股的未行使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0.0003 - 0.2225美元[301] -
Meta Data (AIU) - 2022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