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的控股公司,主要通过中国境内的可变利益实体开展业务[21] - 公司唯一的业务和行业板块是高科技和先进信息系统(TAIS)[70] - 公司所有客户均在中国,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和三个月的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71] - 公司普通股面值0.001美元,授权股数3.75亿股,已发行和流通股数分别为2424.41万股和2147.41万股[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187.3723万美元,较之前的389.5117万美元有显著增长[7][8] - 当期总负债为680.2163万美元,之前为381.7406万美元[7] - 公司股东权益为507.156万美元,之前为7.7711万美元[7] - 公司流动负债为657.31万美元,非流动负债为22.90万美元,总负债为680.22万美元[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VIE总资产分别为7282492美元和1304804美元,总负债分别为5887516美元和2633015美元[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财产和设备总值分别为249,393美元和309,408美元;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折旧分别为86,341美元和66,022美元;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折旧分别为46,088美元和29,801美元[93][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总值分别为1,195,303美元和1,092,147美元;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摊销分别为147,204美元和2,217美元;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摊销分别为95,435美元和0美元[95][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预付费用和其他流动资产总值分别为1,297,321美元和468,615美元[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金融机构持有的人民币现金分别相当于1,969,552美元和32,687美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美国金融机构持有现金264,808美元,在香港金融机构持有现金6,348美元[79][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美国实体用于所得税目的的净经营亏损结转额分别为157万美元和94万美元[1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来自香港控股公司、中国子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的净经营亏损分别约为1228万美元和904万美元,将于2021 - 2025年到期[1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公司净递延税资产总额分别为314.1504万美元和211.7382万美元,扣除估值备抵后净额均为0 [1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962056美元,租赁负债 - 流动为688520美元,租赁负债 - 非流动为229024美元,加权平均剩余租赁期限为1.23年,加权平均折现率为5.00% [140] 经营业绩 - 六个月内(2021年)公司营收为965.0609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13.5239万美元[10] - 六个月内(2021年)公司净亏损为311.8527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183.086万美元[10] - 三个月内(2021年)公司营收为897.9479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12.6184万美元[10] - 三个月内(2021年)公司净亏损为167.7293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96.4037万美元[10] - 2021年六个月内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为0.13美元,2020年为0.09美元[10] - 2021年三个月内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为0.07美元,2020年为0.05美元[10] - 计算基本和摊薄后每股亏损所用的加权平均股数,2021年六个月为2363.793万股,2020年为2108.8837万股[10] - 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普通股数量从21,474,138股增至24,244,130股[12] - 202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累计亏损从12,061,858美元增至15,180,385美元[12] - 2021年净亏损1,677,293美元,外币折算收益74,689美元[12]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公司净亏损分别约为311万美元和183万美元;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净亏损分别约为168万美元和96万美元[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约1518万美元,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负现金流分别约为382万美元和185万美元[24]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VIE收入分别为9442974美元和135239美元,毛利润分别为1462485美元和78226美元,净亏损分别为786427美元和1096259美元[41]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VIE收入分别为8771844美元和126504美元,毛利润分别为1406477美元和73613美元,净亏损分别为564944美元和83762美元[43]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和三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961万美元和895万美元,主要来自5G消息服务[68]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和三个月,5G消息服务相关成本分别为932万美元和871万美元[68]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和三个月,智慧城市项目收入为34,100美元,相关成本为19,500美元[68] - 六个月内,公司毛利润为30.99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7.82万美元[10] - 六个月内,公司运营亏损为341.49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185.70万美元[10] - 公司六个月内的综合亏损归属于公司部分为304.85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171.83万美元[10] 现金流情况 - 2021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3,824,622美元,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84,124美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为6,237,354美元[18] - 2021年现金期末余额为2,240,708美元[18] - 2021年现金期末余额为2,240,708美元,较期初增加2,191,032美元[18] 知识产权情况 - 可变利益实体Shuhai Beijing及其子公司拥有9项专利和47项软件著作权,12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核中[22] 新冠疫情影响 - 公司认为新冠疫情对2022财年剩余时间的运营无重大影响,且资产无减值预期,财务资源足以应对相关挑战[23] VIE协议相关 - 公司通过一系列VIE协议控制并合并北京数海及其子公司财务报表,截至报告日无股息分配,合并情况无变化[28][31][38] 资金筹集与支持 - 若有需要,公司管理层可通过私募、公募或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大股东表示有意愿和能力提供财务支持[26] - 基于现金流预测和营运资金需求,公司管理层认为未来可继续经营,至少未来12个月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运营需求[26] 或有事项与库存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公司无或有事项[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滞销和过时库存(主要是智能学生证)备抵分别为59,970美元和59,187美元[49] 租赁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办公室和高级管理人员宿舍的经营租赁使用权资产净额为962,056美元,总经营租赁负债为917,544美元[64] - 北京办公室运营租赁月租金为29250美元,需缴纳96000美元保证金,有六个月租金减免[135] - 深圳办公室租赁首年月租金为29651美元,从第二年起每年租金增长3% [136]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和三个月,运营租赁费用分别为435762美元和216933美元[138] 税率调节与估值备抵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美国法定税率与公司有效税率调节表中,估值备抵分别为25.8%和21.0%[130]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美国法定税率与公司有效税率调节表中,估值备抵分别为25.3%和22.7%[131] 合同与投资情况 - 2019年5月28日公司与SDT签订软件开发协议,金额120万美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支付100万美元,其中40万美元记为研发费用,60万美元记为无形资产;2021年4月23日因软件功能问题终止协议,后达成免费修复协议,报告日软件已完成并正常运行[99] - 公司与HW签订技术开发服务协议,总费用120万美元,已支付90万美元,因部分功能不满足需求取消协议,无需支付剩余30万美元[100] - 公司与和勤合作,为其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141万美元)借款,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收和勤368万元人民币(57.7191万美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03][10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舒海南京对两家南京高科技公司分别投资20万元人民币(3.1万美元)和20万元人民币(3.1万美元),分别占股6.21%和3%[105] 股份发行与融资 - 2020年10月,公司与Triton签订普通股购买协议,发行52万股,融资93.1万美元[113][115] - 2021年7月,公司向机构投资者出售243.6904万股普通股和109.6608万份认股权证,总收益约848.0426万美元,净收益约764万美元[116][118][120] - 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向两名独立董事发行10714股普通股,记录1.95万美元股票补偿费用[122] - 2021年7月1日起,公司每月向CEO和一名董事会成员分别授予1.5万股和1万股普通股,2021年下半年记录27.525万美元股票补偿费用[123] - 2021年12月30日,公司向CEO和一名董事会成员发行16.7112万股普通股,以代替25.9023万美元应付工资[1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认股权证总数为131.9953万份,平均行使价格为4.55美元,加权平均剩余合同期限为2.13年[121] - 2021年为股权融资发行普通股2,436,904股,所得款项7,681,796美元[12] - 2021年为支付高管应计工资发行股份167,112股,对应金额259,023美元[12] - 2021年7月20日,公司以每股3.48美元的价格出售2436904股普通股,扣除发行成本后净收益约764万美元[24] 收入确认与相关项目 - 公司收入来自产品销售和5G消息服务合同,在交付服务和产品时确认收入[67] - 公司将客户或销售代理预付的产品款项记为预收收入,主要是销售机构对5G产品的存款或预付款[59] - 递延收入主要是当地政府根据“2020哈尔滨雏鹰计划”对迅瑞开发智能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60] 会计准则采用情况 - 公司于2021年7月1日采用ASU 2020 - 06,对合并财务报表列报或披露无影响;预计采用ASU 2021 - 04对合并财务报表列报或披露无影响[88][90] 非控股股东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张迅、张奇和舒海南京非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0.19%、1%和1%;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公司非控股股东亏损分别为258,281美元和36,555美元;2021年和2020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亏损分别为146,181美元和36,555美元[78] 汇率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期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3757、6.5249和6.4601;报告期平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4323、6.7729和6.6273[84] 未来业务合同 - 2022年1月,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签署了111万美元的协议,提供5G消息相关技术服务,合同期一年[142] 研发费用情况 - 研发费用在发生当期计入费用,主要包括材料成本、研发部门工资和第三方费用[76] 资产减值情况 - 截至资产负债表日,未识别出无形资产减值[5
Datasea(DTSS) - 2022 Q2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