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IMI Medical(BIMI)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BIMI MedicalBIMI Medical(US:BIMI)2022-04-15 00:00

公司名称变更 - 2007年3月15日,公司名称变更为NF Energy Sav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 [10] - 2009年8月24日,公司名称变更为NF Energy Saving Corporation [10] - 2019年12月16日,公司名称变更为BOQI International Medical Inc [10] - 2021年6月21日,公司名称变更为BIMI International Medical Inc [1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19年1月,Mr. Yongquan Bi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和总裁[12] - 2019年10月,Mr. Tiewei Song接任首席执行官和总裁[12] - 2019年10月,Yongquan Bi辞职,Tiewei Song接任,2021年12月14日,Yongquan Bi辞去董事和董事长职务[12] 公司收购与出售交易 - 2019年10月14日,公司以4000万元人民币和30万股普通股收购博奇正基,现金对价根据其2020年业绩调整,2021年支付[14] - 2020年12月11日,公司与卖家确认博奇正基未达业绩目标,卖家无法获得4000万元人民币或其他额外付款,同日以170万美元出售其全部股权,现金于12月18日收到,2月2日正式确认交易完成[15][16] - 2020年2月1日,公司以1亿元人民币收购冠赞,包括发行19万股普通股和支付8000万元人民币现金,现金对价根据2020和2021年业绩调整,3月18日完成收购[18] - 2020年11月30日,公司发行20万股普通股,价值300万美元,作为冠赞收购的2000万元人民币或有现金对价的预付款,2021年8月27日,发行92万股普通股支付剩余款项[20] - 2020年12月9日,公司以1亿元人民币收购国医堂,包括发行40万股普通股和支付6000万元人民币现金,2021年2月2日完成收购,6000万元人民币现金于2020年12月支付,4000万元人民币根据2021和2022年业绩调整,2021年业绩未达标,卖家无法获得或有付款[21] - 2020年12月15日,公司以1.2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山医院,包括发行40万股普通股和支付8000万元人民币现金,2021年2月5日完成收购,4000万元人民币现金于2020年12月支付,2月12日发行40万股普通股,4000万元人民币根据2021和2022年业绩调整,2022年2月1日协议降价,卖家返还4000万元人民币现金和20万股普通股[23][24] - 2021年4月9日,公司以1.62亿元人民币收购强盛、欧亚和民康医院,包括发行80万股普通股和支付8400万元人民币现金,5月6日完成收购,80万股普通股已发行,2000万元人民币现金于12月1日支付,6400万元人民币根据2021和2022年业绩调整,卖家可选择股票或现金支付[24] - 2021年9月10日,公司以1161.75万美元收购卓达医药,全部以普通股支付,收购时发行44万股普通股,价值660万美元,剩余501.75万美元根据2022和2023年业绩调整[25] - 2021年12月20日,公司以1675万美元收购玛丽医院,预计2022年4月完成,收购时支付280万美元现金和60万股普通股,价值900万美元,剩余495万美元根据2022和2023年业绩调整,若2022年净利润达标可提前支付,卖家将无法获得额外付款[28][29] - 2020年6月23日,公司完成出售NF Group的交易,收到1000万美元现金[13] 反向股票分割 - 2022年2月3日,公司进行了五股合一的反向股票分割[11] 公司战略 - 公司战略是围绕线上和线下医疗产品及服务构建综合医疗生态系统,通过有机增长和收购扩张[17] 业务板块变化 - 2021年公司有四个业务板块,分别是药品批发、医疗器械批发、医疗服务和零售药店,2020年有三个业务板块,分别是药品批发、医疗器械批发和零售药店[30] 各业务板块收入数据 - 2021年和2020年医疗设备收入分别为344.5107万美元和305.9462万美元,2021年前十大批发医疗设备客户占批发医疗设备收入的72.68%,两家客户占比超10%[37] - 2021年前十大批发药品客户占批发药品收入的80.82%,三家客户占比超10%[39] - 2021年和2020年零售药房收入分别为31.6647万美元和8.4087万美元[44] 各业务板块供应商情况 - 2021年,两家供应商占批发医疗设备采购额超10%,四家供应商占批发药品采购额超10%[51] 收购医院情况 - 2021年2月,公司收购重庆国医堂,有50张病床和98名员工;收购东南地区中山医院,有160张病床和95名员工[40] - 2021年5月,公司收购南方强胜医院(20张病床、63名员工)、北方欧亚医院(12张病床、52名员工)和西南民康医院(126张病床、116名员工)[41] - 2021年12月20日,公司签订协议收购蚌埠玛丽医院(199张病床、148名员工),预计2022年4月完成收购[41] 市场环境数据 - 2020年中国人均药品消费支出为1843元人民币(约283美元),扣除通胀因素后,自2013年以来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翻倍[42] - 自2019年以来,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增加6.45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率超60%[42] 研发团队情况 - 公司研发团队有10人,目前专注于为医疗服务平台开发移动应用程序[57] 法定盈余储备基金 - 公司合并的中国实体每年需将至少10%的税后利润存入法定盈余公积金,直至累计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66] 税收政策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适用25%的税率,2008年1月1日后中国子公司向非居民企业外国投资者支付股息可能需缴纳10%的预提税[67] 公司运营资格证书 - 公司所有药店均已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管理质量管理证书、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记录,这些资格需每年更新[70] - 药品经销商的分销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需在到期前6个月申请续期;食品流通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需在到期前30天申请续期[72][73] - GSP证书通常有效期为5年,公司需在获得药品分销许可证后30天内申请GSP认证[74] 医保政策 - 国家和省级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分为2个层级,A级药品一般全额报销,B级药品需自付一定比例[77] -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每2年确定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层级及是否移除[78] 药品广告政策 - 药品广告需经省级食品药品管理部门批准,批准有效期为1年[81] 医疗机构管理法规 - 2021年1月完成收购国医堂后公司受医疗机构管理法规约束,医疗机构执业证书需定期审查,综合医院等床位超100张的验证期为3年,其他为1年[82][83] 公司运营季节性影响 - 公司管理层认为目前运营不受季节性影响[86]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共有524名全职员工[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216名员工在医院工作,其中62人从事信息技术工作[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16名员工在零售药店工作[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50名员工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分销工作[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售药店、医疗器械批发、药品批发、医疗服务和其他岗位的员工数量分别为30、49、72、360和13人[89]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影响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可能导致公司证券交易被禁止和摘牌[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