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3092106美元和3755677美元[6] - 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1164305美元和671130美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润分别为150197美元和63595美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运营亏损分别为1456644美元和1573891美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337323美元和1441234美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综合亏损分别为1324985美元和1445931美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分别为0.05美元和0.06美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2年7月1日,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245170美元和2453905美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2年7月1日,公司非控股权益分别为 - 954587美元和 - 854273美元[11] - 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用于计算基本和摊薄后每股亏损的加权平均股数分别为24324633股和23355993股[9] - 202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约134万美元,2021年同期约为144万美元[27]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负现金流分别约为75万美元和140万美元[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VIE现金为81,186美元,6月30日为135,734美元[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VIE应收账款为155,280美元,6月30日为259,410美元[41] - 2022年第三季度VIE营收为1,164,305美元,2021年同期为671,130美元[41] - 2022年第三季度VIE毛利润为150,198美元,2021年同期为56,008美元[41] - 2022年第三季度VIE净亏损为757,146美元,2021年同期为870,189美元[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存货呆滞和陈旧备抵分别为53,854美元和56,971美元[47]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非控股股东的损失分别为96,624美元和112,100美元[7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公司人民币现金的美元等价物分别为84,929美元和153,607美元[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美国金融机构的现金为2,436美元,在香港金融机构的现金余额为5,709美元[78] - 2022年9月30日、2021年9月30日、2022年6月30日的期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分别为7.0998、6.4854、6.7114 [83] - 2022年、2021年报告期平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8287、6.4707 [83]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基本和摊薄后每股亏损相同,2022年和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分别有1,319,953份认股权证为反摊薄[84] - 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公司财产和设备总值分别为138,642美元和187,831美元,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折旧分别为40,861美元和40,253美元[92] - 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无形资产总值分别为1,612,945美元和1,741,791美元,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摊销分别为148,903美元和51,769美元[93][95] - 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预付费用和其他流动资产总值分别为483,977美元和575,312美元[97] - 2020年国中时代向和勤提供总计1000万元人民币(141万美元)借款,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和勤未还款,公司分别计提坏账准备518,324美元和548,321美元[99][100] - 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应计费用和其他应付款总计分别为1,111,513美元和994,884美元[10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公司未偿还贷款余额分别为866,644美元和81,950美元[105] - 公司CEO和总裁分别与公司签订哈尔滨公寓租赁协议,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租金费用分别为0美元和2,898美元,租赁于2022年4月30日到期[10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公司应付关联方款项分别为68902美元和102331美元[1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美国实体净运营亏损结转分别为218万美元和219万美元,香港控股公司、中国子公司和VIEs约有1391万美元净运营亏损在2021 - 2025年到期[124][126] - 2022年和2021年三个月,公司有效税率受美国联邦法定税率、税率差异、中国税收优惠和估值备抵等因素影响[1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公司净递延税资产均为0,因全额计提估值备抵[130]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公司分别记录向独立董事的股票补偿费用4500美元和6000美元[117] - 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公司记录向CEO和一名董事会成员的股票补偿费用111750美元[118]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16.4305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67.113万美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为133.7323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44.1234万美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为9.3074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6.4217万美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15.528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5.941万美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19.4885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1.1353万美元[6]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租赁费用为20.3111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21.8829万美元[13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净额为30.5146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52.2273万美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经营租赁负债为32.0826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45.7949万美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为29.0583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59.9632万美元[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加权平均剩余租赁期限为0.48年,加权平均折现率为5.00%[13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普通股数量为24,324,633股,累计亏损为19,920,889美元[11] - 202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337,323美元[11] - 2022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752,697美元,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102,845美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为790,302美元[13] - 2022年现金期末余额为93,074美元[13]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分别约为134万美元和144万美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计亏损约1992万美元[27]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负现金流分别约为75万美元和140万美元[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可变利益实体(VIE)现金为81,186美元,6月30日为135,734美元;应收账款为155,280美元,6月30日为259,410美元等[41]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VIE收入分别为1,164,305美元和671,130美元,毛利润分别为150,198美元和56,008美元,净亏损分别为757,146美元和870,189美元[41] 公司股权与子公司情况 - 2015年10月29日换股后,刘智欣和其父傅柳约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82% [18] - 2019年12月3日成立南京数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数海北京持股99% [19] - 2020年1月,公司从管理层处无偿获得三家实体的所有权[21] - 2020年11月19日,国豪世纪成立持股51%的子公司杭州数海张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于5G消息技术研发[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财年,公司新成立两家子公司[3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张讯30.19%、张奇1%、舒海南京1%、深圳声学MP1%、舒海深圳声学30.1%、国中时代0.091%、国中浩泽0.091%由非控股股东持有[76] - 2015年10月29日反向合并后,股东刘智欣和其父傅刘约持有公司82%的流通普通股[18] - 2019年10月16日,舒海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讯瑞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和销售智能安全系统产品[18] - 2019年12月3日,舒海北京成立合资企业南京舒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99%股权[19] - 2020年1月,公司从管理层处无偿获得三个实体的所有权[21] - 2020年11月19日,国豪世纪成立持股51%的子公司杭州舒海张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于5G消息技术研发[23] - 2022年3月4日,舒海北京成立北京易瑞和北京易赢商业管理发展中心,均持有99%股权[2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包含公司及其100%控股子公司、VIE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新成立两家子公司[30] - 天津信息通过VIE协议被视为数海间接子公司,数海将VIE及其子公司经营结果纳入合并财务报表[33] 公司经营相关情况 - 公司认为自2022年2月以来的新冠变种病例增加不会对运营产生重大影响,财务资源足以应对挑战[25] - 公司历史经营结果显示持续亏损,对能否持续经营存重大疑虑,但管理层认为未来可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运营[27][28] - 若有必要,管理层可能通过私募或公开发行、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业务[28]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104万美元主要来自5G消息服务,12.4544万美元来自智能公共广播项目[65] - 公司所有客户均在中国,2022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的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所有可识别资产也位于中国[68] - 公司认为新冠疫情新病例不会对其运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预计其资产会减值,财务资源足以应对相关挑战[25] - 公司历史经营结果显示持续经营亏损,对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但管理层认为公司未来能持续经营,未来12个月有足够营运资金[27][28] - 若有必要,管理层会通过私募或公开发行、向银行或其他方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研发等业务[28] 资产相关情况 - 无形资产包括许可证、证书、专利等技术,按三年使用寿命摊销[49] - 家具和固定装置折旧年限为3 - 5年,办公设备为3 - 5年,车辆为5年,租赁改良为3年[5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公司无或有事项[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经营租赁净使用权资产为305,146美元,总经营租赁负债为320,826美元[6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6月30日,公司未识别出任何需按公允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定期列报的资产或负债[53]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未确认长期资产减值损失[55] - 公司无形资产包括许可证、证书、专利等技术,按三年使用寿命摊销[49] - 公司长期资产在出现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2022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未确认长期资产减值损失[54][55] - 公司存货主要包括智能测温人脸识别终端和身份信息识别产品,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47] 会计政策与协议相关 - 公司于2021年7月1日采用ASU 2020 - 06,对公司现金流量表列报或披露无影响;预计采用ASU 2021 - 04对公司现金流量表列报或披露无影响[87][89] - 2021年7月20日,公司向机构投资者出售2436904股普通股,每股3.48美元,同时出售认股权证可购买1096608股普通股,总收益约8480426美元,净收益约7640000美元[111][112][115] - 2022年3月17日,董事会
Datasea(DTSS)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