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Q3 - 季度财报
港银控股港银控股(HK:08162)2023-11-13 21:55

财务数据 - 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7790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090千港元[8][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金属收入为37552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25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238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83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6388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35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金属收入为36295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914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收入为92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59千港元[8]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实现收入约37.79亿港元,2022年同期税前亏损约2268万港元[28]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金属业务收入约37.5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62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23079% [29] - 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收入约为238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约53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349% [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入约37.79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150万港元增加约17471%[93] 财务数据 - 盈利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43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2676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19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446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5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2676千港元[9][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446千港元[9][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9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31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13千港元[10]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不包括非经营性相关费用,录得归属集团拥有人的净利润约100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录得归属集团拥有人的净利润,不包括非经营性相关费用的净利润约155万港元[28]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溢利为 - 54.4万港元(2022年: - 2163.6万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亏损约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270万港元减少约97.6%[93] 财务数据 - 成本与费用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借贷利息开支为496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06千港元,财务成本总计70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三个月借贷利息开支为24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65千港元,财务成本总计309千港元[20] 财务数据 -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2023年前三季度集团产生税项亏损,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21] - 内地附属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所得税率为25% [22] 财务数据 - 权益与股本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期内亏损544千港元,全面亏损193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注资38千港元,期末总权益为21375千港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收益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29404亿股[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执行董事张思源透过其全资拥有公司持有1.9298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23.27%[10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概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股份中拥有已记录或另行知会的淡仓[10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829,404,000股[108] - FIAS (HONG KONG) CO., LIMITED持有192,980,000股普通股,持股约23.27%;韩博持有76,000,000股,持股约9.16%;张博持有45,000,000股,持股约5.43%;潘均浩持有46,000,000股,持股约5.55%[108] 财务数据 - 其他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于2023年11月13日获董事会授权刊发[14] - 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编制,会计政策与2022年年度报表基本相同[15][18] - 财务报表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9]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整体业务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贸易及供应链业务、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和放债服务[13]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金属贸易及供应链业务、教育管理服务和放债服务[27]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金属业务 - 公司金属业务经营范围为大宗金属商品贸易,主要产品含伦敦金属交易所交割产品、标准金属、金属件及大宗散货[3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万向集团旗下万新有限公司、新加坡兴隆有限公司、山东能源旗下兖煤国际等[34][36][38] - 云南通海林海标件有限公司运营近20年,下游客户为云南交通基建和国资制造企业[44] - 成都中環福霖商貿有限公司运营超20年,下游终端客户超1000家[45][46] - 四川省簡陽三和標準件有限公司运营超20年,下游客户为四川交通基建和制造企业[47] - 2023年10月公司新增客户卓爾國際貿易(新加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卓爾智聯为中国500强企业且在港交所上市[48][49] - 公司拓展国际、国内供应商及客户资源,加强行业竞争力[32] - 公司通过市场研究优化资源匹配,满足客户多层次金属产品需求[32] - 公司坚持合规内控一体化建设,强化风险管控[32] - 公司主要客户所属集团包括大型综合企业、国际企业、国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34][36][38] - 截至2023年三季度,公司预期金属业务将受益于内地经济恢复,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51] - 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金属贸易业务利润率下降,公司主要经营价格透明、风险可控的金属商品[52]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 - 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为成都各类教育机构提供全面教育管理和咨询服务,专注于艺术、体育及人文素质教育[57] - 公司协助幼儿园客户拉长幼教生源覆盖年龄段,新增0 - 3岁幼托服务,实现0 - 6岁全覆盖[58] - 公司跟踪6 - 12岁儿童兴趣发展,推荐至艺术、体育及人文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形成稳定生源[61] - 公司配合推荐培训机构优秀教师到义务教育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和稳定生源[63] - 公司为人文素质教育客户引入自身及外部学生群体,合作建设素质教育项目拓宽市场渠道和增加生源[65] - 公司通过数据库帮客户识别、推荐和招募教师,确保师资稳定性和充足性[67] - 公司为客户开办教师培训、讲座,建立师资生源数据库,维护客户及师资证照资格[68] - 公司协助客户分析设计课程,拓宽课程种类和内容,提供教育教材及图书推荐[69] - 公司协助客户完成营运牌照和师资证照的年审和资格审查,确保合规性[71] - 公司帮客户进行市场调研,包括政策、课程趋势、人口分布和潜在客户大数据等[73] - 公司协助客户制定招生策略和宣传,举办校园开放日和教育展览会等[74] - 公司配合客户开展市场宣传和营销活动,举办开放日、展览会,推荐参加教育交流会[76] - 公司为教育教材及图书经销商引入新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出入货管理系统[78]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为成都4家艺体教育培训机构、2所幼儿园、1家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和1家教育教材和图书经销商提供服务[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艺体类教培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同期约9%升至2023年三季度约42%[8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人文素质及自然体验类教育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同期约29%升至2023年三季度约49%[80] - 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发展方向是向人文素质教育和艺体教育类机构提供服务,符合内地现行教育政策[8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成都有645所中学、642所小学和2773所幼儿园,各层次学生人数中学约69万、小学约112万、幼儿园约65万[87] - 公司成功打入成都市场,为8家教育相关机构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将专注成都市场和现有客户巩固品牌[89] 业务范围与经营情况 - 放债服务业务 - 截至2023年三季度,放债服务信贷风险仍处高位,公司严格遵守审慎信贷评估及审阅政策[91] - 因不确定经济状况,放债业务本期未录得收入(2022年同期:无)[91]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等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9.5%,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8.4%[9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概无抵押任何资产作为担保,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9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并无有关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9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并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事项[10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资本承担,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1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待决或针对集团成员公司的重大诉讼或申索,且自该日以来并无重大变动[103] 购股期权情况 - 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截至2023年9月30日,雇员和其他参与者未行使的购股期权及相关股份数分别为160,000和120,000,总计280,000[111] - 2015年授予的股本结算购股期权公平值为每份0.319港元,合共约520,000港元[111] - 授予购股期权时股价和行使价均为0.78港元,波幅45.90%,无风险利率1.09%,股息收益率0%,购股期权预期年期5年[111] - 集团在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就公司授出的购股期权未确认雇员成本[117] 证券交易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无董事、管理层、股东等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有利益冲突的业务[1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2023年6月21日前主席和行政总裁由王文东先生一人担任外,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20][121] - 2023年6月21日,王文東辞任董事会主席,仍担任行政总裁,张思源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22]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遵守该守则[12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自2019年1月2日起修订及采纳符合守则条文的书面职权范围[126]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本季度报告[128][129] 人员变动情况 - 2023年9月12日,冯志坚退任生兴控股(国际)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30] 股票交易情况 - 应公司要求,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16日上午9时起暂停交易,将适时公告复牌进展[13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股息(2022年同期: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