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1.1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0.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430万港元(2022年:370万港元)[4] - 公司每股盈利约5.34港仙(2022年:4.60港仙)[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651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310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52.6万港元,较3月31日的575.2万港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2784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14275亿港元有所增加[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8356.7万港元,较3月31日的7940.3万港元有所增加[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4200.3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772.8万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967.5万港元,2022年为现金流出净额257.2万港元[1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51.8万港元,2022年为减少净额149.8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整体收益约1.1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0.3%,其中装修项目收益约6770万港元,减少约34.5%,翻新项目收益约4930万港元,增加约270.7%[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直接成本约98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4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分别约为1820万港元及1620万港元,期内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2.3%[4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分别约为1230万港元及1310万港元,减少约6.1%[4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约为430万港元及370万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期内毛利大幅增加[46] - 期内公司已提交投标约9.25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11.205亿港元),获授1个项目约2870万港元(2021年同期获授5个项目约1.825亿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1.7596亿港元,较3月31日的3.3953亿港元减少;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1.4131亿港元,较3月31日的3.0507亿港元减少[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付账款8734万港元,较3月31日的8282万港元增加;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3.6589亿港元,较3月31日的3.5367亿港元增加[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分别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16.5万港元及427.5万港元,以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000万股计算;2022年同期分别根据溢利约239.3万港元及367.6万港元,以及加权平均数8000万股计算[30] - 由于集团在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三个月有足够的税项亏损结转抵销应课税溢利,故并无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28] - 2023年9月30日,未确认合约收益约为2.663亿港元,主要来自香港及中国开发商的装修项目[4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拥有流动资产净额约392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490万港元有所增加;资产净额约420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780万港元有所增加;银行结余及现金约98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620万港元有所增加;已抵押银行存款约9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590万港元有所减少[50] - 2023年9月30日,若干现金存款约90万港元已抵押以获取一般银行融资,3月31日为约590万港元[5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5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装修项目收益25,983千港元,翻新项目收益39,139千港元,总计65,12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5,410千港元、7,690千港元、63,100千港元[17][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装修项目收益67,690千港元,翻新项目收益49,339千港元,总计117,029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03,374千港元、13,324千港元、116,698千港元[17][21] - 客户1在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装修项目收益9,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644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为17,4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270千港元[24] - 客户4在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装修项目收益11,9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19千港元;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为40,8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24千港元[24] 收益、溢利及利息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3,1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3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4,2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76千港元[21][22]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利息收入5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7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25]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政府补助1,080千港元,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助1,080千港元;2023年对应期间无[25]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借款利息82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17千港元,总计83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02千港元、34千港元、336千港元[26]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借款利息1,285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47千港元,总计1,33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69千港元、71千港元、540千港元[26] 公司人员及股权相关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聘用41名雇员[5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陈少忠持有1180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4.75%;张海威-购股权持有80万股,占1.00%;张晓东-购股权持有80万股,占1.00%[61] 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采纳购股计划,根据该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行使购股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2021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800万股[70] - 截至2023/2024中期报告日期,因800万股已在2022年8月15日授予参与者,无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70] - 购股计划中每位参与者最高配额为12个月内获行使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当时已发行股份1%,向特定人士授出购股权致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占比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时须经股东批准[72] - 购股计划有效期从2019年9月30日至2029年9月29日[74] - 参与者可在授出购股要约28日内接纳[75] - 接纳购股时应付1港元象征式代价[77] - 2022年8月15日授出800万份购股权,授予执行董事陈少忠和张晓东购股权公平值各为191,789港元,授予其他雇员类别的购股权公平值为975,382港元[8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总数为1000万份[84]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目前未委任行政总裁,主席陈少忠履行部分行政总裁职能,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91]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杨震宇任主席,成员包括黎颖丝和余韵琪[92]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包括确保财务报表真实、评估财务状况、检讨财务监控等[94]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惯例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4] - 报告日期为2023年11月14日[95] - 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陈少忠、张晓东、张海威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振宇、黎颖丝、余韵琪[95] - 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96]
艾硕控股(08341)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