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附属公司收入约为1.55868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79842亿港元[5] - 报告期内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837.8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47.3万港元[6][7] - 报告期内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1.98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0.05港仙[8] - 董事会建议不就报告期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9] - 公司报告期总收入约为1.5586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79842亿港元减少约2397.4万港元或13.3%[20] - 公司报告期毛利约为4117.5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为26.4%,2022年同期毛利约为2600.4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4.5%[26] - 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约为94.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69.4万港元减少约475.2万港元[33] - 公司报告期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1705.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99.8万港元减少约31.8%[35] - 报告期融资成本约为458.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38.6万港元有所减少[37] - 报告期税项开支约为209.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9.9万港元有所增加[41] -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溢利净额约1837.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约47.3万港元[87] - 溢利增加主要因新投标项目投标价格提高使毛利率增加,及部分拨回先前确认的减值亏损[87] - 计息借贷总额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1.88908亿港元增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1.89268亿港元[114] - 2023年9月30日流动净资产约为1.22594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约2098.3万港元[11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约为2.3631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约209.5万港元[115]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2748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1.16478亿港元[118]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689万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048.5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581.9万港元[120] - 2023年9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40.0%,2023年3月31日约为161.0%[12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96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9.6亿股[127]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29] - 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概无或然负债[1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5.586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842亿港元[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4.117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6004亿港元[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2.506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700万港元[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047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2万港元[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98港仙,2022年同期为0.05港仙[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64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8,257千港元有所下降[1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358,90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35,827千港元有所上升[1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36,31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34,216千港元略有上升[1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22,59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1,611千港元有所增加[1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5,153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7,337千港元有所上升[14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7,816千港元[14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89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953千港元有所下降[14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48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71千港元有所增加[14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81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279千港元有所减少[1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7,489千港元[1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收入总计155,868千港元,毛利总计41,175千港元,溢利总计29,400千港元[17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收入总计179,842千港元,毛利总计26,004千港元,溢利/(亏损)总计9,092千港元[175] - 2023年9月30日,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670,887千港元,期内非流动分部资产添置263千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总计611,663千港元[176] - 2023年3月31日,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640,682千港元,年内非流动分部资产添置3,405千港元,可呈报分部负债总计611,232千港元[1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可呈報分部收入及綜合收入为155,8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9,842千港元;可呈報分部溢利为29,4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092千港元;除稅前綜合溢利为20,4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2千港元[17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可呈報分部資產为670,887千港元,3月31日为640,681千港元;綜合資產總值为374,550千港元,3月31日为354,084千港元;可呈報分部負債为611,663千港元,3月31日为611,232千港元;綜合負債總額为239,397千港元,3月31日为236,747千港元[1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为9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94千港元[1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資成本为4,5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86千港元;員工成本为31,6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526千港元[18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舊中自有物業、廠房及設備为1,2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87千港元;使用權資產为8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37千港元;撥回應收貸款之減值虧損为8,4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3千港元;撥回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之減值虧損为2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千港元;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收益为1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6千港元[18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稅開支为2,0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99千港元[18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190] - 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1837.8万港元和47.3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1.98港仙和0.05港仙[191]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非上市股本投资分别为616.3万港元和856万港元[193]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拨备)分别为2624.2万港元和1746.3万港元[195]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4366.5万港元和4347.2万港元[198]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约36.5万港元和26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一年后收回,其余预期一年内收回[195]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约154.9万港元和98.5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除外,其余预期一年内偿付[198] - 2023年9月30日一个月内贸易应付账款为11,119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63千港元[200] - 2023年9月30日一至两个月贸易应付账款为10,57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273千港元[200] - 2023年9月30日两至三个月贸易应付账款为2,972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5千港元[200] - 2023年9月30日三个月以上贸易应付账款为1,53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433千港元[20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总计26,20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23,414千港元[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地基建筑、土地勘测服务、金融服务及买卖美容及护肤产品[10]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于香港从事地基建筑,承接公营及私营部门项目,收入占总收入约73.8%,2022年同期约为83.4%[11][12][13] - 报告期内公司于香港提供土地勘测服务,承接公营及私营部门项目,收入占总收入约25.9%,2022年同期约为15.7%[14][15] - 地基建筑工程收入约为1.1500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50009亿港元减少约23.3%[20] - 土地勘测服务收入约为404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815万港元增加约43.7%[22] - 金融服务收入约为40.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68.3万港元减少[24] - 地基建筑分部毛利约为2244.3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9.5%,2022年同期毛利约为1564.7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0.4%[28] - 土地勘测服务分部毛利约为1832.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867.4万港元增加约111.3%,毛利率从约30.8%增加至约45.3%[30] - 金融服务毛利约为40.3万港元,毛利率约为100.0%,与2022年同期持平[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建造合约收入为115,0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0,009千港元[1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土地勘测服务收入为40,4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150千港元[1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4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83千港元[161] - 集团按业务线管理业务,有四个可呈报分部:地基建筑、土地勘测服务、金融服务、买卖美容和护肤产品[163][165][166][167][169] - 地基建筑分部向香港客户提供地基建筑工程,土地勘测服务分部向香港客户提供土地勘测服务[165][166] - 集团少于10%的收入、经营溢利/(亏损)及资产来自香港境外业务活动[170] 公司股权及投资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20年9月4日收购松神35%已发行股本,2023年3月27日部分出售后仍持有约19.7% [38] - 报告期无应占联营公司业绩,2022年同期应占亏损约4.2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指松神约19.7%股权,报告期公平值亏损约为239.7万港元[42] - 2016年公司配售1.6亿股新普通股,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34亿港元[8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配售部分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并拟按2023年1月3日公告的经修订建议用途动用[90] - 公司原计划将1.34亿港元用于投资、融资及借贷服务,已用约2080万港元用于
宏基集团控股(01718)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