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临集团控股(01443) - 2024 - 中期财报

财务收益情况 - 公司2024年中期收益约为8.93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6.9%[5] - 公司收益总额从约76460万港元增加16.9%至约89380万港元,主要因香港业务从疫情影响中反弹[13] - 餐馆运营收益从约70590万港元增加18.8%至约83890万港元,其中“富临”“陶源”“概念线”系列品牌收益分别增长22.5%、19.3%、15.5%[13][14] - 销售食品及其他运营项目收益从约3790万港元减少14.8%至约3230万港元[14] - 美食广场运营收益从约2080万港元增加8.7%至约2260万港元,主要因租金收入增加[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93,83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64,560千港元增长16.91%[68] - 2023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2,158千港元,较2022年的9,366千港元下降77%;期内溢利为2,101千港元,较2022年的8,659千港元下降75.78%[68] - 2023年同期其他全面亏损为210千港元,较2022年的1,681千港元有所收窄[71]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16港仙,较2022年的0.67港仙下降76.12%[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2,1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668千港元有所减少[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6,891千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147,993千港元[82]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支出38,618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19,472千港元[82]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61,605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 - 22,120千港元[8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3,332千港元,而2022年为增加106,401千港元[8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为8.7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7.51亿港元[89][91] - 2023年餐馆营运收益为8.39亿港元,2022年为7.06亿港元[89] - 2023年销售食品及其他营运项目收益为3231.5万港元,2022年为3792.8万港元[89] - 2023年美食广场营运收益为605.8万港元,2022年为715.1万港元[89] - 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为8.55亿港元,中国内地为3906.1万港元;2022年香港为7.29亿港元,中国内地为3548万港元[93] - 2023年9月30日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为8.27亿港元,中国内地为2532.4万港元[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00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74.4万港元[9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153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17.3万港元[9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7万港元[99] - 公司拥有人应占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约211.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866.8万港元下降约75.65%[104]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0016港元,每股摊薄盈利为0.0016港元[104][105]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3861.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82.2万港元增长约94.82%[10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8165.1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8110.3万港元增长约0.67%[10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2733.2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07.7万港元增长约146.75%[10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7717.2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366.3万港元增长约21.22%[112]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购买关联方食品金额为0千港元,2022年为4,576千港元[123] - 2023年9月30日与关联方餐馆有关的使用权资产为260,577,000港元,租赁负债为262,627,000港元[1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关联方餐馆使用权资产折旧及减值为52,115,000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3,963,000港元[12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3,570千港元,2022年为3,930千港元[126]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以股份付款为1,690千港元,2022年为568千港元[126]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离职后福利为81千港元,2022年为59千港元[126] 财务指标情况 - 公司2024年中期毛利率约为72.1%,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5个百分点[5] - 公司2024年中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70万港元[5] - 公司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16港仙,2022年同期为0.67港仙[5] - 毛利从约53190万港元增加21.2%至约64450万港元,毛利率从69.6%提升至72.1%,因低毛利率中式餐馆减少、高毛利率“概念线”餐馆增加[18][19] - 雇员成本从约25830万港元增加至约30400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33.8%升至34.0%,因扩张聘请更多前线员工[20]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约4460万港元减少26.9%至约3260万港元,因短期租赁付款减少[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上期约870万港元降至本期约210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3490万港元,未偿还银行借贷约29760万港元,资产总值约12.624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23.6%[27]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08,65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632,389千港元有所增加[73]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7,33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077千港元增长明显[73]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406,22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 - 284,283千港元有所恶化[73]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143,79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45,281千港元略有下降[76]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06亿港元,显示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86]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0万港元,已发行及已缴足股本为1300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无变化[113] - 2023年9月30日代替租金及公用服务按金而提供的银行担保为21,725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6,652千港元有所增加[120] - 2023年9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0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5,945千港元[12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5] - 董事会决定本报告期不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38] - 2023年9月28日,公司批准派付特别股息每股0.3港仙,合共约390万港元,以代替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建议末期股息[101] 业务布局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香港共经营104间餐馆,在内地经营3间餐馆[9] - 公司采取全时区餐饮的品牌策略,增加“概念线”品牌及类别使餐饮业务多元化[9] - 公司完善富临网购平台,推出外卖自取套餐和堂食预订优惠[10] - 公司在“概念线”系列引入多国菜式,打造全时区餐饮生态圈[10] - 公司以“小店模式、集团化管理”为概念引入多国菜式,迎合顾客需求[10] - 未来公司将继续在民生区域寻找合适位置,开设更多超市及美食广场[11] 股权结构情况 - 杨维先生和杨润基先生共同持有9.15375亿股股份,持股约70.41%[44] - 梁兆新先生持有7362.5万股股份,持股约5.66%[44] - 邬锦安先生和杨浩宏先生各持有400万股股份,持股均约0.31%[44] - 杨振年先生、伍毅文先生、黄伟梁先生和陈振邦先生各持有一定股份,持股均约0.10%[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林敏琪女士、楊潤全先生、容玉玲女士、許蓮娜女士均持有9.15375亿股股份,占比70.41%[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賢國際有限公司持有4.52075亿股股份,占比34.78%[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梁少娟女士持有7362.5万股股份,占比5.66%[48] 购股权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權計劃由2014年11月13日生效,有效期10年,可授出购股權相关股份最高数目不超上市日公司已发行股本10%,12个月内可向各合资格参与者发行股份最高数目限公司已发行股份1%[53] - 授予公司董事等相关人员购股權须经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若12个月内授予主要股东等相关人员购股權超公司已发行股份0.1%或总价超500万港元,须经股东大会股东批准[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授出及行使购股權,无发行股份,2023年4月1日及9月30日可供授出购股權总数均为991.25万股[56]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杨维先生等多位董事尚未行使购股權数量未变,如杨维先生等为700万股,鄔錦安先生等为400万股等[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因购股权计划下授出购股权利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7.53%[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2021年8月18日授出的49,052,500份购股权利中,7,275,000份已失效,剩余41,777,500份尚未行使[58] - 2023年3月22日授出15,000,000份购股权利,其中5,000,000份授予杨润良先生,该权利可分三批按33%、33%及34%行使[61] - 公司设有购股计划,根据该计划及其他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相关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上市日已发行股本的10%[114][116] - 任何12个月期间,购股项下可向各合资格参与者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为限[116] - 截至2023年4月1日公司购股权尚未行使数量为105,220,000份,截至9月30日为97,945,000份,期内减少7,275,000份[1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期末可行使购股权数量为27,012,975份[118] - 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2067港元[118] - 雇员2022年部分购股权利在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失效,如2022年购股权利在2023 - 2026年可行使期间失效2,400,750份[118] - 杨维先生截至2023年9月30日不同批次2022年购股权利尚未行使数量分别为2,310,000份、2,310,000份、2,380,000份[118] - 杨润基先生截至2023年9月30日不同批次2022年购股权利尚未行使数量分别为2,310,000份、2,310,000份、2,380,000份[118] - 梁兆新先生截至2023年9月30日不同批次2022年购股权利尚未行使数量分别为2,310,000份、2,310,000份、2,380,000份[118] - 邬锦安先生截至2023年9月30日不同批次2022年购股权利尚未行使数量分别为1,320,000份、1,320,000份、1,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