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 - 公司总收入达203.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9.9百万港元增长191.2%[10] - 太阳能发电建筑项目的采购服务贡献总收入107.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9百万港元增长537.9%[12] - 贸易业务收入达82.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1.7百万港元增长96.6%[13] - 能源管理承包服务收入达5.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9百万港元增长103.4%[16] - 本期间收入为203,556,000港元,同比增长191.2%,主要由于销售贸易产品及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货品采购服务增加[17] - 提供采购服务及其他资讯科技服务收入为107,843,000港元,占总收入的52.9%[17] - 贸易业务收入为81,957,000港元,占总收入的40.3%[17] - 公司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69,908千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203,556千港元,毛利从15,143千港元增至26,679千港元[4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03,5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9,908千港元增长191%[79][83] - 贸易业务收入为81,95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679千港元增长97%[79][83] - 能源管理承包业务收入为5,86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51千港元增长105%[79][83] 成本与开支 - 本期间毛利为26,679,000港元,毛利率为13.1%,较去年同期的21.7%下降8.6个百分点[19] - 本期间行政开支为24,39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3%,主要由于员工及营运开支减少[22] - 本期间财务成本为3,85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76,000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支付其他借款利息增加[24]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3月31日的196名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180名,员工薪酬总额为23,788,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683,000港元有所下降[3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成本为23,78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683千港元下降4%[8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为3,85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76千港元增长144%[87] 利润与亏损 - 本期间溢利为3,49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1,179,000港元,转亏为盈主要由于收入增加及成本节约措施[26] - 本期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966,000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313,000港元,变动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2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实现期内溢利349.8万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亏损1117.9万港元有显著改善[44]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溢利为26,90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957千港元增长69%[7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前综合溢利为5,1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13,482千港元大幅改善[8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3,312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亏损11,706千港元有显著改善[90]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摊薄盈利为2,957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亏损11,706千港元有显著改善[90] 资产与负债 - 本期间银行及现金结余为6,109,000港元,资产总值为604,756,000港元,负债总额为306,138,000港元[27] - 本期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48,281,000港元,全部以人民币计值[2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0.3594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1303亿港元有所下降[4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值为30.116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7.2121亿港元有所增加[4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60.475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59.3424亿港元有所增加[4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29.861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1.0367亿港元有所下降[4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24.787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2.3211亿港元有所增加[4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为5.3284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8910亿港元有所增加[4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0.994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1874亿港元有所下降[49]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非控股股东权益为-1.1325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507亿港元有所改善[4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及现金结余为6,109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6,672千港元略有下降[5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中,银行及其他借款还款为109,190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2,311千港元大幅增加[5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中,存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5,472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7,701千港元有所减少[5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中,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净额为4,298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亏损3,113千港元有显著改善[5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中,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支出为3,245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无此项支出[5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中,可换股债券嵌入式衍生工具之公平值变动为1,346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无此项变动[5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中,预付款减值亏损回拨为546千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无此项回拨[53] - 投资物业位于中国的商业单位公平值为256,07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67,130千港元下降4.1%[66][69] - 可换股债券嵌入认购期权的公平值为7,08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904千港元下降28.5%[66][68] - 可换股债券嵌入换股权的公平值为10,50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4,670千港元下降28.4%[66][70] - 投资物业在2023年9月30日的公平值变动导致损益内确认的溢利总额为4,298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3,113千港元[69] - 可换股债券嵌入认购期权的公平值变动导致损益内确认的亏损总额为2,820千港元[68] - 可换股债券嵌入换股权的公平值变动导致损益内确认的亏损总额为4,166千港元[70] - 位于中国的商业单位采用收益资本化法估值,最终收益率范围为5-7%,复归收益率范围为6-8%[73] - 可换股债券嵌入认购期权的公平值使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确定,预期波幅为96.54%[73] - 可换股债券嵌入换股权的公平值使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确定,预期波幅为96.54%[73] - 公司股份价格的预期波幅每下降/上升5%,将导致集团溢利减少/增加约264,000港元/250,000港元[74]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账款为45,254千港元,相比2023年3月31日的29,110千港元增加了55.5%[9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货品预付款为225,551千港元,相比2023年3月31日的217,987千港元增加了3.5%[9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及租赁应收账款总额为45,713千港元,相比2023年3月31日的30,243千港元增加了51.2%[9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为494,000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501,000港元减少了85.9%[94]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为8,856,000港元,相比2023年3月31日的10,089,000港元减少了12.2%[9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收贷款为10,622千港元,相比2023年3月31日的111,266千港元减少了90.5%[100]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账款中,0至90天的账款为39,053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85.4%[99]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撇销了一笔100,000,000港元的应收贷款,该贷款为无抵押、免息且与一名独立第三方的合作安排有关[10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结余为10,622,000港元,其中已逾期90天或以上的债务为10,622,000港元[103]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银行借款为48,281,000港元,实际利率为4.95%,由公司楼宇、投资物业、使用权资产及全资附属公司公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作抵押[110] - 公司在2023年3月31日的其他借款为113,801,000港元,实际利率为14.4%,由公司楼宇、投资物业、使用权资产及若干贸易应收账作抵押[110]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法定股本为500,000,000港元,其中普通股为4,900,000,000股,优先股为100,000,000股[105]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493,761,000股普通股,金额为48,522,000港元[105] - 公司在2023年2月8日通过供股发行了189,907,953股普通股,每股认购价为0.63港元,总代价为105,294,000港元[106]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银行借款由刘罗秀女士及邹裕文先生无偿担保,刘罗秀女士间接拥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45.63%[110]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应收贷款中,余下10,622,000港元为无抵押、以每月0.3%至0.5%的利率计息[102]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的银行借款由公司楼宇、投资物业、使用权资产及全资附属公司公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作抵押[11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31,767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1,538千港元增长84.2%[112]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97,01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9,299千港元增长231.1%[113] - 0至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为66,566千港元,占总额的68.6%[113] - 2029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27,500,000港元,票息率为每年5%[114] - 2029年可换股债券的未偿付本金额为27,500,000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116] - 2029年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实际利率为9.5%[118] - 2029年可换股债券的衍生工具部分采用二项式定价模型,预期波动率为96.54%[117] - 2029年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在2023年9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21,713千港元[118] - 可换股债券的衍生工具部分在2023年9月30日的公平值为3,420,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766,000港元有所下降[11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抵押总额为270,912,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02,041,000港元减少[12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签约但尚未发生的资本承诺为7,252,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686,000港元有所减少[12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与关联方的贸易应收账款为88,000港元,合約資產为1,871,000港元[123]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吴思远女士持有的购股权数量为522,506份,行使价为1.1644153港元[126] - 公司董事及雇员在本期间内归属了3,003,759份购股权,498,166份购股权因雇员离职而失效[131] - 公司2022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数目为29,308,37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94%[131] - 2022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在2023年4月1日和9月30日分别为16,795,171份和17,293,337份,分别占已发行股份约3.40%和3.50%[131] - 2022年购股权计划的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限为8.93年(2023年3月31日为9.43年)[131] - 公司2022年购股权计划的第一批购股权已于2023年9月2日归属,相关绩效目标已达成[132] - 公司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在2023年期间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支出约1,886,000港元[133] - 公司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在2023年期间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支出约1,359,000港元[141] - 公司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在2023年期间有2,216,500股奖励股份已归属,214,000股因员工离职失效[141] - 公司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在2023年4月1日和9月30日可供发行的奖励股份总数分别为14,654,186股和12,437,68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97%和2.52%[141] - 公司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在2023年4月1日和9月30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分别为5,574,186股和5,788,18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3%和1.17%[141] - 公司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的绩效目标包括收益增长不低于60%、400%、600%及1,000%[139] - 公司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的奖励股份归属条件包括员工在职、无严重违法行为、通过企业文化及价值年度评估并达到个人表现的最低评核分数[139]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493,760,678股股份[145][150] - 东峰环球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5.63%的股份,为最大股东[147] - 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95%的股份[147] - 第一批奖励股份已于2023年9月2日归属,归属前公司股份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0.88港元[142]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股份中的权益占比分别为:吴思远45.63%,史强0.06%,刘倩0.14%,李顺0.06%,李光华0.02%[143] - 公司未建议在2023年中期派付任何股息[149]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并持续加强企业管治标准[15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对公司中期业绩无异议[153] - 公司董事及雇员在证券交易中遵守标准守则[154] 新能源与碳交易 - 公司获准加入香港国际碳市场委员会及Singapore Climate Impact X成为会员,有望开拓新的收入途径[11] - 公司成功抓住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商机,响应中国中央政府的碳高峰和碳中和目标[10] - 公司计划开发适用于新能源行业的投标软件企业版本,并计划开展碳交易经纪业务,以支持收益增长[41] - 公司已完成容量达1.2兆瓦的小型分散式太阳能发电项目,显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扩展努力[41]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了约119.6百万港元,净额为117.1百万港元,主要用于采购服务业务(50%)、贸易业务(10%)、研发(5%)、投资香港办公室物业(20%)及一般营运资金(15%)[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已用于支付采购服务业务及贸易业务的订单约70.3百万港元,研发支出约3.0百万港元,以及供应商付款及营运开支约17.6百万港元[39] 汇率与海外业务 - 公司因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952.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00.7万港元有所减少[44] 投资物业与可换股债券 -
承辉国际(01094)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