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一国际控股(01470) - 2024 - 中期财报

财务业绩 - 回顾期内营业额减少约16.1%至约224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670万港元[17][20] - 回顾期内毛利约为207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280万港元[17][20] - 回顾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0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360万港元[17][20] - 公司收益由约2670万港元减少约430万港元或16.1%至约2240万港元,贸易业务收益增加约10万港元或0.5%,手表业务收益减少约520万港元或85.2%,复合肥制造及销售收益约70万港元[27][31] - 销售成本由约380万港元减少约210万港元或55.3%至约170万港元,主要因手表销售额减少[28][32] - 总体毛利由约2280万港元减少约210万港元或9.2%至约2070万港元,主要因手表业务收益大幅减少[29][33] - 销售及分销成本由约770万港元增加约310万港元或40.3%至约1080万港元,主要因运费成本增加[30][34] - 行政开支由约870万港元增加约340万港元或39.1%至约1210万港元,主要因董事薪酬及行政员工薪金和津贴增加[35][39] - 公司于回顾期间录得税前亏损约140万港元,此前为税前溢利约700万港元,主要因出口业务运费成本和员工成本增加,且国际肥料价格下降[36][40]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2357亿港元,较2022年的2.667亿港元有所下降[108] - 该期间公司除税前亏损140.8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溢利700.1万港元[108]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7.4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364.1万港元[108]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96,996千港元,较4月30日的201,597千港元有所增长[111] - 2023年10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796千港元,流动资产为294,200千港元;4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36千港元,流动资产为201,261千港元[111]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负债总额为285,139千港元,较4月30日的184,744千港元有所增加[113] - 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公司亏损2,674千港元,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汇兑差额为 - 2,322千港元[116]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总权益为11,857千港元,较4月30日的16,853千港元有所减少[111] - 2023年1 - 10月经营所得现金为51,25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6,040千港元有所下降[118] - 2023年1 - 10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51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684千港元[118] - 2023年1 - 10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67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199千港元[118] - 2023年1 - 10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8,45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861千港元有所减少[118]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235.7万港元[144] - 同期,手表批发收益为93.1万港元,肥料贸易收益为2071.2万港元,复合肥销售收益为71.4万港元[144] - 同期,手表批发亏损293.3万港元,肥料贸易溢利956.4万港元,复合肥销售溢利5.2万港元[144] - 同期,公司融资成本为2万港元,未分配集团开支为807.1万港元[144] - 同期,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40.8万港元[144] -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6,670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7,001千港元[148]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2,35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670千港元下降16.17%[15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益为21,42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556千港元增长4.23%;香港市场收益为93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114千港元下降84.77%[153]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为551千港元,折旧为17千港元;使用权益资产折旧为86千港元;政府补助为63千港元;已确认撇减存货之拨备为581千港元[15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8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93千港元增长19.77%,其中汇兑收益净额为586千港元,利息收入为172千港元[15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5千港元下降76.47%,其中银行贷款利息为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0千港元[16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溢利经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7千港元、核数师薪酬450千港元、运费成本6,967千港元等项目后得出[165]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2,0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318千港元增长29.14%[165] - 2023年上半年于销售成本确认之撇减存货拨备为58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1千港元下降47.23%[165] - 2023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之已售存货之账面价值为1,07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24千港元下降60.42%[165] - 2023年1-10月所得税开支为12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36万港元[168] - 2023年1-10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7.4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364.1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33港仙,2022年同期盈利0.46港仙[175] 业务表现 - 零售业务因全球经济不确定表现未达预期,批发业务表现欠佳[14][19] - 贸易业务中肥料贸易量稳定增长,收入轻微增加[15][19] - 2023年9月公司租赁年产能30000吨复合肥生产线,业务扩展至复合肥制造及销售且盈利[16][19] - 复合肥制造及销售业务表现符合预期,若租赁生产线成功,公司未来或考虑购买或自建生产线[22]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子公司主要从事香港手表零售批发、复合肥制造销售及化肥原料等产品销售代理业务[121]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香港手表零售批发、复合肥制造销售及肥料相关产品贸易代理[124] - 公司有四个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分别为手表零售、批发、肥料贸易及复合肥销售[139] 市场趋势与展望 - 国内农业需求旺季临近,肥料价格预计在需求集中期保持高位,后续或因原料价格等因素波动[21] - 短期内尿素出口量预计呈下降趋势,出口业务将受影响[21] - 随着国内农业需求旺季临近,肥料价格预计将维持高位,尿素出口量短期内预计下降,复合肥新业务运营表现符合预期,若租赁生产线成功,公司未来或考虑购买或自建生产线[2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1.7亿港元,流动比率由约1.1倍降至约1.0倍,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38][41]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和2023年4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款、外汇合约等金融衍生品及银行透支和贷款安排[43][44]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和2023年4月30日,集团无银行借款、透支及贷款的银行融资,无外汇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49]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除附属公司投资外无其他重大股权投资[51][52]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集团无重大外汇风险,未执行外币对冲政策,有需要时管理层会考虑[48][53]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和重大资本承担[54][55]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集团有62名雇员(2022年10月31日为51名),回顾期薪酬成本约120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930万港元)[56][62] - 2023年10月31日存货为588.3万港元,4月30日为158.6万港元[181] - 2023年10月31日转售商品总账面价值为1064万港元,4月30日为1183.7万港元;撇减存货拨备为1000.6万港元,4月30日为1025.1万港元[181] - 2023年10月31日应收贸易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1.18354亿港元,4月30日为734.85万港元[184] - 应收贸易款项主要来自批发分部贸易客户,信贷期一般为发票日期起30至90日[185]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已逾期但未减值的应收贸易款项为14.8万港元,4月30日为零[187]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预付款项中71%支付给集团关联方,4月30日为91%[187] - 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千股,面值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800000千股,面值8000千港元,4月30日和10月31日数据无变化[189]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应付贸易款项为119829千港元,4月30日为32272千港元[191]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其他应计费用及应付款项为3795千港元,4月30日为4825千港元[191]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合约负债为113621千港元,4月30日为100639千港元[191]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37245千港元,4月30日为137736千港元[191] - 2023年10月31日应付贸易款项中,30日内为25497千港元,31至60日为19177千港元,超过60日为75155千港元;4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4679千港元、4912千港元、12681千港元[195] - 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无担保、不计息及按要求偿还[196][198]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和4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197][19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就回顾期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59][64] - 董事会决议不就回顾期宣派中期股息[172] 企业管治 - 回顾期内公司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未分离及主席未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67][68][69][70][71] - 2023年11月16日独立非执行董事辞职后,公司未满足上市规则相关人数要求,将尽快在三个月内任命合适人选[72] - 2023年11月16日李镇强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公司仅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符合多项上市规则规定,将在三个月内委任合适人选[74]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中期报告日期时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75]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规管董事买卖上市证券行为,回顾期内全体董事遵守该守则[94][99] 股份权益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孟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8亿股股份的75%[79][81] - 孟先生为富一企业有限公司唯一股东及董事,是富一普通股的实益拥有人,持股比例100%[83]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除孟先生外,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无其他须披露的权益或淡仓[84]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富一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89]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除上述披露外,无其他人士或实体有须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91]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董事长孟先生通过全资公司富一于6亿股股份中拥有实益权益,占已发行8亿股股份的75%[93] 证券交易与购股期权 - 回顾期内,公司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上市证券[95][100] - 公司于2015年4月21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可发行最大股份数不超8000万股,占采纳日期及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97][101] - 2018年1月4日公司向参与者授出购股期权,相关更新决议于1月25日通过[97][101]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无已授出及未行使购股期权[98][101] - 2023年5月1日及10月31日,根据购股期权计划可授出的购股期权数目为8000万股,回顾期内无购股期权行使、注销或失效[103][105] 税务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期间税率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5%纳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