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Journey Medical (DERM)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产品组合情况 - 公司当前产品组合包括7种品牌和3种授权仿制药,用于治疗皮肤病,在美国积极销售[39][48] - 2022年1月,公司从VYNE Therapeutics收购两款FDA批准的外用米诺环素产品及分子稳定技术,产品组合扩大到7种活跃销售的品牌皮肤病产品[51] 公司融资与股权变动情况 - 2021年11月16日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约3060万美元[40][57] - 2021年7月18日,公司私下发行750680股A类优先股,每股25美元,总收益1900万美元,IPO时转换为2231346股普通股[58] - 2021年9月,公司遭遇网络安全事件,约950万美元电汇被误转至欺诈账户,Fortress提供950万美元支持并转换为1476044股普通股[58] - 2021年6月,公司与Dr. Reddy's Laboratories达成DFD - 29开发协议,IPO时需支付500万美元普通股,IPO时向其发行545131股未注册普通股[59] - 2021年11月公司IPO时,Fortress Note余额1480万美元转换为1476044股普通股[117]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910万美元[43] - 2021年公司净产品收入为6310万美元,2020年为4450万美元[94] 公司业务合作与收购情况 - 2021年6月29日公司与DRL达成协议,获得DFD - 29全球所有权;2021年5月从Dermira收购Qbrexza;2020年12月从Sun收购抗瘙痒产品并计划2022年第二季度在美国推出[95] - 2022年1月12日,公司与EWB的贷款协议修订,循环信贷额度从750万美元增至1000万美元,新增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定期贷款,当日借入1500万美元用于收购[63] - 2022年1月12日,公司以2000万美元预付款收购VYNE的分子稳定技术特许经营权,一年后需再支付500万美元,还有最高达4.5亿美元的 contingent net sales milestone payments,此外需支付美国以外地区产品许可费的10% [119] - 2021年6月29日,公司获得DFD - 29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支付1000万美元预付款,还有最高达1.63亿美元的 contingent regulatory, commercial, and corporate - based milestone payments,产品净销售额需支付10% - 20%特许权使用费,预计资助约2400万美元的III期临床试验[120][122] - 2021年3月31日,公司以1250万美元现金收购Qbrexza全球所有权,Dermira最高可获1.4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前两年销售需支付30% - 20%特许权使用费,之后为10% - 20%,特许权使用费支付8年[124] - 公司与Rose U的Qbrexza许可协议规定,需支付低至中个位数产品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和低两位数的分许可费及部分里程碑付款[126] - 2020年7月29日,公司与DRL签订Accutane®许可和供应协议,需支付500万美元,已支付200万美元额外里程碑付款,另有1700万美元额外里程碑付款取决于净销售里程碑达成情况[130] - 2015年3月10日,公司与Caribe签订Targadox®许可和供应协议,支付130万美元预付款,后续按收入分成安排付款[132] - 2019年7月22日,公司与Sun签订Ximino®资产购买协议,总对价940万美元,已支付240万美元预付款,剩余700万美元分四年支付[133][134] - 2018年8月31日,公司与Sun签订Exelderm®资产购买协议,总对价160万美元,已支付120万美元预付款,2020年达到净销售阈值后支付4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135] - 2020年12月18日,公司与Sun签订抗瘙痒产品资产购买协议,总对价400万美元,已支付300万美元,未来还需支付100万美元[136] 公司业务里程碑与进展情况 - 2022年2月11日,公司日本独家授权合作伙伴Maruho获得Rapifort® Wipes 2.5%营销和制造批准,公司获得净25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64] - 2022年3月17日,公司启动DFD - 29治疗酒渣鼻的3期临床试验,将各招募最多320名患者[65] - 2022年2月11日,公司日本独家授权合作伙伴Maruho获批Rapifort® Wipes 2.5%(QBREXZA®)用于治疗原发性腋窝多汗症,公司获250万美元净里程碑付款[128] - 2021年6月29日,公司与DRL合作获得DFD - 29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计划2022年第一季度启动III期试验,预计2022年下半年获得顶线数据,2023年下半年提交NDA[139] 市场规模与处方量情况 - 2021年PAH市场约有43万张处方,不包括非处方临床强度止汗剂[70] - 美国每年多达5000万人受痤疮影响,痤疮治疗市场规模估计约为每年30亿美元[71][73] - 2020年口服异维A酸市场处方量接近200万张[75] - 2021年口服多西环素市场处方量超过2100万张[77] - 2021年外用痤疮市场处方量为1500万张[80] - 2021年口服米诺环素市场处方量超过300万张[82] - 2021年外用抗真菌市场处方量超过900万张[86] - 2021年酒渣鼻市场处方量为300万张[92] 公司团队与销售网络情况 - 公司高级管理团队在制药行业有超135年销售和营销经验,曾打造品牌,集体峰值销售额超30亿美元,2012年Medicis被收购价格为26亿美元[98] - 公司有70名专业现场销售人员,平均任期超11年,销售覆盖美国前50大城市统计区超80%皮肤科医生和超70%整体皮肤科处方市场[99] - 公司拥有超600家专业药房和批发商的独特分销网络[10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90名员工和承包商,其中70人从事销售,20人负责营销、综合和行政工作[108] 公司专利情况 - 公司三款上市产品Accutane、Targadox和Exelderm无专利保护,四款上市产品Qbrexza、Amzeeq、Zilxi和Ximino以及DFD - 29有专利保护[142][143] - Qbrexza拥有15项已发布美国专利、28项已发布外国专利等,相关已发布专利2028 - 2033年到期,待决专利申请若获批2028 - 2034年到期[145] - DFD - 29有独家许可的一个美国专利家族,包括2项已发布美国专利等,2项已发布美国专利2039年到期[149] - 美国专利申请通常保密18个月或更久,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的专利情况高度不确定[155] 公司面临的竞争情况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等,许多对手在资本、研发等方面更具优势[161] - 皮肤科竞争格局高度分散,主要竞争因素包括质量、疗效、市场接受度、价格和营销推广等[162] - 公司面临来自仿制药制造商的竞争,仿制药通常价格更低,品牌药失去市场独占权后面临激烈价格竞争[166] 公司面临的监管风险情况 - 产品临床开发、制造和营销受FDA等监管机构严格监管,审批过程漫长、昂贵且不确定[170] - 新药NDA批准的临床试验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目的不同,完成时间难以预测[175] - 临床结果易有不同解读,可能导致监管审批延迟、受限或无法获批,还有多种因素会导致试验延迟或终止[177] - 公司申请产品上市需提交NDA等申请,FDA可能拒绝受理或要求补充信息,还可能要求提供REMS计划[181] - 作为审批条件,FDA需检查和批准每个制造设施,制造商需确保符合cGMP,否则可能影响产品上市[183] - 第三方支付方对药品的报销范围和金额决策因计划而异,且报销金额呈下降趋势,可能影响药品销售[185][186] - 美国和国际市场均有药品价格控制和成本控制措施,可能限制产品销售[187][190] - 公司需遵守联邦、州和外国的法律法规,违反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92] - 公司受联邦反回扣法、民事虚假索赔法等医疗保健欺诈、浪费和滥用相关法律约束,违规将面临处罚[195][199] - 《药品质量与安全法案》(DQSA)要求建立药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公司需遵守相关规定,完整单元级追溯性实施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27日[201][202] - 2020年10月22日,FDA宣布对DSCSA部分要求的执行指导,批发分销商和配药商在2023年11月27日前可不执行部分验证要求[206][207][208] 公司经营风险情况 - 公司未来大部分营业收入预计来自皮肤科产品销售,任何相关挫折都可能影响经营业绩和收入[212] - 公司多数产品无专利保护或面临第三方仿制药竞争,可能对经营收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13][215] - 公司四款产品Qbrexza、Amzeeq、Zilxi、Ximino及DFD - 29有专利保护,三款产品Accutane、Targadox、Exelderm无专利保护或不符合专利保护条件[215] - 公司现场销售团队的任何中断都可能对现有收入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未来产品的销售依赖销售和营销能力[219] - 公司依赖专业雇主组织和人员配置组织雇佣现场销售人员,关系中断会影响产品销售[220] - 建立和发展现场销售团队成本高、耗时长,可能延迟产品推出或影响商业化[221] - 公司产品候选药物可能无法获得监管批准或获批延迟,获批后仍受严格监管[222][223] - 营销批准过程耗时且昂贵,获批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获批可能受限或附带条件[227][228] - 公司在申请营销批准方面经验有限,需依靠第三方,获批需提交大量数据并接受检查[224] - 产品候选药物可能无效、效果一般或有不良副作用,获批后标签可能限制销售[225] - 合同制造商若无法按时按量生产或遵守法规,会影响产品商业化和营收[231] - 制药需专业知识和资本投入,产品开发关系的终止或中断会损害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232] - 产品开发中若发现严重不良副作用,可能需放弃或限制其他候选药物开发[236] - 产品获批后若出现不良事件或违反上市后监管要求,会面临多种负面后果[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