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城大通(60006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冠城大通冠城大通(SH:600067)2023-04-12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11.4亿元,同比增长17.79%[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2.98万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9.7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亿元,同比下降36.86%[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38亿元,同比增长1.20%[14] - 总资产为233.81亿元,同比下降2.14%[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相比2021年的-0.70元实现扭亏为盈[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0%,相比2021年的-13.03%大幅提升[14] - 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第一季度为25.78亿元,第二季度为44.75亿元,第三季度为19.88亿元,第四季度为20.99亿元[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734.57万元,第二季度为6900.91万元,第三季度为-6835.11万元,第四季度为4222.61万元[1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6.99亿元,第二季度为-1.12亿元,第三季度为2.79亿元,第四季度为5.14亿元[15]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61.53万元,其中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83.46万元,政府补助864.53万元,债务重组损益587.64万元[16]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0.47亿元,较期初减少544.34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701.05万元[18]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1.40亿元,同比增长17.79%[28]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8] - 公司2022年末资产总额233.81亿元,同比下降2.14%,负债总额150.35亿元,同比下降4.14%,资产负债率64.30%[32]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1.40亿元,同比增长17.79%,其中房地产业务收入55.89亿元,同比增长57.55%[32]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46亿元[32]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1.40亿元,未完成年初预计的138亿元,主要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影响房地产业务结算面积、电磁线业务销量不及预期综合影响[33] - 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108.84亿元,同比增长17.97%;主营业务成本为92.52亿元,同比增长16.93%[4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0,883,554,641.05元,同比增长17.96%,营业成本为9,251,600,914.75元,同比增长16.93%,毛利率为14.99%,同比增加0.75个百分点[45] - 2022年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29,847.43元[142] - 2022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504,011,543.37元,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50,401,154.34元[142] - 2022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3,359,035,216.55元[142] - 2022年度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42] 业务表现 - 2022年公司电磁线业务加快技改扩能,荣获“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0强”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荣誉[19] - 2022年公司房地产业务聚焦去库存、争回款,主要销售项目包括冠城大通百旺府、西北旺新村项目、铂珺花园等[19] - 2022年公司参与的太阳宫D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中部分土地(占地面积27,039.749平方米)已正式收储并挂牌出让[19] - 2022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0强”荣誉[19] - 2022年公司下属控股公司江苏大通机电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19] - 公司2022年扁线销量达7,705.79吨,同比增长72.59%[20] - 公司添加剂销售量281.93吨,同比增长26.39%[21] - 邵武创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77.34万元,同比增长28.77%[21] - 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3.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81%[28] - 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额22.73亿元,同比下降62.63%[28] - 房地产业务实现结算面积18.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0%[28] - 房地产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82亿元,同比增长59.55%[28] - 电磁线业务涵盖耐热等级130级-240级、圆线线径范围0.13mm-6.00mm以及扁线截面积40mm2以下的规格[24] - 新能源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硫酸乙烯酯(DTD)、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TMSP)、碳酸乙烯亚乙酯(VEC)等[25] - 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创鑫已获得5项国家专利[27] - 公司2022年实现房地产结算面积总计13.75万平方米,主营业务收入总计49.38亿元[29] - 公司2022年房地产项目开复工面积总计79.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55万平方米,无新增土地储备[30] - 公司2022年权益口径合同销售面积10.2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18.05亿元[30] - 公司2022年房地产出租总收入1.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94%,其中写字楼出租收入0.53亿元,出租率73.94%[31] - 公司2022年电磁线业务实现产量7.79万吨,同比下降9.42%,主营业务收入52.38亿元,同比下降7.09%[31] - 公司2022年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实现产量297.84吨,同比增长35.89%,主营业务收入7877.34万元,同比增长28.77%[31] - 公司2022年电磁线业务全年销量7.75万吨,未完成年初制定的9万吨销量计划,主要受整体经济环境低迷造成供应链和产业链迟滞、下游企业需求降低影响[33] - 公司2022年成本费用率为91.58%,完成年初制定的低于92%计划[33]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0亿元,同比下降36.86%,主要受房地产业务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减少以及收到北京市朝阳区财政局拨付的项目往来款综合影响[35][40]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3亿元,主要受电磁线技改投入、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厂房建设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影响[41]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1亿元,主要受部分房地产项目开发贷到期偿付影响[33] - 公司2022年房地产业务营业收入54.82亿元,同比增长59.54%,毛利率为24.00%,同比减少2.04个百分点[44] - 公司2022年电磁线业务营业收入52.38亿元,同比下降7.10%,毛利率为5.69%,同比减少1.55个百分点[44]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1.54亿元,同比增长2.46%,主要受电磁线业务及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增加研发投入影响[39]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4,075,324,405.02元,同比增长237.52%,营业成本为3,133,558,407.37元,同比增长522.95%,毛利率为23.11%,同比减少35.23个百分点[45]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5,318,460,389.53元,同比减少18.86%,营业成本为4,717,831,567.93元,同比减少21.97%,毛利率为11.29%,同比增加3.53个百分点[45] - 电磁线生产量为7.79万吨,同比减少9.42%,销售量为7.75万吨,同比减少8.18%,库存量为0.48万吨,同比增加6.67%[47] - 电解液添加剂生产量为297.84吨,同比增加35.89%,销售量为281.93吨,同比增加26.39%,库存量为24.14吨,同比增加177.47%[47] - 公司与北京澜鑫置业有限公司签订的西北旺新村A3项目商业部分合同总金额为2,363,096,843.00元,已履行金额为944,817,105.00元,待履行金额为1,418,279,738.00元[48]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80,263.7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4.26%,其中北京市朝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事务中心销售额为273,341.2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4.63%[51][52]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38,098.7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1.23%[5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0.49%,从214,672,552.63元减少至149,222,492.75元[5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17%,从306,864,109.79元减少至266,459,491.47元[5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6%,从150,684,876.38元增加至154,392,264.26元[5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89%,从316,266,831.51元减少至278,677,428.25元[5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9%,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5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5.30%[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6.86%,从2,185,660,617.50元减少至1,379,979,460.22元[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606,589.76元,主要受电磁线技改投入和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厂房建设投入增加影响[5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0,884,733.16元,主要受金融机构贷款净流入额减少影响[60] - 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96%,金额为45,771.35万元[62]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金额227,272.00万元,销售面积133,808.40平方米,结转收入金额277,312.80万元,结转面积187,225.44平方米,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191,474.77平方米[68] - 公司期末融资总额为530,002.84万元,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6.48%,利息资本化金额为9,552.45万元[69] - 公司房地产业务通过金融机构贷款使用的融资余额为18.06亿元,综合年利率6.20%[69] - 公司预计2023年在建项目(含已完工但工程款尚未支付完毕项目)尚需投资额约21.03亿元[69] - 公司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额为1,143.3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1,068.72万元,变动幅度为-98.76%[7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04,726,294.45元,其中私募基金期末数为7,410,283.13元,股票期末数为97,316,011.32元[70][71] - 公司报告期内主要销售项目中,住宅业态合同销售面积为11.6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为212,249.42万元,平均成交价为18,205.76元/平方米[68] - 公司报告期内主要销售项目中,商铺及购物中心业态合同销售面积为0.9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为7,763.79万元,平均成交价为7,960.58元/平方米[68] - 公司证券投资总额为179,008,514.85元,期末账面价值为97,316,011.32元,本期投资损益为-10,958,435.13元[74] - 公司投资中国石化股份的期末账面价值为9,429,358.12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62,794.48元[72] - 公司投资京东集团-SW的期末账面价值为3,540,564.97元,本期购买金额为8,471,971.98元[73] - 公司投资台积电的期末账面价值为12,988,213.2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776,247.28元[73] - 公司投资金后海1期稳健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期末账面价值为7,410,283.13元,本期赎回成本为10,681,857.54元[75] - 公司房地产子公司北京海淀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18,056.97万元,净利润为29,690.87万元[77] - 公司房地产子公司北京太阳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72,910.04万元,净利润为12,819.71万元[77] - 公司工业子公司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536,816.52万元,净利润为12,386.34万元[77] - 公司新能源子公司福建冠城瑞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877.63万元,净利润为-5,373.78万元[77] - 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合并营业收入约为110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收入50亿元,电磁线收入58亿元,电解液添加剂收入1.2亿元,其他业务收入0.8亿元[82] - 2023年房地产业务计划新开工面积25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86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46万平方米[82] - 电磁线业务全年计划销量约9万吨,扁线年产量目标为1.6万吨[82] - 2023年房地产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宽松,市场需求端修复程度将影响行业流动性[78] - 2023年电解液添加剂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加剧[79] - 公司将继续加大电磁线业务研发投入,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扁线,并寻求并购重组机会扩大产能[80] - 公司计划加快电解液添加剂二期技改工程建设并尽快投产,提升市场占有率[81] - 2023年公司将加快动力锂电池业务清算或重组处置工作[82] - 公司将继续通过存量资产销售回笼资金、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控制融资成本[82] - 2023年房地产市场需求端刺激政策加码落地,商品房成交量同比环比回升,但成交价格无明显增长[78] - 电磁线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加大,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86] - 原辅材料价格波动加剧以及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86] - 公司计划适时逐步提高产能,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开发新客户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86]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行业产能迅速扩大,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幅度较大[86] - 公司计划加强与电解液企业沟通联系,提升产品技术研发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86]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2022年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程序公开透明,决策公平公正[88]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88] - 公司已建立并不断完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与激励约束机制,报告期内正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89] - 公司尊重和维护银行及其他债权人、员工、客户、消费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重视社会责任[89] - 公司2022年共完成临时公告62个,确保信息准确及时披露[90] - 公司下属合资公司南京冠城恒睿置业有限公司发生员工颜某职务侵占事件,已完成相关整改工作[90] - 公司就存续且未到期的公司债券的信息披露情况、募集资金情况、偿债能力情况等进行逐项自查[90] - 公司就存续且即将到期的公司债券的具体情况、兑付资金安排情况等进行梳理摸底[90]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相关议案[93]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调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93]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利润分配预案[93] - 公司董事长韩孝煌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03.56万元[94] - 公司董事、总裁韩孝捷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75.89万元[94] - 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刘华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6.16万元[9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9,840,000股,占总股本的0%[96] - 公司监事会主席韩国建持有3,280,000股,占总股本的0%[95] - 公司财务总监李春持有400,000股,占总股本的0%[95] - 公司副总裁陈曦持有87.98%的股份[95] - 公司董事会秘书余坦锋持有78.84%的股份[95] - 公司稽核总监刘晓灵持有78.34%的股份[95] - 公司董事长助理丁玉清持有103.33%的股份[95] - 公司独立董事张白持有10.74%的股份[95] - 公司监事何珠云持有0%的股份[95] - 公司监事葛翠虹持有72.25%的股份[95]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已于2023年1月任期届满,目前正在准备第十二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工作[11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2022年实际获取的报酬合计为1,287.07万元[117] - 公司副总裁陈曦于报告期内被董事会聘任[118] - 公司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已通过审议,详细披露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19]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审议,具体分配方案未披露[11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已通过审议,具体财务数据未披露[11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