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照明(600261) - 2020 Q2 - 季度财报
阳光照明阳光照明(SH:600261)2020-08-25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8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4%[22]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66亿元,同比下降10.38%[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23.80%[3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12.64%[36] - 营业总收入为23.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94] - 净利润为2.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4%[9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8%[95]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同比下降20.00%[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增长18.75%[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同比下降20%[95] - 公司净利润为4.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0%[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1220.38万元,同比下降560.21%[39] - 研发费用为778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94] - 财务费用为-122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94] 各业务线表现 - LED产品收入22.23亿元,占总收入95.19%[36] 各地区表现 - 北美洲地区营业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22.59%,占总收入31.43%[42] - 欧洲地区营业收入5.98亿元,同比下降9.77%,占总收入25.62%[42]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下降29.71%,占总收入19.30%[4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4.52%,同比增加4.35个百分点[3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4%,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4%,同比增加0.55个百分点[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4%[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5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10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3.3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1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603亿元流出减少65.5%[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16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676亿元流出增加18.4%[10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5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714亿元减少10.7%[10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115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788万元[10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369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出3.177亿元[10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21.53亿元减少至19.15亿元,下降11.1%[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36亿元增至3.75亿元,增长58.7%[88] - 应收账款从12.64亿元增至13.13亿元,增长3.9%[88] - 存货从7.11亿元增至7.44亿元,增长4.6%[88] - 短期借款从0.50亿元增至0.52亿元,增长3.0%[89] - 长期借款从2.39亿元降至2.17亿元,下降9.2%[89] - 未分配利润从17.40亿元增至17.78亿元,增长2.2%[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7.34亿元降至37.14亿元,下降0.5%[90] - 资产总计为39.0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3.7%[92] - 负债合计为9.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9.7%[92] - 应收账款增加至1.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82%[92] - 存货增加至4.1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7%[9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7.11亿元降至5.41亿元,下降23.9%[9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67亿元增至6.78亿元,增长154.1%[9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59.48万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1784.71万元[24]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产生收益1025.81万元[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导致亏损1348.21万元[24] - 非流动资产处置产生亏损408.86万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收益720.68万元[24] 投资活动 - 报告期内投资额4,902.0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155.18%,上年同期投资额仅40万元[48][49] - 持有长城证券股票970万股,账面价值11,950.40万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93.80万元[50] - 持有舒塞尔医疗可转换债券7,719.56万元,计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50] - 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余额25,535.71万元,含公允价值收益35.71万元[50] - 投资收益为3.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6%[98]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419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收益1.152亿元人民币[98]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厦门阳光恩耐照明净利润22,336.29万元,含下属公司分红款10,000万元[52] - 艾耐特照明(欧洲)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59.87万元,总资产42,760.11万元[52] - 利安分销有限公司净资产为负2,753.87万元,净利润亏损1,320.81万元[52] 资产受限和担保 - 受限资产总额为330,617,297.93元,其中货币资金155,175,573.04元为保证金,存货112,164,153.31元为诺乐适投资(丹麦)借款担保[47] - 货币资金受限155,175,573.04元,固定资产受限32,692,048.08元用于借款抵押[47] - 应收账款受限7,591,799.28元用于多乐照明(加拿大)借款担保[47]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67,156.76万元,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7.96%[6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13,000.00万元[65]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44,156.76万元[66] 股东和股本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1,418户[72]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71] - 世纪阳光控股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期末持股466,695,661股,占比32.14%[74] - 陈森洁为第二大股东,期末持股115,439,778股,占比7.95%[7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期末持股90,779,195股,占比6.25%,报告期内减持39,604,979股[74]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39,478,064股,占比2.72%,报告期内增持13,900,000股[74]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438,152股,占比2.37%[74]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887,000股,占比2.13%[74] - 浙江桢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0,748,393股,占比2.12%[75] - 绍兴市滨海新城沥海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持股21,825,055股,占比1.50%[75] - 高管陈以平报告期内增持140,000股,期末持股927,500股[8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第一大股东持股46,669.5661万股,持股比例32.14%[122] 利润分配和股份回购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每10股送红股数0股,每10股派息数0元,每10股转增数0股[59] - 公司完成股份回购39,478,064股,占总股本的2.72%,使用资金总额156,466,137.65元[6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2.40亿元[108]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40,146,227.22元[116] 会计政策和变更 - 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对预付款项和合同负债项目进行调整[67][69] - 调整后合并资产负债表预付款项为51,943,199.68元,合同负债为51,943,199.68元[69] - 公司续聘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2020年度审计机构[61]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0年5月8日完成换届选举[81] 行业背景 - 2019年中国照明电器行业规模达6000亿元,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30] - 2019年国内LED通用照明领域产值2707亿元,同比增长1%[32] 研发和生产能力 - 公司持有国家授权专利642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33] - 公司设立四大研发基地(浙江上虞/福建厦门/上海/杭州)[33] - 公司年生产能力达5亿盏LED光源和1亿套LED灯具[34] 市场覆盖 - 公司通过境外子公司覆盖欧美等全球主要市场[28]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37.34亿元[10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75亿元[10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减少5500万元[10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7.40亿元[110] - 公司2019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76亿元[111] - 公司2019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2.22亿元[112] - 公司2019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金额为6557万元[111]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280万元[10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减少28万元[10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2,823,067,100.13元增长至期末2,990,433,752.93元,增幅6.0%[11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62,614,748.02元[116]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841,864,023.53元增长至期末1,064,332,544.33元,增幅26.4%[116] - 库存股增加55,101,868元[116] - 2019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为61,210,465.65元[117] - 2020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为26,073,225元[118] - 2019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912,054,730.10元[118] - 2020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916,648,163.87元[118]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设立时股本为8,316.00万元,其中法人股4,282.74万元占51.50%,自然人股4,033.26万元占48.50%[120] - 2000年公开发行4,000.00万股后总股本增至12,316.00万元[120] -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每10股支付3股对价[120] - 2006年以总股本12,316.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红股2股,注册资本增至14,779.20万元[120] - 2007年以总股本14,779.2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红股3股,注册资本增至19,212.96万元[120] - 2008年以总股本19,212.96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红股3股,注册资本增至24,976.848万元[120] - 2011年以总股本24,976.848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5股,注册资本增至37,465.272万元[120] - 2012年非公开发行5,560.00万股,发行价16.50元/股,总股本增至43,025.272万元[120] - 2012年以总股本430,252,720股为基数每10股送5股,注册资本增至64,537.908万元[120] - 公司实收资本为人民币1,452,102,930元[119] 会计处理原则 - 公司以暂时确定价值为基础进行企业合并核算,12个月内可追溯调整[134]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商誉[134] - 企业合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36]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全部子公司[13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调整期初数并纳入自控制日起经营成果[13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调整期初数,以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报表[138] - 购买少数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138] - 丧失控制权时处置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9] - 分步处置区分一揽子交易,非一揽子交易差额计入资本公积[140] - 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和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44]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除非涉及资本化资产、境外净投资套期或指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145] -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以历史成本计量时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以公允价值计量时按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5] - 外币报表折算中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146] - 利润表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年初未分配利润为上一年折算后年末未分配利润[146] - 现金流量表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单独列示为"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14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4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4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摊销或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50]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以公允价值计量 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2]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形成的金融负债 财务担保合同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52] - 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指定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除非造成会计错配[153]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或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较高者后续计量[15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 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或摊销时计入当期损益[154] - 衍生工具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均以公允价值进行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4]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 所有权风险报酬转移或放弃控制[156]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 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原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7] - 金融负债现时义务解除时终止确认 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8]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摊余成本金融资产 债务工具投资 租赁应收款及财务担保合同计提减值准备[159] - 公司对除特定计量方法外的金融工具按一般方法计量损失准备,评估信用风险是否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160] - 若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否则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60] - 公司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与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评估信用风险变化,并考虑前瞻性信息[161] -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信用风险划分组合:银行承兑汇票组合(低风险银行)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高风险企业)[163][166] - 应收账款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组合:账龄组合(按账龄划分)和关联方组合(合并范围内关联方)[164] - 应收款项融资采用与应收票据相同的信用损失计量方法和组合划分依据[165][166] - 其他应收款划分为三个组合:账龄组合、应收出口退税组合和关联方组合(合并范围内子公司)[167] - 存货取得按实际成本计量,发出存货成本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168] - 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基于估计售价减成本及税费确定[169] - 持有待售资产需满足可立即出售极可能发生(已获购买承诺或批准,一年内完成)的条件[170] - 公司对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初始计量时比较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初始计量金额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