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石化(600688) - 2018 Q4 - 年度财报
2019-03-20 00:00

净利润与利润分配 - 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2.77亿元(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4] - 2018年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3.36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4] - 2018年度股利派发为人民币0.25元/股(含税)[4] - H股末期股利预期将于2019年7月18日支付[4] - 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待2018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实施[4] - 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7%[13] - 2018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533.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3%[14] - 2018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第四季度为616,772千元人民币[17] - 2018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209,603千元人民币[18] - 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5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3%,主要由于成本上升幅度大于收入上升幅度以及联营公司利润减少[71] - 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7,186千元[116] - 2018年每10股派息2.5元,现金分红数额为2,705,953.38千元,占净利润的51.28%[117] - 2017年每10股派息3.0元,现金分红数额为3,247,144.05千元,占净利润的52.87%[117] - 2016年每10股派息2.5元,现金分红数额为2,700,000千元,占净利润的45.34%[117] 营业收入与成本 - 2018年营业收入为1077.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2%[13] -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76.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0%[23] - 2018年公司营业利润为人民币55.851亿元,占销售净额的5.8%[40] - 2018年公司税前利润为人民币68.081亿元,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4.719亿元[41] - 2018年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3.363亿元,占销售净额的5.6%[41] - 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77.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2%[70] - 营业成本为870.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4%,主要由于主要原料价格上升[70][75] - 2018年公司销售净额为956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8%[14] - 2018年公司销售净额为人民币956.135亿元,较2017年的792.183亿元增长20.70%[42] - 2018年公司石油产品销售净额为人民币434.03亿元,占销售净额的45.4%[39] - 2018年公司中间石化产品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21.606亿元,占销售净额的12.7%[39] - 2018年公司树脂及塑料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05.421亿元,占销售净额的11.0%[39] - 2018年公司合成纤维销售净额为人民币21.824亿元,占销售净额的2.3%[39] - 2018年公司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销售净额为人民币265.44亿元,占销售净额的27.8%[39] - 合成纤维2018年销售净额为21.824亿元,同比增长8.83%,但销售量同比下降9.57%,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20.35%[43] - 树脂及塑料2018年销售净额为105.421亿元,同比增长3.17%,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7.77%,销售量同比下降4.27%[44] - 中间石化产品2018年销售净额为121.606亿元,同比增长20.76%,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9.68%,销售量上升10.10%[44] - 石油产品2018年销售净额为434.030亿元,同比增长33.96%,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24.72%,销售量上升7.41%[45] -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2018年销售净额为265.440亿元,同比增长12.01%,主要由于子公司销售额增长30.25亿元[45] - 2018年销售成本及费用为900.284亿元,同比增长23.64%,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受国际原油单价上升影响[46] - 2018年营业利润为55.851亿元,同比减少8.168亿元,主要由于原材料采购单价上升幅度大于产品销售单价上升幅度[51] - 2018年财务收益净额为3.374亿元,同比增加1.301亿元,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平均余额上涨37亿元,拉动利息收入上升1.951亿元[56] - 2018年税前利润为68.081亿元,同比减少10.448亿元[57] - 2018年所得税费用为14.719亿元,同比减少2.268亿元,主要由于税前利润减少[58] - 2018年度公司税后利润为人民币53.362亿元,同比下降13.3%[59] 现金流量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2%[13] - 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第四季度达到3,359,875千元人民币[17] - 2018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为人民币66.594亿元,同比下降5.7%[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42%,主要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导致采购开支增加[70][7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19.2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流出19.67%,主要由于收到合营和联营公司股息收入增加[70][7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3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流出35.88%,主要由于偿还第三方借款和向股东发放股利增加[70][72] 资产负债与股东权益 - 2018年末总资产为4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5%[13] - 2018年资产负债率为31.553%,同比增加3.61个百分点[13] - 2018年末公司总借款额为人民币4.972亿元,同比下降18.0%[60] - 2018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1.37%,较2017年的27.71%上升3.66个百分点[61] - 2018年存货金额为8,120,875千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8.23%,较2017年增加3.42%,主要由于2019年1月生产计划采购原油量增加[82] - 2018年短期借款金额为497,249千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12%,较2017年减少0.24%,主要由于借款需求减少[82] - 2018年应付账款金额为7,394,383千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6.60%,较2017年增加4.09%,主要由于期末采购增加[82] - 2018年资本开支为10.11亿元,较2017年减少28.65%,主要用于多个在建项目[87] - 2019年公司资本支出预计为人民币15亿元,将通过融资活动和部分自有资金解决[95] - 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由10,814,176,600股增加至10,823,813,500股,增加9,636,900股[15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0,979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8,598户[15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460,000,000股,持股比例为50.44%[160]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3,458,140,821股H股,持股比例为31.95%[160]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有324,111,018股A股,持股比例为2.99%[16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78,698,924股A股,持股比例为0.73%[160]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67,655,800股A股,持股比例为0.63%[160] - 公司2018年2月14日发行9,636,900股A股,发行价格为3.85元人民币[157] - 公司无内部职工股[159] - 公司未进行任何证券购买、出售和赎回操作[153]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8.31%的股份[162] - 中国石化集团通过境外全资附属公司盛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553,150,000股H股[162]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458,140,821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1.95%[16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460,000,0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44%[166] -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持有公司496,076,471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58%[166] - 贝莱德集团持有公司301,719,530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79%[166]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公司211,318,513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5%[166] - Corn Capital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211,008,000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5%[166] - Citigroup Inc.持有公司193,021,290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8%[166] - 公司社会公众持股量符合《香港上市规则》的最低要求[165] 研发与创新 - 2018年度公司研发费用为人民币0.373亿元,同比增长1.6%[62] - 2018年公司研发支出为21.93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002%,研发人员数量为16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0.02%[78] - 公司2018年完成专利申请71件,专利授权32项,48K大丝束碳纤维荣获新材料产业展优秀参展产品一等奖[29] - 公司推进碳纤维技术攻关,完成高性能碳纤维装备改造[93] - 公司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93] - 公司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以炼化生产一体化优化和工业云平台为着力点[9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2018年公司COD排放下降24.58%,氨氮排放下降39.20%,二氧化硫排放下降64.01%,氮氧化物排放下降39.96%,VOCs排放下降16.63%[27] - 2018年公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同比下降64.01%、39.96%[143] - 2018年公司外排废水达标率100%,有控制废气外排达标率100%,危险废物妥善处置率100%[143] - 2018年公司密封点数共计811572个,累计监测1653040点次,泄漏点数为3998个,修复率为99.3%[143] - 2018年公司向金山区税务局缴纳环境税共计人民币1685万元[143] - 2018年公司共发生环保行政处罚事件3起,共涉及罚款人民币60万元[143] - 2018年公司完成多个环保专项验收项目,包括1乙二醇装置增产环氧乙烷结构调整项目、2柴油加氢质量升级改造等[145] - 2018年公司识别出125个环境风险源,其中6个重大环境风险源全部降级为较大环境风险源[146] - 2018年公司开展了多次环保应急演练,包括液化气灌装站槽车泄漏事故应急演练和长输管线泄漏突发事故应急联动演练[146] - 2018年公司编制并发布了年度环境监测计划,涵盖水质、大气、废气、噪声、放射性等污染源监测[147] - 2018年环保总投资为5.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47%[114] 股权激励与高管薪酬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对应标的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且不超过公司A股股本总额的10%[127] - 于年报日期,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尚余可授予的股票期权对应标的股份总数为691,740,000股A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6.40%[127]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不低于人民币3.29元/股或3.27元/股或4.20元/股[129]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每期授予方案的等待期不低于2年[129]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比例为40%[129]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比例为30%[129]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三个行权期不满足行权条件[123] - 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人民币4.20元[130] - 首次授予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3876万份,授予人数为214人[131] - 第一个行权期实际行权股票数量为1417.66万份,行权价格为人民币3.85元/股[131] - 第二个行权期实际行权A股股票数量为963.69万份,行权价格为人民币3.85元/股[131] - 第三个行权期因不满足行权条件,失效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为894.69万份[131]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行使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合共为48.3万份[132] - 报告期末公司业务骨干不再持有尚未行使的A股股票期权[132] - 2018年调整后的行权价格为人民币3.55元/股[133] - 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吴海君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32.19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史伟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4.87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金强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76.81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郭晓军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75.27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周美云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70.18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人民币771.9万元[187]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A股股票期权数量总计为966,000股,其中483,000股在报告期内被行使[182] - 高金平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于2018年9月5日辞职,其未行权的150,000份A股股票期权已失效[183] - 雷典武先生自2018年10月起担任中石化股份高级副总裁[184] - 吴海君先生自2018年9月起不再担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及总经理,转而担任公司党委书记[19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的最高薪酬五名人士均为公司董事、监事[187] - 金强先生持有301,0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028%[190] - 郭晓军先生持有301,0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028%[190] - 金文敏先生持有175,0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016%[190] - 独立监事郑云瑞先生自2018年3月起担任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192]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2018年净减员764人,占年初在册员工总数10,361人的7.37%[30] - 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9,512人,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85人,集团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9,597人[196] - 集团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18,344人[196] - 集团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5,753人,销售人员86人,技术人员2,598人,财务人员103人,行政人员1,057人[196] - 集团员工教育程度中,专科及以下6,940人,本科2,469人,研究生188人[196] - 报告期内,公司劳务外包支付的报酬总额为人民币115,932.5千元[200] 行业与市场 - 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100] - 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8393.8亿元,同比增长32.1%[101] - 2018年原油加工量6.04亿吨,同比增长6.8%[101] - 2018年成品油产量3.6亿吨,同比增长3.6%,其中汽油产量1.39亿吨,增长8.1%[101] - 2018年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7.27万亿元,同比增长8.6%[101] - 2018年乙烯产量1841.0万吨,同比增长1.0%[101] - 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0%[101] - 公司生产的乙烯、对二甲苯、乙二醇等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5%-4%[101] - 柴油产量同比下降3.44%至373.08万吨,销量同比增长9.98%至372.70万吨[103] - 汽油产量同比增长1.99%至322.92万吨,销量同比增长2.69%至325.67万吨[103] - 航空煤油产量同比下降6.73%至146.82万吨,销量同比增长33.60%至100.37万吨[103] - 对二甲苯产量同比增长6.34%至67.30万吨,销量同比增长20.57%至49.82万吨[103] - 乙烯产量同比增长1.42%至77.78万吨,销量同比增长427.27%至2.90万吨[103] - 聚乙烯产量同比下降11.33%至41.79万吨,销量同比下降10.03%至41.62万吨[103] - 聚丙烯产量同比增长2.45%至49.36万吨,销量同比增长3.13%至49.37万吨[103] - 环氧乙烷产量同比增长32.72%至19.43万吨,销量同比增长29.68%至18.48万吨[103] - 原油蒸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