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00506亿元[2] - 2021年营业收入为89,280,415千元,同比增长19.51%[12]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506千元,同比增长218.50%[1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0,026千元,同比增长131.84%[1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85元,同比增长213.56%[12]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27%,同比增加4.60个百分点[12]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260,172千元,同比增长3.57%[12] - 2021年总资产为47,038,622千元,同比增长5.12%[12] - 2021年资产负债率为35.382%,同比增加0.98个百分点[12]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7,417,322千元,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16] - 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03,637千元,为全年最高季度现金流[16] - 2021年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891.98亿元,同比增长19.53%[20] - 2021年公司销售净额为758.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33] - 2021年公司销售净额为人民币758.888亿元,同比增长23.27%[36] - 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20.036亿元,同比增长213.35%,主要由于石油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改善和价格上涨[67]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00亿元,同比增长131.84%,主要由于石油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改善[68] - 2021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23.594亿元,同比减少流出39.31%,主要由于收回上海赛科减资款[68] - 2021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35.031亿元,同比减少流入317.53%,主要由于偿还到期超短期融资券[68] - 2021年度公司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4.322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4.662亿元增加人民币18.984亿元,主要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及国内经济复苏[45] - 2021年度公司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7.211亿元,较上年增加人民币21.303亿元[50] - 2021年度公司税后利润为人民币20.766亿元,较上年增加人民币14.202亿元[53] - 2021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为人民币39.500亿元,较上年增加人民币22.702亿元[55]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00,506千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2,073,431千元[1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908,105千元,同比增长286.76%[164] 股利分配 - 2021年度末期股利为每股人民币0.1元(含税)[2] - H股末期股利预计于2022年7月28日支付[3]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实施[2] - 2021年度股利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人民币0.1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082,381.35千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54.11%[131]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082,381.35千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72.32%[1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中国上海市金山区金一路48号[9] - 公司香港主要经营地址位于香港英皇道510号港运大厦605室[9]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www.spc.com.cn[9] - 公司电子信箱为spc@spc.com.cn[9]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刘刚,证券事务代表为余光贤[9] - 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海君[8] 生产与销售 - 2021年公司累计加工原油1376.44万吨,同比下降6.18%[20] - 2021年公司生产成品油796.88万吨,同比下降4.90%[20] - 2021年公司主体商品总量1344.68万吨,同比下降3.66%[20] - 2021年公司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和石油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分别上升了38.58%、14.89%、43.12%和31.43%[22] - 2021年公司原油加工成本为3232.29元/吨,同比上升35.81%[23] - 2021年公司原油加工总成本同比增加92.22亿元,上升27.15%[23] - 2021年公司装置运行平稳率97.84%,非计划停车次数下降52.94%[21] - 2021年公司万元产值能耗降低7.12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降低9.08个百分点[21] - 2021年公司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632.30万吨标煤,节约49.02万吨标煤[21] - 合成纤维销售量同比下降32.7%,销售净额同比下降6.6%[33] - 树脂及塑料销售量同比下降8.1%,销售净额同比增长5.8%[33] - 中间石化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8.2%,销售净额同比增长31.4%[33] - 石油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2.7%,销售净额同比增长39.0%[33] - 树脂及塑料销售净额为人民币99.627亿元,同比增长5.76%,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15.08%[37] - 中间石化产品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07.805亿元,同比增长31.38%,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43.19%[38] - 石油产品销售净额为人民币418.844亿元,同比增长38.97%,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上升42.87%[39] - 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销售净额为人民币110.514亿元,同比下降4.54%[39] - 2021年公司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和石油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分别上涨38.58%、14.89%、43.12%和31.43%[69] - 2021年公司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353.78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0.85%[64] - 2021年公司向最大客户销售金额为445.653亿元,占全年营业额的49.96%[65] - 2021年公司上海赛科实现营业收入297.232亿元,税后利润31.259亿元,公司应占利润6.334亿元[62] - 2021年公司原材料成本中,原油成本为43,182.3百万人民币,占总成本的60.25%,同比增长27.15%[72] - 2021年公司石油产品营业收入为55,074,158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4%,毛利率为30.50%,同比增加2.39个百分点[78] - 2021年公司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79,779,058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9%,出口收入为8,242,761千人民币,同比增长7.38%[79] - 2021年公司柴油产量为338.80万吨,同比下降14.92%,销量为338.10万吨,同比下降15.18%[111] - 2021年公司汽油产量为339.64万吨,同比增长3.77%,销量为340.23万吨,同比增长3.67%[111] - 2021年公司航空煤油产量为118.45万吨,同比增长5.34%,销量为99.57万吨,同比增长0.14%[111] - 2021年公司对二甲苯产量为49.63万吨,同比下降25.08%,销量为46.53万吨,同比增长1.95%[111] - 2021年公司乙二醇产量为15.07万吨,同比下降36.33%,销量为4.14万吨,同比下降67.48%[111] - 2021年公司聚乙烯产量为49.62万吨,同比下降14.62%,销量为49.63万吨,同比下降14.21%[111] - 2021年公司聚丙烯产量为45.59万吨,同比下降7.51%,销量为42.26万吨,同比下降6.42%[111] - 2021年公司聚酯切片产量为34.34万吨,同比增长1.03%,销量为30.24万吨,同比增长3.10%[112] - 2021年公司腈纶产量为7.10万吨,同比下降38.53%,销量为7.32万吨,同比下降37.38%[112] - 2021年公司涤纶产量为2.62万吨,同比下降22.26%,销量为2.73万吨,同比下降19.71%[112] - 原油采购价格同比上涨52.26%,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增加15.89%[117] - 煤炭采购价格同比上涨81.10%,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增加0.99%[118] - 公司通过套期保值业务锁定原油加工利润,综合收益为人民币1.66亿元[119][120] - 直接销售收入为54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7%[124] - 代理销售收入为23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7%[124] - 贸易收入为110.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3%[124] - 公司对外销售电量为7.70亿千瓦时,营业收入为3.97亿元人民币[125] - 公司对外销售蒸汽30.20万吉焦,营业收入为2722万元人民币[125] - 公司原油蒸馏装置负荷率为95.32%,设计产能为1400万吨[116] - 公司乙烯装置负荷率为105.97%,设计产能为70万吨[116] 研发与创新 - 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总额为94,294.9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0.11%,研发人员数量为169人,占总员工数的2.02%[75] - 公司完成1,500吨/年PAN基碳纤维二阶段项目氧化炭化生产线建设[26] - 公司组建碳纤维公司,并与华东理工大学成立氢能联合实验室[26] - 公司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碳纤维火炬"飞扬"量产工作[26] - 公司累计签订各类战略合作协议21项,加快"产学研用"步伐[26] - 公司计划加快碳纤维核心技术攻关,开稳开好1,500吨/年PAN基碳纤维生产线[95] - 公司计划开工建设弹性体项目,补齐橡胶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95] - 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95] - 公司计划构建全员全链条全系统全方位优化格局,提升节能降耗水平[93] - 公司计划推进南随塘河及腈纶部屋顶光伏等项目,发展风、光、火、生一体化发电和绿氢制造技术,实现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向"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变[96] - 公司计划加快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展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技术的探索应用[96] - 公司产品结构将由传统火力发电厂"热+电+水"结构向新型综合能源供应中心"热+电+冷+水+气+氢"转变[96] 资本支出与融资 - 2021年度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5.33亿元,同比增长67.68%[89] - 2022年资本开支预计为人民币35.0亿元左右[89] - 2022年计划原油加工总量1365万吨,成品油总量757万吨,乙烯82.52万吨[92] - 2022年计划生产对二甲苯66.60万吨,聚乙烯43.1万吨,聚丙烯45.3万吨[92] - 公司2022年资本支出预计为人民币35.0亿元,将通过融资活动和部分自有资金解决[99] - 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30亿元,利率1.70%,已全部使用[162] - 2021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20亿元,利率2.40%,已全部使用[163] - 2021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10亿元,利率2.25%,已全部使用[163] - 2021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20亿元,利率2.18%,已全部使用[163] - 2021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10亿元,利率2.30%,已全部使用[163] 环境与社会责任 - 2021年公司万元产值能耗降低7.12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降低9.08个百分点[21] - 2021年公司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632.30万吨标煤,节约49.02万吨标煤[21] - 2021年公司外排废水综合达标率为99.95%,有控废气外排达标率为100%,危险废物妥善处置率为100%[150] - 2021年公司检测生产装置密封点2,994,011点次,检测出泄漏9,561点,修复9,481点,修复率为99.20%[150] - 2021年公司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1.92%、19.32%、4.96%和12.78%[150] - 2021年公司完成水质监测数据22,724个,其中外委项目数据为1,824个;大气及废气监测数据9,493个,其中外委项目数据为1,322个;噪声监测数据304个,自行监测率达100%[154] - 2021年公司完成"能效提升"项目13项,炼油节能技改项目3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项[155] - 2021年公司回收利用CO2量为9.1654万吨,并积极开展碳捕集CCUS技术交流和储备[155] - 2021年公司评估了165个环境风险源,其中一级环境风险源为0个,二级环境风险源为52个,三级环境风险源113个[153] - 2021年公司完成5个项目的环评批复,包括大丝束项目配套110KV变配电站项目、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试验项目等[152] - 2021年公司热电锅炉、硫磺、催化裂化、工艺加热炉等主要污染设施的污染物排放均达标[152] - 公司消费扶贫工作落实资金776.6万元,对口教育帮扶西藏班戈县初级中学[156] - 公司基层单位与金山区、平湖市53个村居开展结对共建,落实资金182.1万元[15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目前消耗的原油95%以上需要进口,面临原油价格波动和供应中断的风险[99] - 公司受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管辖,可能因更严格的环境标准产生额外支出[101] - 公司可能因人民币对外币的贬值而增加成本,损害盈利能力[102] - 公司营业收入大部分源于销售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受原油和石化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98] -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出,2021年中央部门陆续出台专项政策文件,推动行业绿色转型[105] - 2021年3月,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控制化石能源总量,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105] -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105] - 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指导意见,严格审批石化、现代煤化工等"两高"项目环评,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105] -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105] - 2021年7月,欧盟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带动中国碳减排政策和碳排放交易价格与欧洲对标[105] -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105] - 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105] - 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转型为石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技术选项和实现路径[106] 行业与市场 - 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107] - 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8%[107] - 2021年原油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2.4%,原油进口5.13亿吨,同比下降5.3%[107] - 2021年原油对外依存度由上年度的73.6%下降为72%[107] - 2021年原油加工量突破7亿吨,同比增长4.3%,成品油产量增长7.9%[107] - 2021年乙烯产量增长18.3%,进口增加4.5%,消费增加16.9%[107] - 2021年聚乙烯产量增长9.7%,进口下降21.3%[107] - 2021年布伦特油价全年均价同比增幅69.98%[107] - 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量占全国相应产品产量的比例在1.5%-2.5%不等[107] -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采购原油,加工生产合成纤维、树脂和塑料等产品[10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中石化股份持有公司54.6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0.44%,处于绝对控股地位[10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0.44%,为第一大股东[181]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460,000,0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0.44%[190]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持有公司3,453,839,030股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1.91%[188]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2,709,227,393股,持股比例为68.31%[186] - 中国石化集团通过境外全资附属公司盛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国
上海石化(60068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