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 因2021、2022年度亏损,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公司拟定这两年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77][178]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799,726,395.6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72,522,513.78元[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112,373.7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46%[2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4,892,354.65元,较上年末减少60.97%[22] - 2022年末总资产5,022,454,010.68元,较上年末减少30.43%[22] - 202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4.63亿元、-7.18亿元和-12.73亿元,近三年连续亏损[23] - 2022年营业收入为8亿元,较2021年增长3.05%,但因多项减值损失,报告期亏损12.73亿元[2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4.67% [23]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25亿元、1.54亿元、1.92亿元和2.29亿元[27]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80亿元、-1.32亿元、-0.98亿元和-9.63亿元[27]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138.81万元,2021年为-1.39亿元,2020年为-4998.13万元[30]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8.91亿元,期末余额104万元,当期变动-8.90亿元,影响当期利润1691.33万元[33] - 2022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5.54亿元,期末余额5.20亿元,当期变动-0.34亿元[3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亿元,较2021年增长3.05%,亏损12.73亿元[70] - 截至2022年底,影城会员203.06万人,会员票房平均占比22.75%[6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5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60.97%,总资产50.22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30.43%[71] - 2022年管理费用2.0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3%;财务费用2.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7%;研发费用0.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85%[73] - 影院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较上期下降45.45%[75] - 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收入较上期增长74.01%[75] - 网络游戏业务收入较上期增长50.63%[75] - “文化+”业务收入较上期增长123.35%[75] - 影院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营业收入2.54亿元,营业成本4.68亿元,毛利率-84.23%,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5.45%,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8.03%[77] - 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营业收入1.94亿元,营业成本1.80亿元,毛利率7.29%,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4.01%,营业成本同比增加58.83%[77] - 网络游戏业务营业收入1.92亿元,营业成本0.26亿元,毛利率86.41%,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0.63%,营业成本同比减少60.96%,毛利率增加38.83个百分点[77] - “文化+”业务营业收入1.60亿元,营业成本1.28亿元,毛利率19.98%,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23.35%,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20.55%,毛利率减少24.26个百分点[7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8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5.56%;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0.6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71%[79][80] - 销售费用1710万元,同比减少24.75%;管理费用2.01亿元,同比减少5.73%;研发费用6871万元,同比增加40.85%;财务费用2.52亿元,同比增加11.37%;税金及附加1673万元,同比减少34.89%[80][81] - 研发投入68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59%,研发人员104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6.05%[82][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74亿元,同比减少42.4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86亿元,同比增加879.49%;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2亿元,同比减少4.64亿元[86][87] - 货币资金期末数1.41亿元,较上期增加46.86%;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04万元,较上期减少99.88%;应收账款期末数1.30亿元,较上期减少67.53%[88] - 存货期末数3.35亿元,较上期增加39.53%;固定资产期末数0.77亿元,较上期减少39.89%;无形资产期末数9.21亿元,较上期增加117.00%[88] - 2022年公司货币资金增加46.86%,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99.88%,因锦程信托完成底层资产处置,公司收到信托收益分配款9.54亿元[89] - 公司应收账款减少67.53%,一方面加强催收,另一方面对部分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8亿元[89] - 公司预付款项减少89.53%,无形资产增加117%,因土地完成交割,预付土地款转为无形资产[89] - 公司游戏业务网络游营业收入20060.50万元,增长率57.67%,营业成本2604.01万元,增长率 -60.96%,推广营销费用345.73万元,占收入比重5.76%[98] - 《攻城三国》月末总注册用户2710万户,付费用户数4万户,充值金额16247万元,ARPU为10.38元/人;《攻城天下》月末总注册用户670万户,付费用户数48万户,充值金额99767万元,ARPU为31.98元/人[99] - 境外资产9728853.99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9%[90] - 报告期末受限资产中货币资金账面价值1065.73万元,因诉讼冻结;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2692.07万元,因担保抵押;其他权益工具投资20000.00万元,因担保质押[91] - 2022年Ithink向Topco出售Bidco全部股权(含1,211,250股B类普通股),获1.43774亿美元对价款,换汇后公司收到投资退出款9.535413亿元[107][108] - 2022年江苏耀莱影城营业收入3.396357亿元,归母净利润 -4.259349亿元,总资产19.341591亿元,净资产 -15.606222亿元[110] - 2022年上海都玩网络营业收入2.00605亿元,归母净利润0.553127亿元,总资产7.713412亿元,净资产5.255499亿元[110] - 2022年都玩网络手游《攻城三国》全球总流水1.6亿元,《攻城天下》全球累计总流水近10亿元[111] - 2022年北京文投互娱营业收入0.282937亿元,归母净利润 -0.354021亿元,总资产8.527886亿元,净资产6.530226亿元[111] - 截至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5亿元[139] 业务板块情况 - 2022年特许经营业务收入增长显著,游戏业务盈利能力有一定恢复,影视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有改善[24] - 因部分影城关停,2022年影城相关收入大幅下降,产生固定资产减值损失0.22亿元等多项减值损失[24] - 2022年公司影城业务观影总人次544.14万,总票房2.36亿元,占全国总票房0.79%,票房业务收入位居全国影管行业第16位[35] - 2022年公司关闭26家影院,年末持续经营影院46家,银幕351块[35] - 耀莱影城会员票房占比超20%,同比2021年底上涨3个百分点[36] - 2022年公司参与投资制作的《奇迹》票房13.79亿元,《熊出没·重返地球》票房9.77亿元等[37] - 2022年公司主控宣发《我们的冬奥》票房6504.9万元,参与发行《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票房1.94亿元等[39] - 公司主控开发的《冰雪之名》在多家平台播映,单个网络平台点击率破亿,《破晓东方》取得央视播映关注度冠军[40] - 2022年公司自研游戏《攻城三国》全球总流水1.6亿元,《攻城天下》全球总流水近10亿元[41] - 冬奥特许经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692.70万元,盈利1729.07万元[44] - 公司累计研发提报63款冬奥特许产品,零售58款产品[44] - 公司业务涵盖影视、游戏及“文化+”业务,包括院线及影城运营、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游戏研发运营等[60][61] - 2019 - 2022年公司成为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官方文化活动服务赞助商和特许经营商,有冬奥业务三大板块[62] - 公司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规划咨询等服务,收取服务费[63] - 公司影视业务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各业务板块资源协同,提升成本把控能力[64] - 2021年22家影城纳入文投院线管理,产出票房5335万元,观影人次135万,2022年自有门店将转至自有院线[64] - 公司与行业优秀机构等深度合作,扩充独有内容资源优势,把控作品全过程[66] - 公司旗下影城搭建财务、业务中台,完善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效率,节约人工成本[66] - 公司依托国企资源背景,与业内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拓展新业态,整合产业链[66] - 游戏重点产品《攻城天下》已在韩国、港澳台地区上线,流水稳定,未来将接入日本等渠道[68] - 公司未来将拓展体育赛事、文化IP商业合作,延伸特许经营业务到多领域[68][69] 行业环境 - 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同比下降10.33%;游戏用户规模6.64亿人,同比下降0.33%;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销收入2223.77亿元,同比下降13.07%;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930.58亿元,同比下降14.40%;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8%至613.73亿元;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52.80亿元,同比下降12.44%[51] -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0.9%;内容创作生产、新闻信息服务等5个行业营业收入比2021年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3.4%、3.3%、3.2%、2.1%和0.3%[54] - 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38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36.0%,占比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54] - 2022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电视剧发展作出统筹安排[50] - 2022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对网络剧片发放行政许可,国产重点网络剧片上线播出将使用统一“网标”[50] - 2022年9月广电总局决定自9月21日起使用国产电视剧片头统一标识[51] - 2022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对国产网络剧片发行实行许可制度,要求使用统一标识并标注发行许可证号[51] - 2022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强调防沉迷责任[52] - 2022年7月27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发展数字文化贸易,扩大网络游戏审核试点[53] -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57] 未来规划 - 公司影视业务未来聚焦重大及现实题材内容投制,加强合作,建立差异化品牌[115] - 2023年国产、进口影片定档及宣发节奏有望恢复,内地院线市场有望重归2021年水平[115] - 2022年我国游戏产业在多方面探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115] - 公司将巩固内容产出平台地位,以主控开发精品主旋律项目为主营业务核心,打造优质头部影视项目[119] - 影城运营管理板块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文投院线”品牌,提高影城品质[120] - 影视运营板块围绕重要节点和主题,加大重大题材创作生产力度,打造“北京模式”[120] - 游戏板块加大产品研发和发行,聚焦突破SLG游戏并拓展其他类型,拓展海外市场[120] - “文化+”板块深度挖掘文化产品IP属性,推动文化与多产业深度融合[120] - 2023年影城深化管理,加强非票收入,做好安全生产和风险管控,优化管理职能[121] - 影视版块主控投资提质减量,围绕重要节点创作主旋律作品,关注现实题材[121] - 2023年公司深耕电影项目内容开发,申请政府专资支持,打造有价值版权并多渠道变现[122] - 公司审慎参投重要档期及头部电影项目,力求在大盘恢复中取得较好业绩[122] - 2023年发行团队将执行冬奥记录电影《北京2022》宣发工作,为中小影片创造机会并扩充资源[124] - 2023年公司将保障主旋律剧集主控开发及承制,围绕北京文化中心定位开展工作[126] - 电影《我的日记》《莫尔道嘎》等预计2023 - 2024年发行或上映,部分处于后期、筹备阶段[123] - 电视剧《米露露求爱记》《新六指琴魔之天龙》等预计2024年发行,部分处于发行中阶段[127] - 电视剧《悬崖之上》预计2023年底完成
文投控股(600715)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