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动力(60133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1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5.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0%[25]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2.63亿元,同比下降9.72%[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17亿元,同比下降4.80%[43] - 营业收入人民币22.63亿元,同比下降9.72%,主要因建造收入减少3.62亿元[63] - 建造收入人民币8.92亿元,同比下降28.88%[63] - 净利润4.36亿元[62] - 营业收入从25.0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2.63亿元人民币,降幅9.7%[176] - 净利润从4.6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36亿元人民币,降幅5.4%[17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4.3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17亿元人民币,降幅4.8%[176]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6.5百万元,同比下降4.8%[191]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896亿元人民币[195] - 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1835万元人民币[1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财务费用2.20亿元,同比增加约562.84万元[6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0.88%至人民币402.05万元[54] - 研发费用增加因研发活动增加[56] - 财务费用从2.14亿元人民币增至2.20亿元人民币,增幅2.6%[176] - 利息费用从2.11亿元人民币增至2.47亿元人民币,增幅17.0%[176] - 研发费用增长70.9%至4020.49万元(2021年同期:2352.83万元)[181] - 利息费用增长39.4%至8.79亿元(2021年同期:6.30亿元)[181]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运营31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能力达3.4万吨/日[30] - 公司采用BOT模式经营,特许经营期25-30年[31] - 处理生活垃圾549.54万吨,同比增长8.25%[44] - 累计发电量205,247.71万度,同比增长6.09%,上网电量168,781.55万度,同比增长4.82%[44] - 供汽量13.97万吨,同比增长212.03%[44] - 运营收入人民币11.77亿元,同比增长9.39%[65] - 公司市场网络覆盖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6] - 公司主要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BOT项目投资运营[19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8.0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8.01%至人民币2.75亿元[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61.02%至人民币12.30亿元[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8.87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9.32亿元,增幅97.6%[7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58.0%至2.75亿元(2021年同期:1.74亿元)[1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6.4%,从499.9百万元降至368.2百万元[18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收入同比下降47.0%,从270.2百万元降至143.3百万元[188]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大幅增长573.3%,从30.0百万元增至202.2百万元[1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78.8%,从579.1百万元增至1035.5百万元[188] - 发行债券收到现金234.8百万元,上年同期为零[18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217.4%,从362.8百万元增至1151.5百万元[18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3%[25] - 总资产202.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7%[25] - 总资产为人民币224.5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为人民币70.00亿元[43] - 货币资金18.96亿元,同比增长96.15%,主要因发行可转债收到23.48亿元[58] - 应收账款18.27亿元,同比增长19.42%[58] - 短期借款5.93亿元,同比下降52.49%[58] - 总资产224.52亿元,资产负债率66.77%[6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末65.78%上升至66.77%[71][74] - 未偿还借款总额101.68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5.5亿元[75] - 银行综合授信额度173.81亿元,其中58.44亿元尚未动用[75] - 已质押资产账面价值约103.72亿元[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224.3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77%[167]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2021.4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6月末2245.21亿元人民币,增长11.1%[170][172]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96.0%,从9.67亿元人民币增至18.96亿元人民币[170] - 应收账款从15.30亿元人民币增至18.27亿元人民币,增长19.4%[170] - 短期借款显著减少52.5%,从12.49亿元人民币降至5.93亿元人民币[172] - 应付债券从零增至21.55亿元人民币[172] - 未分配利润从25.94亿元人民币增至28.72亿元人民币,增长10.7%[172] - 长期借款保持稳定,从87.09亿元人民币微增至87.14亿元人民币[17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65.28亿元人民币增至70.00亿元人民币,增长7.2%[172] - 少数股东权益从3.89亿元人民币增至4.60亿元人民币,增长18.1%[17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13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1.57亿元人民币,增长442.3%[173] - 公司总资产从765.3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025.41亿元人民币,增幅33.9%[174] - 未分配利润从1.9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11.44亿元人民币,增幅490.3%[174] - 应付票据从14.25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6.48亿元人民币,降幅54.5%[174] - 未分配利润从2594.4百万元增至2871.6百万元,增长10.7%[191]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达到53.177亿元人民币[195] - 2021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41.69亿元人民币[193] 融资和投资活动 - 完成A股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23.6亿元,募集资金净额23.45亿元[43] -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23.48亿元[58][60] -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23.45亿元,其中9.85亿元尚未动用[71][78] - 对外股权投资额3.0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1.28%[80] - 募集资金已使用13.6亿元,其中5.5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78] - 章丘二期项目累计投入6202.73万元,进度8.01%[80] - 武汉二期项目累计投入1.7亿元,进度19.39%[80] - 公司于2022年2月25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360万张,发行总额23.6亿元[159] - 可转换公司债券"绿动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9.82元/股,后调整为9.72元/股[159][166] - 报告期末可转换公司债券尚未转股余额为23.6亿元,占发行总量比例100%[164]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4.62亿元(2021年同期:29.05亿元)[184] - 发行债券收到现金23.48亿元(2021年同期:0元)[184] - 可转换债券持有者投入资本217.6百万元[191] - 2022年上半年可转换债券持有者投入资本增加2.176亿元人民币[195] - 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增加股本2.322亿元人民币[19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北京国资公司持有的92,896,000股限售股于2022年6月9日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从6.67%降至0%[141][14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加92,896,000股至1,393,440,000股,占比从93.33%提升至100%[141] - 人民币普通股数量增加92,896,000股至989,080,208股,占比从64.31%提升至70.98%[141] - 境外上市外资股数量保持404,359,792股不变,占比29.02%[143] -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94,085,618股,占比42.6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47]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379,480,000股,占比27.23%,为第二大股东[147]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4,265,896股,占比6.05%,为第三大股东[147] - 北京国资(香港)有限公司持股24,859,792股,占比1.78%,为第四大股东[147] - 北京国资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国资(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4,859,792股H股,占H股股本6.15%[151]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0,830户[145] - 三峡资本控股持有可转债2.01亿元,占比8.52%,为最大持有人[161] - 国信证券持有可转债1.6亿元,占比6.77%,为第二大持有人[161]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二组合持有9820万元,占比4.16%[161] - 报告期末可转债持有人总数为115,299人[161] - 公司总股本为13.934亿元人民币[199]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向关联方深圳水晶石数字科技实际发生交易额人民币620万元[126] - 公司向控股股东北京国资公司及其子公司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68,819.57万元[12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人民币558,614,298.16元[136]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人民币7,148,637,339.54元[136]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达102.12%[136] - 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债务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376,874,729.59元[136]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人民币3,648,447,918.37元[136] - 2021年与深圳水晶石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900万元[125] - 2022年与深圳水晶石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100万元[125] 分红和分配 - 2022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股利1.393亿元人民币[195] - 2021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股利2.787亿元人民币[193] 行业和政策环境 -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目标2025年底达到80万吨/日[35][40] - 十三五期间城镇生活垃圾设施处理能力超过127万吨/日[35] - 十三五期间焚烧设施处理能力58万吨/日[35] -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45%[35] - 每吨生活垃圾上网电量280千瓦时内执行统一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35] - 日处理能力1000吨垃圾焚烧厂资金投入4-6亿元人民币[35] - 垃圾焚烧项目投资回收周期8-12年[35] - 特许经营期限25至30年[35] - 国补政策调整后存量项目受82500合理利用小时或15年限制[40] - 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对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仅覆盖前82,500小时或前15年[85]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执行全国统一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含税)[85] - 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标准为280千瓦时[85] - 2020年1月20日后建成并网未纳入补贴范围项目列为非竞争配置项目[85] - 2021年1月1日后新开工项目列为竞争配置项目[85] - 项目建设资金通常按30%资本金和70%银行贷款比例筹集[96] 风险因素 - 公司报告包含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业务风险等重大风险提示[7] - 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达66.7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6] - 税收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89] - 环保投入增加可能对公司经营及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86] 环保和排放数据 - 通州公司1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2mg/m³,远低于5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通州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17mg/m³,低于8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通州公司1炉烟尘排放浓度低于0.8mg/m³,远低于1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汕头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195mg/m³,低于30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汕头公司1炉烟尘排放浓度为4.5mg/m³,低于30mg/m³的排放限值[105] - 惠州二期公司1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8mg/m³,低于5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惠州二期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83mg/m³,低于15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惠州二期公司1炉烟尘排放浓度为2.6mg/m³,低于1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海宁扩建公司1炉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为14mg/m³,远低于300mg/m³的排放限值[107] - 海宁扩建公司1炉COD排放浓度为29mg/L,远低于500mg/L的排放限值[107] - 二噁英排放浓度检测结果为0.08ng/m³(1炉和2炉)[109] - 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72.57吨,仅占年排放指标821.23吨的8.8%[110] - 氮氧化合物实际排放量437.38吨,占年排放指标1940吨的22.5%[110] - 烟尘实际排放量8.84吨,占年排放指标148.61吨的5.9%[110] - 控股子公司因大气污染物超标被处以12万元罚款[116] - 烟气净化采用七道组合工艺(SNCR+半干法+干法+SCR+活性炭+SCR+袋式除尘)[111] - 废水处理采用六级处理工艺(预处理+厌氧+硝化反硝化+MBR+纳滤+反渗透)[111] - 通州项目环评批复于2015年12月25日获北京市环保局批准[112] - 汕头项目环评批复于2017年3月28日获汕头市环保局批准[112] - 所有污染防治设施在报告期内运行正常[111]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5][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符合中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要求[9] - 公司董事会下属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已审阅半年度报告[6]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确认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确认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的情况[8] - 公司报告同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以中英文版本刊发[1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21][22] - 公司A股股票代码为60133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绿色动力[22] - 公司H股股票代码为1330,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绿色动力环保[2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乔德卫[21] - 公司董事会秘书朱曙光,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21]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李剑,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十二路九洲电器大厦二楼[21] - 公司网址为http://www.dynagreen.com.cn/[22]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dynagreen.com.cn[21][22] - 公司报告期内基本情况未发生变更[22] - 公司报告期内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未发生变更[22] - 公司可转债信用评级维持AA+等级[1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集团职员人数为3176人[155] - 公司报告期内享受税收优惠金额为9468.4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9.7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