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131,387,852千元,较2020年减少4.30%[1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30,681,450千元,较2020年减少4.29%[17] - 2021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28,125,076千元,较2020年减少4.45%[1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987,908千元,2020年为3,758,175千元[1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1,889,508千元,2020年为1,041,832千元[17]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554,000千元,2020年为4,696,198千元[1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8,134,328千元,较2020年末减少12.45%[17] - 2021年末总资产为300,802,190千元,较2020年末减少4.63%[17]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4元/股,2020年为0.2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2021年为-0.64元/股,2020年为0.24元/股[18]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69%,2020年为5.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1年为-18.64%,2020年为1.60%[1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5,415,305千元、36,793,584千元、30,831,367千元、37,641,194千元[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至四季度分别为661,481千元、-5,632,313千元、548,523千元、-5,565,599千元[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第一至四季度分别为508,832千元、-6,117,858千元、-240,241千元、-6,040,241千元[2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至四季度分别为-13,436,344千元、-5,198,730千元、-1,671,559千元、9,752,633千元[20]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901,600千元(2020年为2,716,343千元,2019年为2,504,730千元)[22]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3.88亿元,同比下降4.3%[25]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5.07%,同比减少1.69个百分点[25] - 2021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9.88亿元,上年同期为37.58亿元[25]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4元,上年同期为0.25元[25] - 2021年公司新增订单1441.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3%[25]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为2861.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3.6%[25] - 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13.8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88亿元,上年同期为37.58亿元[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54亿元,上年同期为46.96亿元[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105.54亿元,上年同期数为46.96亿元[5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58.59亿元,上年同期数为-36.05亿元[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21.65亿元,上年同期数为24.68亿元,变动比例为-12.28%[54] - 信用减值损失为-109.87亿元,主要是通讯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单项减值准备69.96亿元所致[55] - 资产减值损失为-45.25亿元,主要是通讯公司存货计提减值损失22.26亿元所致[55]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34.29亿元,占总资产11.11%,较上期期末变动1.92%[56]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328.79亿元,占总资产10.93%,较上期期末变动9.65%[56]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18.36亿元,占总资产3.93%,较上期期末变动-24.26%[56]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238.45亿元,占总资产7.93%,较上期期末变动54.76%[56] - 2021年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计提损失92.22亿元,影响2021年归母净利润83.54亿元[66] - 通讯公司本期计提减值损失92.22亿元,减少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54亿元[8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拥有核心技术、新动能、协同发展三大核心竞争优势[34][35] - 能源装备板块报告期营业收入592.24亿元,同比上升5.83%,毛利率17.88%,同比增长0.89个百分点[40] - 工业装备板块报告期营业收入422.41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毛利率16.36%,同比减少0.68个百分点[40] - 集成服务板块报告期营业收入394.52亿元,同比减少24.47%,毛利率6.24%,同比减少5.72个百分点[41] - 公司在核电装备制造领域技术路线涵盖300MW、600MW到1000WM等级,综合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36] - Petrel平台11兆瓦机型样机下线时为国内自主研发的亚洲最大直驱海上风电机组[36] - 上海三菱电梯自主开发产品占销售总量的70%以上[38] - 智能供应链平台已接入超过20000家供应商[39] - “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风机、电梯、机床等15余万台主设备[39] - 公司在国内退役电池储能领域名列前茅,已完成10余个示范项目[37] - 2021年3月山西裕光煤电百万等级1号机组投运,6月山西长治发电公司两台百万等级机组“双投”,9月、12月华能秦煤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百万等级机组投运[36] - 能源装备营业收入592.24亿元,同比增5.83%;工业装备营业收入422.41亿元,同比增0.15%;集成服务营业收入394.52亿元,同比降24.47%[44] - 风机产销量分别为5256兆瓦、4656兆瓦,同比降5.2%、8.7%;电梯产销量分别为106298台、100356台,同比增6.3%、7.1%[45]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54.06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0.41亿元,研发投入合计54.47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17%[5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352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9.03%[51] - 2021年度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揽获国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奖9项,组织36项攻关专项,申报科研专项资金约2.05亿元[52] - 煤电技术领域,国内首台百万等级超超临界带BEST双机回热系统二次再热机组综合发电煤耗249.7g/kwh;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双塔年平均供电标煤耗降低3.37g/kwh,年节约标准煤2.45万吨,减少碳排放量5.41万吨/年[52] - 风电技术领域发布7款数字化产品,储能技术领域上海电气国轩南通研发中心占地8000余平米[52] - 国能浙江宁海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机组改造后出力将从1000MW增容至1055MW[53] - 农业废弃物处理领域建成崇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生产有机肥约3万吨/年[53] 行业环境表现 - 202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一至四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1.2%、11.8%、7.6%和3.3%[32] -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8.1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32] - 2021年电力工程年度完成投资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2.9%,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1048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电网投资4951亿元,同比增长1.1%,电源投资5530亿元,同比增长4.5%,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88.6%[32][33] - 2021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7629万千瓦,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809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78.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33] - 2021年全国全年新增并网海上风电1690万千瓦,创历年新高[33] - 截至2021年底,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7.0%,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比重[33] - 2021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9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4.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60.0%,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33] - 2021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817小时,同比提高60小时,其中核电、火电和风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分别提高352、237、154小时[33] - 2021年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7%,全年进口煤炭3.2亿吨,同比增长6.6%[33] - 2021年国内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452%[60] - 国内在用电梯保有量超800万台,其中超15年以上老旧电梯占比有所增长[61] - 电梯行业内整机制造企业近700家,年产能超140万台[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7 - 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 - 6%[68] - 预计2022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26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3亿千瓦,占比达50%[68] - 2022年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1.8亿千瓦[68] - 煤电装机容量预计2022年底达11.4亿千瓦[68]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率不低于3.5%[72] - 公司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让有限资源向新赛道集中[75] 其他重要内容 - 2021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120] - 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面临疫情、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等重大风险[6] - 2021年公司科研创新生态构建力度加大,签约22个创新科研项目[28] - 2021年“星云智汇”已接入15余万台价值1430多亿元的设备[29] - 2021年电气风电于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31] - 2021年公司推进两家下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计划[3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03.7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5.51%;其中关联方销售额28.0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14%[4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2.7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26%;其中关联方采购额22.3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92%[49] - 公司股权投资总金额约为25亿元,同比减少约32亿元[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最初投资成本合计33.7359亿元,期末账面价值合计48.15亿元,报告期损益合计6.4313亿元[64] - 2021年8月17日公司将所持电气国贸80.59%股权转让给电气控股,转让价格为19.574671亿元[65] - 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23亿元,总资产372.12亿元,净资产146.36亿元,营业收入247.17亿元,营业利润12.32亿元,净利润11.73亿元[66] - 上海电气集团财务责任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亿元,总资产691.14亿元,净资产78.45亿元,营业收入13.39亿元,营业利润8.06亿元,净利润6.36亿元[66] - 通讯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总资产20.04亿元,净资产 - 80.74亿元,营业利润 - 95.98亿元,净利润 - 96.12亿元[6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5月17日召开,决议刊登于www.sse.com.cn,披露日期为5月18日[86]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6月28日召开,决议刊登于www.sse.com.cn,披露日期为6月29日[86]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3日召开,决议刊登于www.sse.com.cn,披露日期为8月24日[86]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1月8日召开,决议刊登于www.sse.com.cn,披露日期为11月9日[86] - 公司于2021年7月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的《调查通知书》,调查仍在进行中[8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免去郑建华公司董事职务,选举冷伟青为公司董事[90]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刘平为公司董事[90] - 干频年初持股15,000股,年末持股20,000股,年度内股份增加5,000股[92] - 冷伟青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5.77万元[92] - 干频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0.40万元
上海电气(60172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