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公司合并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33,014,544.76元,母公司实现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1,869,543,336.84元,截至期末母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6,146,408,861.71元[5] - 公司拟以2021年末总股本10,677,771,13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4元(含税),共计派发股利1,110,488,197.94元[5] - 2021年营业收入123,634,448,111.90元,较2020年增长14.47%[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33,014,544.76元,较2020年增长3.14%[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80,370,224.50元,较2020年减少13.10%[2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733,868,710.29元,较2020年减少11.14%[20]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3,717,492,460.80元,较2020年末增长0.54%[20] - 2021年末总资产286,356,810,441.58元,较2020年末减少1.71%[20]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7元/股,与2020年持平[21]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较2020年增加0.22个百分点[21] - 2021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29.39亿元、347.74亿元、296.92亿元、362.29亿元[22] - 2021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16.91亿元、8.04亿元、2.17亿元[2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2.53亿元,2020年为9.10亿元,2019年为4.89亿元[25] - 2021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当期变动为23.86亿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6.69亿元[27] - 2021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1.18亿元,期末余额11.52亿元,当期变动0.35亿元[27] - 2021年投资性房地产期初余额306.84亿元,期末余额360.92亿元,当期变动54.08亿元[27]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236.34亿元,同比增加14.47%,利润总额78.81亿元,同比增加1.1%,净利润52.13亿元,同比增加1.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9.33亿元,同比增加3.14%[56] - 营业成本1035.65亿元,同比增加18.42%,销售费用26.59亿元,同比增加13.69%,管理费用68.42亿元,同比增加7.92%,财务费用23.72亿元,同比减少24.96%[59] - 研发费用3.47亿元,同比增加28.8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34亿元,同比减少11.1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64.03亿元,同比减少149.64%[5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42.10亿元,同比减少134.0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92亿元,同比增加32.94%,资产处置收益0.74亿元,同比增加5322.57%[59] - 营业外收入11.03亿元,同比增加63.5%[59] - 2021年水泥、新型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及管理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325.68亿元、374.88亿元、346.00亿元、20.47亿元,占比分别为31.54%、36.30%、33.51%、1.98%,同比变动-2.50%、-0.58%、2.70%、-0.62%[6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8.6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15%;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9.3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3.5%[67]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3.47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0.28%[67] - 2021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7.34亿元、-64.03亿元、142.10亿元,同比变动-11.14%、-149.64%、-129.73%[70] - 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期末数分别为219.22亿元、7.06亿元、75.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7.66%、0.25%、2.63%,同比变动-23.47%、-22.39%、-1.76%[73] -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期末数分别为1169.29亿元、360.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0.83%、12.60%,同比变动-3.04%、17.63%[73] -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期末数分别为251.41亿元、197.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8.78%、6.91%,同比变动-18.44%、9.48%[73] - 境外资产22.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78%[76] - 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项较期初减少55%、34.02%,合同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较期初增加318.35%、63.4%[73][74][75] - 本年新增融资成本同比降低13个基点;全年对外融资减少90亿元,融资成本降低37个基点[53] - 融资结构合理,长期融资占比76.64%[53] - 资产负债率67%左右[53] - 全口径资金归集率达65.70%[5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在房地产板块获取4宗土地,土地金额分别为23.78亿元、11.91亿元、16.39亿元、28.10亿元[32] - 2021年公司全年累计取得9宗土地开发权,新进一城[33] - 2021年公司房地产相关地块中,玉麟路以西地块(NO.2021G88)股权占比34%,杭州市上城区彭埠单元地块(杭政储出[2021]28号)占比100%等[34] - 2021年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板块强化市场布局、降本增效[30] - 2021年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板块降控成本、开拓市场[30] - 公司水泥业务熟料产能约1.2亿吨、水泥产能约1.7亿吨,预拌混凝土产能约5400万立方米,骨料产能4900万吨,助磨剂、外加剂产能约24万吨,危废、固废年处置能力近468万吨,京津冀地区石灰石总储量16.64亿吨[38] -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先后开发项目约170个,总建筑规模达3000多万平米,总资产规模达1500多亿元,年开复工规模80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500亿元,截至2021年底进入16个城市[40] - 公司物业投资与管理业务在北京及天津持有的投资物业面积近175万平方米,其中北京核心区110万平方米,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40] - 水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431.90亿元,同比增加2.62%,毛利额106.2亿元,同比减少14.73%,水泥及熟料综合销量9972万吨,同比下降7%[56] - 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板块主营业务收入389.08亿元,同比增加18.1%,毛利额14.2亿元,同比增加69.7%,利润总额4.09亿元,同比增加326%[56] - 房地产板块主营业务收入397.30亿元,同比增加26.88%,毛利额51.30亿元,同比增加14.14%,全年结转面积183.3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0.73%[57] - 公司全年累计合同签约额372.97亿元,同比减少28.6%,累计合同签约面积147.8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3.99%,期末土地储备总面积696.76万平方米[58] - 物业投资及管理板块主营业务收入45.2亿元,同比减少5%,毛利额24.73亿元,同比减少2%,期末投资物业总面积174.7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81%[58] 行业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2,884亿元,同比增长4.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4%[35] - 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7,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4%,住宅投资111,173亿元,增长6.4%,住宅投资占比75.3%,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36] - 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75,3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住宅施工面积690,319万平方米,增长5.3%[36] - 2021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98,895万平方米,下降11.4%,住宅新开工面积146,379万平方米,下降10.9%[37] - 2021年房屋竣工面积101,412万平方米,增长11.2%,住宅竣工面积73,016万平方米,增长10.8%[37] - 202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9,4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销售额181,930亿元,增长4.8%[37]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坚守绿色环保建材制造、贸易及服务和房地产业两大核心主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型商贸服务业[41] - 冀东水泥铜川万吨“二代水泥”示范线建成投产,装配式建筑唐山二期建设完成[42] - 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一期投运,设立科创股权基金,构建金隅智慧园区[42] - 琉璃文创园一期工程完工,龙顺成京作博物馆正式开馆[42] - 公司完成山西代县宏威水泥和华润福龙并购,新增千万吨骨料产能[43] - “大建材业”以水泥、混凝土、新材产业为核心,打造绿色建材全产业链特色集群[44] - “大房地产业”以房地产开发和运营为核心,实现全链条业务开发和服务能力[45] - 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水泥产业打造集成服务型装备制造和系统服务商第一品牌[45] - 新型商贸服务业构建现代绿色供应链贸易服务,拓展新消费,发展网络货运[45] - 各主业之间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推动金隅产业生态的形成[47] -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重要一年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87] - 建材和房地产行业面临落后产能淘汰、环保约束、成本上升、去库存压力大等挑战[84] - 公司面临市场流动性充裕、基建投资托底、房地产调控触底、制造业转型利好等机遇[85][86] - 大建材板块要以“进”求“稳”实现量价利齐升,大房地产板块要“稳”中保“利”[88] - 装备制造板业要“稳”中提“质”,新型商贸服务业要“稳”“防”结合[88] - 公司要在技术研发、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推进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89] - 公司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四位一体”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效果[90] - 2022年大建材业聚焦双碳和数智化转型,实现规模发展[91] - 水泥业务构建“一核一体两翼多点”格局,推进区域并购重组和产能置换[91] - 新材业务坚持一体化、集成化发展,提升装配式建筑规模和盈利能力[91] - 2022年金隅集团主要经济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94] - 疫情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公司需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手抓[95] - 房地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面临环保等政策约束[95] - 我国宏观杠杆率偏高,公司融资和流动性管理面临挑战[96] -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房地产行业进入低利润期[97] - 公司将创新融资方式,推动“三降一减一提升”专项行动[97] - 水泥业务要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提升营运水平和市场竞争力[98] - 房地产业务要提升开发和运营能力,提高资金周转率和项目回报率[9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6项议案[101] - 公司已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101] - 报告期末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5名,报告期内召开18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66项议案[102] - 报告期末公司监事会由7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6次监事会,审议通过14项议案[103] - 公司2020 - 2021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为“A”,已连续七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104]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4次定期报告全球电话业绩说明会、2次网上业绩说明会、1次反向路演,上交所e互动平台及时回复投资者提问66次[105] - 2021年公司无违规买卖公司股票情形,未因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执行或涉嫌内幕交易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措施及行政处罚[10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召集和召开程序等均符合规定[10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选举董事(姜英武)等议案[10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2020年度工作报告等13项议案[110] - 2021年1月19日,公司选举姜英武为执行董事[130] - 2021年1月28日,张登峰辞任公司总法律顾问[131] - 2021年2月1日,公司聘任刘宇为总法律顾问[131] - 2021年5月12日,公司选举顾铁民等人为董事、监事,聘任郑宝金为副总经理,第五届部分董监高到期离任[131] - 2021年8月24日,郑宝金辞任董事会秘书,公司聘任张建锋为董事会秘书[131] - 2021年公司共召开18次董事会,审议事项达到披露标准的共计11次[138
金隅集团(60199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