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16,863,791.66元,同比增长143.58%[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833,011.27元,同比增长123.50%[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999,363.03元,同比增长61.18%[11] - 公司总资产为1,830,231,570.58元,同比增长51.41%[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增长83.33%[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1%,同比增加2.72个百分点[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686.38万元,同比增长143.58%,其中光伏电池业务收入57,275.20万元,占比62.47%[18]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83.30万元,同比增长123.50%,新能源业务属性进一步凸显[1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686.38万元,同比增长143.58%,其中光伏电池业务收入57,275.20万元,占比62.47%[26] - 公司归母净利润3,083.30万元,同比增长123.50%,新能源业务属性进一步凸显[2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9.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6%[89]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4463.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9%[9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83.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4%[9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5,245,595.74元,同比下降7.1%[9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7,631,531.83元,同比增长246.5%[9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同比增长83.3%[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735,704.7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30,833,011.27元[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2,270,250.20元[10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631,531.83元[102] 光伏业务 - 公司积极转型光伏新能源,电池片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出货量大幅增加[12] - 公司通过收购南京美达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份,间接持有安徽美达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1%股份,完成光伏电池业务布局[18] - 公司PERC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并布局N型TOPCon高效电池产能,逐步向下游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储能业务延伸[18] - 公司加快推进安徽明光一期5GW的N型TOPCon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26] - 公司2022年12月成立赛福天新能源,持股51%,正式进入光伏行业,2023年6月收购南京美达伦100%股份,聚焦光伏电池业务[26] - 公司在光伏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快速掌握PERC电池大规模量产工艺,为高效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23] - 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打造全自动化无人车间,徐州基地P型高效单晶电池生产线及明光基地N型TOPCon单晶电池生产线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3.58%,达到916,863,791.66元,主要由于光伏电池片业务出货量大幅增加[2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1.85%,达到819,842,133.05元,主要由于光伏电池片业务收入增加导致相关成本上升[30] - 公司应收款项同比增长17.84%,达到236,512,819.49元,主要由于新增光伏电池片销售订单[40] - 公司存货同比增长23.72%,达到236,691,157.39元,主要由于为满足新能源业务订单合理备货[41] - 公司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7.32%,达到467,700,771.68元,主要由于新增光伏电池片产能相关固定资产[43] - 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802.04%,达到39,900,051.29元,主要由于新能源业务预收客户货款[46] - 安徽美达伦的N型TOPCon高效电池一期5GW产线计划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56]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光伏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头部企业计划加快产能扩张[56]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硅片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波动[56] - 公司面临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太阳能电池价格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和下游需求影响[56] - 公司面临技术更迭风险,目前主要产品为PERC单晶电池,TOPCon电池已进入大规模量产[5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变动,范青女士被选举为董事长,杨倩女士和洪艳女士被补选为董事[62] -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涉及3,789,600股,过户价格为5.11元/股[66] - 公司副总经理白树青辞职,其持有的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权益份额255,500份由董事会秘书闫江认购[6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533户[82] - 苏州吴中融泰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为82,980,738股,持股比例为28.91%[82] - 杰昌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8,095,998股,持股比例为6.30%,其中17,000,000股被质押[82] - 深圳市分享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5,781,500股,持股比例为5.50%[8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的3,789,600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已于2023年6月29日以非交易过户形式过户至公司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账户,过户价格为5.11元/股[8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083,483.85元,同比不适用[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34,532,120.20元,同比增长7.48%[1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229,455,096.4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0,037,121.04元增长52.93%[8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236,512,819.4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0,704,478.04元增长17.84%[8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预付款项为122,725,734.1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515,658.93元增长470.39%[8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存货为236,691,157.3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1,318,878.35元增长23.72%[8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固定资产为467,700,771.6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0,591,348.39元增长37.32%[85]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短期借款为400,964,642.2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1,446,370.82元增长66.07%[8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应付账款为195,785,404.82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261,191.30元增长97.24%[8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未分配利润为287,999,963.9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7,166,952.66元增长11.99%[8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830,231,570.5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8,818,517.30元增长51.41%[8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083,483.85元,同比下降1472.3%[9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9,142.21元,同比下降43.5%[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095,023.93元,同比增长1957.6%[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110,254.14元,较2022年同期的7,838,906.27元大幅下降[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841,962.18元,较2022年同期的3,764,454.18元大幅下降[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345,332.98元,较2022年同期的-10,348,147.95元大幅改善[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978,469.84元,较2022年同期的32,902,938.86元大幅增加[9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95%,达到16,333,152.45元,主要由于公司研发活动增加[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9,276,856.81元,同比下降0.1%[9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633.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89]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排放的废水和危险废物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69] - 公司通过江苏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系统对危险废物进行实时统计、申报和转移[70] - 公司持续推动生产流程的集约化、循环化、绿色化,提升能源管理水平[70] - 公司加大清洁能源使用力度,推广低能耗高效率技术工艺,优选高效绿色生产设备[70] - 公司坚持“遵纪守法、科学管理、防危减污、持续改进”的安全环保方针[70]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号召,应对气候变化[70]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赛福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苏州赛福天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目标认缴金额为10,000万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光伏产业链、新能源、智能制造、机器人、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49] - 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赛福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其他自然人股东共同设立控股孙公司长沙赛福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49] - 公司控股孙公司苏州赛福天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江苏达润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购买南京美达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股权[49] - 公司控股公司苏州赛福天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同人建筑设计(苏州)有限公司分别以800万元人民币和200万元人民币参与设立合资公司赛福天能源建设发展(山西)有限公司[50] - 苏州赛福天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2,000万元人民币受让无锡市联鹏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13.3333%股权[51] - 苏州赛福天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500万元人民币认购湖北银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75%股份[5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建峰索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070.81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绳、索、缆制造等业务[53] - 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赛福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合成纤维制造及销售等业务[53] - 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市吴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等业务[53] - 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赛福天钢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等业务[53] - 苏州赛福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主要从事自有资金投资和资产管理服务[54] - 苏州赛福天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主要从事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和光伏设备制造[54] - 长沙赛福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主要从事金属制品研发和销售[54] - 南京美达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从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和销售[54] - 安徽美达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主要从事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和电池销售[54] - 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赛福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多家公司共同设立苏州赛福天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报告期内已出资1,200万元[78]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0,300万元,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1,600万元[80] - 公司担保总额为21,60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5.05%[80] 行业趋势与市场分析 - 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为230GW,同比增长35.30%,累计光伏装机规模达到1,156GW[19] - 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组件出口金额423.61亿美元,出口量约153.6GW[19] - 2012-2022年中国光伏电池片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23%,N型电池产能将是行业主要布局方向[20] - 预计到2025年,以异质结和TOPCon为代表的超高效电池技术占比合计将接近40%,到2030年有望超过75%[21] - 公司电梯用钢丝绳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2022年中国电梯产量为145.40万台,同比下降5.89%,但预计未来电梯用钢丝绳需求将保持稳定[22]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109][112]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13] - 公司以12个月为一个营业周期,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1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15]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1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支付的资产、负债及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1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1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7] - 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117]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判断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分别进行会计处理[118]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1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购买日后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已适当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中[119] - 公司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20]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少数股东分担的亏损超过其权益份额时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21]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时,需区分是否为一揽子交易,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121]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22] - 公司作为合营方确认共同经营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并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的损益[123]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24] - 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25] - 境外经营的外币财务报表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26] - 处置境外经营时,相关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127] - 处置境外经营为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部分股权时,相关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按比例转入处置当期损益[128]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129] - 公司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3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摊销或减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3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减值损失或利得、汇兑损益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1] - 公司指定部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相关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1] - 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31]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2] -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解除时,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并将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2] - 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法定权利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132] - 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公司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133] - 公司采用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赛福天(603028)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