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00亿元,同比增长3.06%[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下降5.26%[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下降7.82%[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亿元,同比下降8.24%[26]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94亿元,同比增长4.95%[26] - 2020年末总资产为51.14亿元,同比增长15.24%[26]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同比下降7.41%[27]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同比下降9.43%[27]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2%,同比减少1.25个百分点[27]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7.26亿元,同比增长显著[30] - 2020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77.94万元[30]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742.36万元[34] -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80,018.5万元,同比上升3.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22.5万元,同比下降5.26%[97] - 公司橡胶行业营业收入1,223,112,850.92元,毛利率25.48%,同比增加0.19个百分点[100] - 公司轨道交通行业营业收入562,036,996.86元,毛利率45.62%,同比减少4.57个百分点[100] - 公司国内营业收入1,500,722,599.69元,毛利率33.24%,同比减少1.75个百分点[103] - 公司国外营业收入284,427,248.09元,毛利率24.33%,同比减少0.27个百分点[10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3.59%,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2.27%,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6.92%[11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9%,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7.81%[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2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6.9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5.65%[112] - 公司长期借款从580,423,978.69元增加到886,429,932.67元,增长52.72%[117] - 公司货币资金受限108,067,011.22元,主要用于承兑汇票保证金和保函保证金[118] - 公司预计负债从0元增加到2,125,106.24元,主要用于产品质量保证[117] - 公司递延收益从2,543,916.67元增加到3,680,916.67元,增长44.69%,主要来自新增财政补助[117] - 公司实收资本从304,418,146.00元增加到426,185,404.00元,增长40%,主要来自资本公积转增[117]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以总股本426,185,40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1.5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392.78万元[6]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增至596,659,565股[6]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要业务为轨道交通产业和橡胶制品产业,专注于预应力混凝土枕领域[37] - 公司年产能为246万根混凝土轨枕,市场占有率较高[42] - 全国高速铁路预计到2022年将从2015年底的1.9万公里增加到4万公里[42] - 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输送带及V带产销量连续多年排名行业前十的企业[43] - 公司输送带产品以直销为主,V带产品以经销为主,出口业务涵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48] - 公司橡胶胶带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影响,呈现周期性[49]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混凝土枕、岔枕、轨道板、地铁管片及铁路扣配件等,产品结构完善[52] - 公司业务重点布局区域涵盖"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省份[53] - 公司在广东惠州、浙江三门、四川成都、云南景洪筹建新的生产基地均已投入生产[53]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拓展沿线国家轨道交通市场[52] - 公司研发的预应力混凝土米枕、宽枕出口阿根廷,PCS-I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出口马尼拉[52] -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在2020年累计中标金额超过20亿元,包括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等项目[83] - 公司橡胶制品新增5条宽幅硫化生产线,优化产能结构,迎合市场需求[86] - 公司2020年橡胶制品产业链协同战略落地,热电联产一期项目占地7.2万㎡,10万吨工业涤纶丝和25万吨聚酯切片项目占地13.7万㎡[83] -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在西南市场累计中标金额20多亿元,包括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等项目[86] - 公司2020年推出防粘附、高磨耗等多款高性能输送带,并投放市场[86] - 公司橡胶制品产业新增5条宽幅硫化生产线,优化产能结构,迎合市场需求[86] - 公司2020年荣获“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称号,传动带和输送带均名列全国前列[87] - 公司输送带产品以直销为主,主要通过市场招投标活动获取业务订单[138] - V带产品以经销为主,主要通过区域经销商以零售、批发方式进行销售[138] - 公司出口业务市场涵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内销业务覆盖国内各个省、市、县和自治区[138] - 公司输送带产品主要应用于机械、冶金、电力、矿业、建材和港口等领域[142] - V带产品主要应用于农机、工程机械、汽车、建材等领域[142] - 公司输送带基地设计产能为3160万m²,产能利用率为109.51%[154] - 公司三角带基地设计产能为2亿AM,产能利用率为71.53%,迁建项目预计2021年10月完工[154] - 全资子公司材料科技建设完成10万吨工业涤纶丝和25万吨聚酯切片项目,目前处于调试阶段[154] - 橡胶V带营业收入为31,621万元,毛利率为28.50%,同比增长2.12%[160] - 输送带营业收入为90,690万元,毛利率为24.43%,同比下降0.55%[160] - 经销渠道营业收入为33,441.19万元,同比增长16.10%[160]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为88,870.09万元,同比下降0.62%[160] - 广西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1.51亿元,净资产为10.06亿元,营业收入为4.67亿元,净利润为1.27亿元[164] - 浙江三维联合热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91亿元,净资产为0.84亿元,营业收入为226.52万元,净利润为-2061.28万元[165] - 广东三维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50亿元,净资产为1.49亿元,营业收入为1.13亿元,净利润为3340.41万元[168] - 浙江五维铁路轨道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763.27万元,净资产为8119.06万元,营业收入为2094.60万元,净利润为-50.57万元[168] - 云南三维铁路轨道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047.63万元,净资产为4032.79万元,营业收入为3643.13万元,净利润为490.68万元[169] - 广西三维是广西境内唯一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枕企业,业务辐射范围涵盖桂、滇、川、贵、粤、鄂、湘、豫、琼、渝等周边地区[188] - 广东三维是广东省唯一一家拥有城市轨道板CRCC认证的企业,2020年承接了深圳地铁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22号线等地铁项目的轨道板业务[188] - 公司计划通过新老产业联动,布局橡胶制品产业产能扩大,实现V带迁建技改项目不停产搬迁[190] -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开发新产品,提升现有产品性能,满足市场要求,研究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194] - 公司完成上市后第一阶段的产业布局,强化了内部管理要求[195] - 公司通过完善优化集团内控体系,提升新增产业的产能和产值[195] - 胶带产业持续强化产研销联动模式,推进市场升级[195] - 公司将在华南、西南、华东地区布局,面向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轨道交通产品市场[185] - 三维股份计划通过产业链协同组合,强化主营胶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在胶带行业的领先地位[18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拥有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5人,技术研发人员共63人[54] - 公司在深圳地铁6号线成功试铺时速160km/h地铁混凝土轨道板,该项目是国内采用地铁轨道板施工线路最长的工程[54] - 公司于2015年成立混凝土轨枕钢模制作研发部,研制出适用于机组流水自动化生产工艺要求的各种型号混凝土轨枕模型[56] - 公司获得20项专利,包括2项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轨道板、轨枕、模具等多个领域[57][58]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了多项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和技术,包括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管状输送带、耐热耐高温输送带等高性能胶带产品[67] - 公司参与制定了22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2个地方团体标准、2个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团体标准、2个JJF(石化)标准[69] - 公司累计获得各类专利共49件,其中橡胶制品获得批准的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新提交并获受理的实用新型专利3件[91] - 公司2020年度新增11个新产品研发项目,涉及新材料应用、超高性能和新功能开发[143] - 公司2020年度获得2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143] - 公司橡胶制品产业新增立项11个研发项目,轨道交通新增立项15个轨枕研发项目,完成3个研发项目的结项工作[94]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严格的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流程管理[38] - 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围绕订单展开生产活动[39] - 公司销售模式主要为招投标销售模式,通过招标信息筛选和投标文件制作完成销售[39] - 公司生产混凝土轨枕的主要原材料如河砂、石渣、水泥等均来自当地及国内市场,原材料资源丰富且运输便利[59][61] - 公司在广西、广东、浙江、四川、云南等地筹建生产基地,以覆盖未来铁路和地铁建设需求[61] - 公司完成1条宽幅出片机、3条聚酯输送带自动化生产线、2条宽幅钢丝绳芯输送带自动化生产线的投产,提升输送带生产能力[90] - 公司完成2台320L智能化密炼系统的安装和投产,提升密炼工艺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90]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请购与审批、供应商报价与选择、合同签订、采购跟踪与验收入库等环节[134] - 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主要经营活动围绕订单展开[135] - 天然胶采购量为11,781,648吨,价格同比下降2.41%[156] - 顺丁胶采购量为3,029,200吨,价格同比下降15.52%[156] - 丁苯胶采购量为8,381,845吨,价格同比下降23.51%[15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6.94%,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1.73%[106][107] 行业与市场趋势 - 2020年地铁运营线路为6303公里,同比增长22%,新增线路1122公里,同比增长36%[121] - 2020年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超7700亿元,基建投资提速利好行业发展[121] - 2021年全球橡胶需求预计增长7.1%,橡胶胶带市场趋势保持稳定[122][125] - 2020年全球高铁市场规模达1334亿美元,东盟国家成为高铁建设竞争焦点[120] - 2020年中国地铁运营线路为6303公里,同比增长22%,新增线路1122公里,同比增长36%[172] - 2020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超7700亿元[172] - 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20.9%,高铁里程增长近一倍至3.79万公里[173] - 2021年预计地铁建设项目至少60项,总建设里程或超过1000公里[173] - 2035年全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铁7万公里[174] - 2020年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4%,火电装机容量增长4.7%,粗钢产量增长7%,钢材产量增长10%,水泥产量增长2.5%,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增长23%,汽车产量下降1.4%[179] - 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预测2021年全球橡胶需求将反弹,预计增长7.1%[179] - 国家"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增长7%,GDP增长目标为6%[180] 风险管理与挑战 - 国际贸易风险增加,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5%[196] - 橡胶材料成本占公司胶带产品原材料成本的40%[197] -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成本影响较大[199] - 钢材制品和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毛利率[199]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铁路、机械、冶金等行业,行业周期性波动可能影响公司业务[200] 社会责任与荣誉 - 公司2020年累计捐款1,237,000元,其中定向捐款600,000元用于抗疫防疫工作[94] - 公司荣获多项荣誉,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等,品牌信誉优势显著[62] - 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稳定[63][65] - 公司橡胶制品产业主营橡胶输送带和传动V带,2020年获评为“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65] 产能与库存 - 橡胶V带生产量同比增长17.62%,销售量同比增长11.76%,库存量同比下降31.73%[104] - 输送带生产量同比增长11.12%,销售量同比下降2.98%,库存量同比下降20.17%[104] - 混凝土枕销售量同比增长27.19%,库存量同比下降0.33%[104] - 轨道板生产量同比下降32.41%,销售量同比下降43.13%,库存量同比增长523.15%[104] - 橡胶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下降至75.93%,同比下降3.06%[104] - 轨道交通行业制造费用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上升至22.81%,同比增长24.72%[104]
三维股份(603033)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