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汽集团(60306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海汽集团海汽集团(SH:603069)2022-08-27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259.88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9.01%[20] - 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同比改善9.09%[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4432.18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4.37%[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3%同比改善0.04个百分点[21]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0%同比恶化0.19个百分点[2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258万元,同比下降2.19%[43] - 利润总额-2793万元,同比增长15.07%;归母净利润-3260万元,同比增长9.01%[43] - 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下降2.19%[56] - 公司净利润为-33,044,498.23元,较2021年半年度-36,000,084.29元亏损收窄8.2%[118] - 营业总收入362,578,336.80元,较2021年半年度370,680,259.15元下降2.2%[117] - 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较2021年半年度-0.11元/股改善9.1%[119] -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3142.75万元(2021年半年度亏损:3038.03万元)[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人民币3038万元[1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11亿元同比下降6.35%[56] - 财务费用371.6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12.26%主要因新增对外融资[56][57] - 公车柴油成本、轮胎成本、保修成本合计3303万元,同比减少820万元(下降19.89%)[45] - 轮胎等配件采购支出229万元,同比减少93万元(下降29%)[45] - 营业总成本413,784,384.61元,较2021年半年度430,532,290.63元下降3.9%[117] - 财务费用3,716,287.43元,较2021年半年度901,450.78元大幅增加312.2%[11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8%至1.122亿元(2021年半年度:1.288亿元)[1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6.2%至358.27万元(2021年半年度:70.78万元)[122] - 利息费用同比增长95.2%至449.36万元(2021年半年度:230.17万元)[12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06.32万元人民币同比恶化64.8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06.32万元同比下降64.85%主要因燃油采购增加[56][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4206.32万元(2021年半年度流出:2551.57万元)[124][1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1.237亿元(2021年半年度流出:8776.15万元)[1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02.3%至1.288亿元(2021年半年度:4245万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7.3%至2.012亿元(2021年半年度:2.769亿元)[126] - 购建固定资产等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长60.0%至1.413亿元(2021年半年度:8830.60万元)[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7,482,061.11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收窄1.57%[1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6.66%至126,339,176.85元[127]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下降7.73%至76,275,924.83元[1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48.75%至117,981,599.00元[12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增长10.63%至80,973,722.88元[1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激增201.44%至120,557,680.00元[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40.15%至124,451,635.57元[12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2.02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62%,同比下降16.95%[58] - 预付账款增至1.088亿元,占比5.70%,同比上升58.35%[58] - 存货增至4146万元,占比2.17%,同比上升77.89%[58] - 在建工程增至9735万元,占比5.10%,同比上升35.04%[58] - 长期借款增至1.808亿元,占比9.47%,同比上升80.48%[58][59] - 合同负债增至2093万元,占比1.10%,同比上升74.68%[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027亿元,较期初减少16.9%[10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05亿元,较期初增加22.6%[109]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088亿元,较期初增加58.4%[109] - 存货期末余额为4146.4万元,较期初增加77.9%[109]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5.216亿元,较期初增加5.2%[109]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809亿元,较期初增加80.5%[110]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336亿元,较期初减少18.8%[11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718亿元,较期初减少16.0%[111]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56亿元,较期初减少28.0%[113]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4.143亿元,较期初增加21.3%[113]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半年度2,023,616,882.08元增长至2022年半年度2,096,248,153.46元,增长3.6%[114][115] - 长期股权投资从434,040,998.98元增至468,517,363.93元,增长7.9%[11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100,342,142.65元增至140,000,000.00元,增长39.5%[114] - 未分配利润为-48,235,315.72元,较2021年半年度-16,807,768.26元恶化186.9%[1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减少32,598,757.21元[131]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2021年上半年期末的人民币7.98亿元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期末的人民币6.47亿元,降幅为18.9%[141][142]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的人民币9551万元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6513万元,降幅为31.8%[141][142]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1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42亿元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39亿元[141][142] - 公司专项储备从2021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199万元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819万元,降幅为31.7%[141][142] 业务线表现 - 公车公营模式道路客运收入145,998,855.39元,占比66.21%[31] - 责任经营形式道路客运收入74,499,012.59元,占比33.79%[31] - 报告期内完成客运量1078万人次,同比下降21.52%[43] - 完成客运周转量9.19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8.67%[43] - 盘活闲置旅游客运车辆累计实现收入1122万元[45] - 租包车业务营收4427.34万元同比增长14.67%[47] - 校车服务收入1691.43万元同比增长30.53%[47] - 成品油对外销售收入5198万元同比增长67%毛利1642万元同比增长139%[48] - 对外充电业务收入177万元同比增长99.62%[48] - 乘用客车销售76辆销售额2020万元其中进口汽车16辆销售额1576万元[48]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2877万元同比增长32.56%[4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1%至1.286亿元(2021年半年度:1.431亿元)[12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1,723,059.67元[24] - 政府补助金额为9,707,652.64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金额为1,505,288.57元[24]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金额为274,448.94元[23]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金额为142,416.17元[23] - 所得税影响额为-120,213.99元[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13,467.34元[24] - 其他收益22,897,917.45元,较2021年半年度20,854,436.76元增长9.8%[118] 公司资产和运营规模 - 公司营运车辆总数2612辆,其中班线客运车辆1628辆[30] - 公司拥有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26个(其中一级车站7个)[33][35] - 海南省二级以上全部客运站由公司独家运营[33] - 公司拥有班车客运车辆1628辆,客运班线421条(省际86条,省内跨市县234条,市县内101条)[3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累计投放车辆91台,其中纯电动车辆83台[82] - 公司采购清洁能源汽车总数占车辆采购总数的91.21%[82] - 公司上半年在全岛各市县配套建设充电桩累计49个[8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配套建设充电桩343个[82] - 昌江新汽车客运站累计投入1.13亿元,项目进度达95%[60] - 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50户[148]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16亿元,股本总数为3.16亿股[146] - 公司实收资本为人民币3.16亿元[145]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期末余额为316,000,000.00元[133][136]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海南金运科技净利润67.79万元[62] - 参股公司海南海聚燃气净利润亏损27.71万元[67] - 新增参股公司海南海汽资源再生科技,持股45%[59] - 参股公司海南海汽资源再生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持股45%[68] - 参股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297.49万元,净资产294.87万元[68] - 参股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亏损5.13万元[68] - 公司持有三亚海汽平海旅游运输有限公司60.5%股权[149] - 公司持有琼中福祥客运有限公司93.33%股权[149] - 公司持有海南昊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149] - 公司持有海岸线旅游信息技术(海南)有限公司51%股权[149] - 公司持有海南东浩海汽会展有限公司51%股权[149] - 公司持有海南海汽康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149] - 公司于2022年2月收购海南海汽保险代理有限公司60%股权[149] - 公司于2022年5月收购琼中县奔格内慢巴运输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149] - 2022年6月全资子公司收购海南海汽冠通校车服务有限公司40%股权[150] 融资和借款活动 - 公司与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签订三年期400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金信用借款合同[97] - 公司与工商银行海口海甸支行签订三年期5000万元人民币流动资金信用借款合同[97] - 公司与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签订五年期1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抵押借款合同[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固定资产抵押借款余额为2055.77万元人民币[98] - 公司与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签订三年期1.1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信用借款合同[9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信用借款余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98] 公司治理和股东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78] - 海汽控股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其持股总量的10%[85]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由刘海荣、林顺雄等9人组成[77]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由李轩、吴镇李等5人组成[77] - 符人恩、吴开贤等5名董事及监事离任[76] - 林顺雄、王修奋等7名董事及监事新当选[76] - 海汽控股承诺避免与公司发生同业竞争并承担因违反承诺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86] - 海汽控股承诺规范关联交易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87]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8]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88] - 日常关联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并于2022年3月31日披露[89]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4,912户[102] - 控股股东海南海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2.5%[104]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海南旅投免税品100%股权[90] - 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于2022年5月27日获董事会审议通过[91] - 公司于2022年6月7日收到上交所问询函并于6月22日完成回复[92] - 截至报告期末评估审计中介已进驻标的公司[92] - 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16日起停牌并于5月30日复牌[91] 租赁和合同 - 公司签订房屋场地租赁合同总金额为2.87亿元人民币,租赁资产涉及金额为1.41亿元人民币[94] - 租赁收益为公司2022年半年度贡献利润472.98万元人民币[94]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56]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163]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统一会计政策并对不一致的子公司进行调整[164]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165]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166] - 处置子公司时其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至处置日[167]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一揽子交易时作为单项交易处理[168]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9] - 合营安排根据结构法律形式和合同条款分类为共同经营或合营企业[170] - 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17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73]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7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及长期应收款等[1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178]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79] - 权益工具投资满足近期出售目的等条件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179]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或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18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含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类别[181]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除特定应收账款外均以公允价值计量[176]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金融资产/负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别[180][182] - 公司对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计入当期损益[183]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计量[184]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5]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 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7][188]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 限售资产扣除无法出售的风险补偿金额[189] -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189] - 公司对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190] - 对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191]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1]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减值(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1] - 金融工具信用损失准备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外[193]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评估基于违约风险变化及前瞻性信息,包括债务人经营成果、监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