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威科技(68806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爱威科技爱威科技(SH:688067)2022-04-2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1066865051亿元,同比增长16.9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7.504094万元,同比增长3.9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8.534809万元,同比下降9.14%[21]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21,066.87万元,同比增长16.91%[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7.50万元,同比增长3.90%[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8.53万元,同比下降9.14%[30]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7,239,146.76元,第二季度50,069,305.91元,第三季度55,279,669.95元,第四季度58,080,527.89元[24]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3,200.38元,第二季度6,042,348.13元,第三季度14,863,215.04元,第四季度3,796,277.39元[24] - 主营业务收入为2.060343亿元,同比增长18.23%[85] - 医疗器械业务营业收入206,034,340.50元,同比增长18.23%,营业成本84,857,899.87元,同比增长18.78%,毛利率58.81%,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88] - 仪器产品营业收入71,859,368.63元,同比增长1.73%,营业成本53,144,482.59元,同比增长4.91%,毛利率26.04%,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88] - 试剂产品营业收入107,420,610.20元,同比增长27.57%,营业成本24,022,758.08元,同比增长46.07%,毛利率77.64%,同比下降2.83个百分点[88] - 耗材产品营业收入26,754,361.67元,同比增长37.80%,营业成本7,690,659.20元,同比增长77.34%,毛利率71.25%,同比下降6.41个百分点[88] - 境内市场营业收入199,905,756.03元,同比增长16.24%,占比97.03%,境外市场营业收入6,128,584.47元,同比增长165.78%,占比2.97%[88][89] - 经销模式收入204,567,745.93元,同比增长17.81%,占比99.29%,直销模式收入1,466,594.57元,同比增长135.28%,占比0.71%[88][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8661.131738万元,同比增长18.19%[84] - 销售费用为5438.596646万元,同比增长23.49%[84] - 研发费用为3120.273346万元,同比增长37.94%[84] - 主营业务成本为8485.79万元,同比增长18.78%[85] - 直接材料成本63,818,462.85元,同比增长16.86%,占总成本比例75.21%[92]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人民币,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40万元人民币[5]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金额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5.23%[5] - 利润分配预案需经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00元(含税)[151]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400,000.00元(含税)[151] - 利润分配金额占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5.23%[15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包括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等及配套试剂耗材最终用户为各级医疗机构[35] -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医疗检验仪器及配套试剂耗材产品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差额[36] - 配套试剂耗材产品收入将随仪器装机量增长成为重要盈利增长点[36] - 公司拥有最全的自动镜检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47] - 公司AVE-56系列粪便分析仪通过智能技术为疾控中心提供自动化寄生虫检测方案[45] - 公司AVE-32系列生殖道分泌物分析仪实现11项干化学检验项目自动化[46] - 诊断仪器生产量1,620台,同比下降3.40%,销售量1,559台,同比下降4.52%[90] - 小型半自动化仪器73系列生产量3,288台,同比增长6,103.77%,销售量2,818台,同比增长6,304.55%[90] - 试纸条生产量51,507,031条,同比增长60.14%,销售量48,164,304条,同比增长67.15%[90] - 公司产品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轻量化方向创新突破以满足基层医疗市场需求[111] - 公司针对癌症筛查、慢病监测、快速诊断三大核心需求布局家用医疗产品[11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81%,同比增加2.26个百分点[22] - 公司研发投入3,120.27万元,同比增长37.94%[31] - 研发投入总额为3120.27万元,同比增长37.94%[61][6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81%,同比提高2.26个百分点[61] - 公司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201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68项、境外专利11项[57]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21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5项、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28项[57] - 报告期内新增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7项,期末总数达45项[59] - 报告期内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9项,期末总数达28项[59] - 新增发明专利授权9项,累计发明专利达68项[58]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累计实用新型专利达85项[58] - 公司2020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 - 医学显微镜自动检验关键技术被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国际领先[57] - 公司研发项目总投入规模为14,564.00万元,本期投入3,120.27万元,累计投入7,419.69万元[68] - 粪便检验类项目预计总投资2,135.00万元,本期投入302.21万元,累计投入1,296.41万元[66] - 尿液检验类项目预计总投资1,809.00万元,本期投入463.43万元,累计投入915.52万元[66] - 妇科检验类项目预计总投资2,191.50万元,本期投入334.91万元,累计投入1,217.56万元[66] - 血液检验类项目预计总投资1,900.00万元,本期投入253.25万元,累计投入1,303.02万元[67] - 分子诊断产品项目预计总投资870.00万元,本期投入67.56万元,累计投入67.56万元[67] - 化学发光产品项目预计总投资950.00万元,本期投入37.43万元,累计投入37.43万元[68] - 共性技术类项目预计总投资2,260.00万元,本期投入1,282.07万元,累计投入1,726.57万元[6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3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6.18%[7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107.64万元,平均薪酬16.36万元[70] - 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201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68项,境外授权专利11项[71] - 公司拥有近20年积累的海量临床标本图片数据库,用于提升自动化镜检分析仪器的检出率[51] - 公司独创的红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已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和多个国家的国外专利[52] - 显微镜运动控制精度达到0.1微米级,实现快速精密扫描和实时调焦[52] - 低倍阴性过筛技术解决了传统镜检速度慢和标本需要离心的问题[51] - 公司核心技术覆盖理学检验、化学及免疫检验、形态学检验三大领域[51] - 智能化自适应技术动态调节显微镜视觉环境,减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52] - 有形成分识别算法技术实现对尿液、粪便等标本中病理成分的细分类[52] - 多通道多模块并行处理技术通过主控计算机启动多个多通道处理模块独立并行工作,各通道分时并行,提高样本有形成分自动镜检分析速度[53] - 高精度液路控制技术采用优化控制方式控制精密注射泵,使样本加样更准确,保证样本在计数池稳定性,通过正反清洗交替方式解决交叉污染和堵塞问题[53] - 尿液分析结果智能审核技术导入专家共识规则,实现部分标本结果自动审核确认,提高分析准确性并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53] - 尿液干化学试纸条淋样技术通过淋样槽淋样方式,避免点样不准、漏点或点样过多引起的错误结果,提高检测准确性[53] - 尿液干化学试纸条自动分送技术将旋转运动改为平推方式,通过运动编码器机构快速检测运动受阻并报警,避免卡纸与破损问题[53] - 高精度一次性计数板技术采用易于注塑实现的高精度计数板,在保证微米级精度前提下降低成本,可应用于杂质较多的体液标本检测[54] - 单镜头显微镜技术采用大数值孔径低倍镜采图,通过电子放大模拟高、低倍转换分析,解决高低倍镜转换导致的定位不准问题[54] - 粪便标本处理器技术采用匙爪式采样设计、多点采样和全封闭容器,底部凸起和双侧螺旋桨式设计提高病理成分回收率和检出率[54] - 提前搅拌技术通过CCD拍摄标本性状启动提前搅拌,动态监测搅拌状态,对不同性状标本提前处理以提高仪器检测速度[54] 市场与销售表现 - 国内销售回款24,110.66万元,同比增长12.07%;国际销售回款643余万元[30] - 公司在中国三甲医院累计实现终端装机超3000台[73] - 公司在全国50%以上的三级医院实现终端装机及配套试剂耗材销售[73] - 公司医学检验仪器在国内外累计装机12000余台[74] - 公司在全国5000余家医院实现终端装机[74] - 公司与1000余家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74] - 公司经销模式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保持在98%以上[7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8,177,869.1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8.53%[96] 生产与运营 - 2021年公司各类仪器、试剂及耗材产品生产量同比大幅增长[32] - 自动化改造生产线带来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32] - 一次性采样拭子等8个耗材产品实现新增量产[3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丰富产品线,重点推进仪器研发、试剂研发及新技术储备[115] - 公司通过精益生产专项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15] - 公司搭建体外诊断全生命周期远程运维云平台提供设备管理系统和在线监控方案[113][114] - 公司完善营销渠道网络并计划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以提升市场覆盖率[113] - 公司加强ISO9000和ISO13485体系建设以健全质量管理流程[115] - 公司通过经销商渠道资源扩大产品销售并发展下级分销网络[11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9,923,112.2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6.52%[97][98]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体外诊断市场增长率预计在15%至20%之间[39]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仅占全球10%左右存在巨大发展空间[39] - 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检验医学技术深度融合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40] -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1010个临床路径中有603个要求粪便常规检查,944个要求尿常规检测[43] - 127个临床路径需要进行粪便常规+隐血检测[43] - 尿液和粪便常规检查覆盖了临床路径检查项目的绝大部分[43] - 封闭式系统因专业性强、准确度高成为行业重要趋势[42][49] - 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显微镜自动镜检向血液、体液等领域拓展[48] - 检验结果标准化和跨机构互认成为行业必然趋势[48] - 行业集中度提高,技术迭代加速淘汰研发能力不足的企业[43] - 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推动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50] - 体外诊断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研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等特点[50] - 资本助力下行业内横向并购步伐加快,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5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治理结构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要求[119] - 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7日召开并通过7项议案[11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0月16日召开并通过5项议案[122] - 股东大会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且决议合法有效[122] - 公司不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124] - 公司不适用红筹架构公司治理情况[125] - 公司未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和重大治理缺陷[119] - 公司控股股东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情况[119] - 公司财务决策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119] - 公司"三会"运作正常且依法履行职责[119] - 报告期内召开董事会会议7次,其中现场会议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5次[140]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分别审议年度财务决算、半年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142][143]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会换届选举和高级管理人员聘任事宜[14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薪酬议案[145] - 所有董事均未出现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情况[140]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否选项)[4]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7] - 报告期采用人民币元/万元为单位进行财务计量[10] - 公司注册代码为688067[1] - 年度报告涵盖期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0] - 公司总股本为6800万股[5] - 公司于2014年和2016年两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72] - 公司于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2] - 公司于2015年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72] - 2021年6月16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33] 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丁建文持股25,997,143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1.98万元[126] - 董事兼副总经理林常青持股2,142,857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2.42万元[126] - 董事兼副总经理周丰良持股4,714,286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5.33万元[126] - 独立董事王先酉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25万元[126] - 独立董事阳秋林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46万元[126] - 监事会主席王晓东持股428,571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0.92万元[126] - 财务总监龙坤祥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7.41万元[126] - 董事会秘书曾腾飞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6.10万元[126] - 核心技术人员李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6.93万元[126]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35,854,286股,年度报酬总额382.46万元[126]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自2021年10月起任职[128]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自2012年9月起任职[128] - 公司生产中心总监自2019年1月起任职[128] - 公司财务总监自2000年12月起任职[128] - 公司审计总监自2000年12月起任职[128] - 公司耗材事业部经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任职[128] - 公司董事自2018年10月起任职[128]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2012年9月至2019年4月任职[128] - 公司董事、总经理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任职[12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89.54万元[136]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70.23万元[136] - 核心技术人员罗满华于2022年5月因个人原因离职[137] - 董事王翔在股东单位宁波宝顶赢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自2017年7月起[132] - 董事王翔在股东单位赣州超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自2017年2月起[132] - 监事段小霞通过互兴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30] - 核心技术人员袁鹏通过互兴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30] - 董事王翔通过赣州超逸合伙人赣州千帆投资中心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30] - 上述人员间接持有的股份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13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出并经董事会批准[135]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508人,其中母公司453人,主要子公司55人[147]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170人,销售人员159人,技术人员133人,财务人员10人,行政人员36人[147]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24人,本科132人,大专208人,专科以下144人[148] - 公司修订职位、薪酬、绩效体系建立价值分享机制激发人才活力[116] - 公司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执行国家劳动保障制度[149] - 公司重视员工培训,重点开展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培训[150]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18.568168万元,同比增长0.5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29,279,854.49元,远高于其他季度[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