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9348万元,同比下降3.9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5万元,同比下降5.30%[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0万元,同比下降39.5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同比下降28.00%[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8元/股,同比下降28.00%[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0元/股,同比下降52.3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6%,同比下降3.03个百分点[20] - 营业总收入9347.98万元,同比下降3.93%[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4.73万元,同比下降5.30%[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9.94万元,同比下降39.56%[6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3%至93,479,843.87元[75] - 净利润同比下降5.3%至1.19亿元[15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9%至9.35亿元(2022年半年度)[1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整体毛利率为53.50%,同比下降5.41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29%,同比上升6.58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合计1709.94万元,同比增长50.12%[46] - 费用化研发投入1234.90万元,同比增长8.42%[46] - 资本化研发投入475.04万元,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7.78%[4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29%,同比增加6.58个百分点[46] - 研发投入1709.94万元,同比增长50.12%,占营业收入比例18.29%[66]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8.4%至1.23亿元[150]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8.72%至43,472,430.41元[75]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8.7%至4.35亿元[15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7%至2.36亿元[1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涵盖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及形态学检测[11] - 公司产品线包括全自动尿液、粪便、生殖道分泌物、血液等多系列医学检验仪器[33] - 公司配套试剂和耗材产品将成为重要盈利增长点及稳定收入来源[34] - 公司检验分析仪器应用理学检验、化学及免疫检验、形态学检验三大检测技术[36] - 公司以形态学检验(有形成分检验)技术为核心突破点,拥有大量行业领先技术储备[36] - 公司已推出多种家用尿液检验、粪便检测等POCT产品,部分已在电商平台实现小规模销售[34] - 仪器类产品营业收入3002.98万元,同比下降7.07%[65] - 试剂类产品营业收入4788.94万元,同比下降4.43%[65] - 耗材类产品营业收入1313.72万元,同比上升4.18%[65] - 新产品AVE-32系列生殖道分泌物分析仪及配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37.59万元,同比增长153.88%[65] 各地区表现 - 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598.22万元,同比增长336.72%[65] - 境外资产规模226,737.32元,占总资产比例0.04%[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仪器单价下调及新冠疫情下医院标本量减少导致试剂需求量下降的影响[74]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上升主要是仪器单价下调及毛利率高的尿检仪器及配套试剂收入减少[74] - 报告期差旅费、参展费、广告宣传费、物耗等销售费用大幅减少[74] - 报告期财务费用上升主要为购买理财产品较多而银行存款减少导致利息收入减少[74]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加,包括薪酬、材料、产品注册费、知识产权费等[74] - 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主要系上年同期提高了对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的战略库存[74] - 报告期末理财产品净额大幅增加[74] - 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71]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预计增长率达15%-20%[26]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约15%[26] - 北美和欧洲合计占全球体外诊断市场60%份额[26] - 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28] -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1010个临床路径中有603个要求粪便常规检查,944个要求尿常规检测[32] - 临床路径中有127个要求粪便常规加隐血检测[32] - 尿液和粪便常规检查覆盖了临床路径检查项目的绝大部分[32]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对红细胞形态学及血尿的自动识别分析[11] - 公司技术通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积累了海量的数据[36] - 公司医学显微图像数据库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标本图片,包括尿液、粪便、生殖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为有形成分自动识别提供训练图库,显著提升产品检出率[37] - 有形成分镜检技术采用低倍阴性过筛、低倍目标定位和高倍目标跟踪采图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检出率,应用于AVE-76系列仪器[37] - 红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能自动根据红细胞大小、形状、纹理、颜色等特征进行正异常判断和细分类,报告正异常红细胞比例,为血尿来源判定提供参考[37] - 高精度显微镜控制技术使显微镜运动控制精度达到0.1微米级,实现快速、精密扫描和实时调焦[37] - 显微镜镜检背景环境智能化自适应技术动态调节显微镜视觉环境,减少物镜转换、标本性质等因素对图像质量影响[38] - 临床标本中有形成分识别算法技术通过二次分割和更细微特征识别,实现对有形成分的细分类[38] - 多通道、多模块并行处理技术通过主控计算机启动多个处理模块独立并行工作,提高样本有形成分自动镜检分析速度[38] - 高精度液路控制技术采用优化控制方式控制精密注射泵,使样本加样更准确并保证计数池稳定性,通过正反清洗解决交叉污染和堵塞问题[38] - 尿液分析结果智能审核技术通过镜检结果与干化学分析结果比对,实现阴性过筛和异常指标智能甄别,部分标本结果可自动审核确认[38] - 尿液干化学试纸淋样技术通过淋样槽方式解决点样不准造成的漏检问题[38] - 淋样技术通过传送机构和淋样槽设计,提高检测准确性,解决点样不准、漏检及交叉污染问题[39] - 尿液干化学试纸条自动分送技术采用平推方式替代旋转运动,通过编码器机构检测运动受阻并报警,减少卡纸与破损[39] - 高精度一次性计数板技术采用注塑实现微米级精度,降低成本,适用于杂质较多的体液标本检测[39] - 单镜头显微镜技术采用大数值孔径低倍镜和电子放大,解决高/低倍镜转换定位不准问题,实现快速准确分析[39] - 粪便标本处理器技术采用粗网过滤和细网富集,结合同心搅拌设计,提升病理成分回收率和检出率[39][40] - 提前搅拌技术通过CCD拍摄标本性状并动态监测搅拌状态,差异化处理样本,缩短检测耗时[40] - 升降式多层检测卡储存机构通过结构设计实现防潮和自动推出检测条,提高存储量和自动化兼容性[40] - 干化学试纸技术基于化学法/酶法反应原理,利用样本水分作为溶剂,通过显色变化判定待测物含量[40] - 纳米金标记技术采用不同大小纳米金颗粒,通过表面修饰和标记条件优化,提升检测性能并降低成本[40] - 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215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74项,境外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3项[42]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数337个,专利获得数238个[43] - 本期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凭证8个,期末总数36个[44]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2020年认定)[41] - 血液检验类仪器及配套试剂耗材项目投入研发资金21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627.27万元人民币[53] - 多功能检验类仪器及配套试剂耗材项目投入研发资金93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54.02万元人民币[53] - 共性技术类项目投入研发资金196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751.72万元人民币[53][55] - 工装设备类项目投入研发资金428.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70.15万元人民币[55] - 呼吸道试剂胶体金项目投入研发资金3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19.12万元人民币[55] - 抗原抗体项目投入研发资金82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50.46万元人民币[55] - 分子诊断平台项目投入研发资金87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50.21万元人民币[55] - 化学发光平台项目投入研发资金95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21.06万元人民币[55] - 荧光染色平台项目投入研发资金5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6.26万元人民币[5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2.7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73.43万元人民币[58]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服务费资本化286.36万元[48] - 血液分析技术转让费资本化188.68万元[48][4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万元,同比上升5.77%[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5.77%至2,973,094.34元[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8%至297.31万元[15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293,836.23元[7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3929.38万元[1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7,390,070.63元,主要源于科创板IPO募集资金[7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00%至0元[1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8%至10.72亿元[1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3%至10.92亿元[157]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13.7%至4.07亿元[15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593.2%至3.49亿元[1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712.2%至3.88亿元[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3.8%至1.92亿元[15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388.5%至797.35万元[16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54791.0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910.22万元[64]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15.91%至191,972,581.64元,占总资产比例35.04%[77] - 固定资产同比上升32.91%至135,432,099.92元,占总资产比例24.72%[77]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40.53%至37,361,099.18元,占总资产比例6.82%[7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5.9%[1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期初无此项资产[14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13.17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7.3%[142] - 存货期末余额为4379.7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微增0.5%[142]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3.0%[14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3736.1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0.5%[142] - 公司总资产为5.479亿元人民币,与期初基本持平[14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90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3.497亿元[1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000万元人民币[14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08.9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约17.2%[146]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2583.1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略有下降[14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42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845.27万元[144] - 开发支出新增475.04万元人民币[143][147]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302.3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大幅增加516.5%[147] - 应付股利新增2040万元人民币[143] - 递延收益期末余额为1053.7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3.9%[143][147] 所有者权益 - 公司实收资本从5100万元人民币增至6800万元人民币,增长33.3%[167][168] - 资本公积从4223.6万元人民币增至23481.6万元人民币,增长456.0%[167][168] - 未分配利润从12148.5万元人民币增至15051.0万元人民币,增长23.9%[167][16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3671.9万元人民币增至47758.0万元人民币,增长101.7%[167][164] - 其他综合收益从6.5万元人民币增至7.0万元人民币,增长7.7%[167][16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92.3万元人民币[164] - 利润分配中对股东分配2040万元人民币[165]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20958.0万元人民币[169] - 盈余公积从2193.3万元人民币增至2418.3万元人民币,增长10.3%[167][164]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6910.2万元人民币[168]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为68,000,000元人民币[173][174][178][180] - 资本公积为234,815,828.70元人民币[173][174][178][18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20,722,754.42元人民币[178]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447,721,997.01元人民币[17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172,029.45元人民币[174] - 本期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0,400,000元人民币[175] - 2021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5,870,266.79元人民币[178] - 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较2021年同期增长98.2%(从225,870,266.79元增至447,721,997.01元)[178][180]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较2021年同期增长456.1%(从42,235,981.17元增至234,815,828.70元)[178][180]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较2021年同期增长2.2%(从118,065,578.44元增至120,722,754.42元)[178][18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3,442,453.54元[23]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909,063.59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税收返还金额为30,813.05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90,679.10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943,747.66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5,347,903.42元[24] - 其他收益同比大幅增长81%至3473万元[151]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912%至291万元[15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丁建文持有公司2599.71万股,占公司38.23%的股份[7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丁建文承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91] - 丁建文承诺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91] - 丁建文之近亲属丁婷、荣义文、丁建红承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92] - 丁建文之近亲属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92] - 首次公开发行后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94][95]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有总数的25%[94] - 离职后半年内禁止转让股份[94] - 锁定期满后减持价格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94][95]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将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4][95] - 违反股份锁定承诺的转让收益将归公司所有[94][95] - 公司有权冻结违规股东剩余股份并扣留现金分红[94][95] - 股份锁定承诺于2020年4月27日生效[94][95] - 减持需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94][95] - 所有承诺将持续适用于职务变更或离职情形[94][95] - 董事王翔监事段小霞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间接持有股份[97] - 董事监事每年转让间接持有股份不得超过25%[97] - 核心技术人袁鹏承诺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25%[98] - 股东长沙硅谷天堂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98] - 违反股份锁定承诺的转让收益归爱威科技所有[97][98] - 未交付转让收益时公司有权冻结剩余股份并扣留现金分红[97][98]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首发前股份[98] - 股东减持需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
爱威科技(68806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