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配方案 - 公司2022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360152.24元(含税),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4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52572516股,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拟转增21029006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73601522股[5] - 本次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5] 审计与声明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86,953,244.2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92%,若剔除原子公司宜所智能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因素,收入下降5.85%[25][2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49,923.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97%,剔除宜所智能投资收益影响,下降15.39%[25][2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164,029.9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3%[25][2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864,523.7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15%[2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21,440,478.04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10.02%[25] - 2022年末总资产902,086,056.50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4.20%[25]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34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33.00%[25]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34%,较上年增加3.41个百分点[25]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1,302,233.29元、137,657,844.81元、86,470,120.03元、101,523,046.07元[27]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38,694.12元[27] - 公司2022年业务收入38,695.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4.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97%;若剔除原控股子公司宜所智能影响,收入下降为5.85%[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分别为1,751,174.87元、4,570,259.51元、3,701,996.27元[28]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分别为7,061,765.92元、6,318,194.79元、5,844,060.72元[28]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671,323.79元、 - 113,503.65元、 - 310,749.44元[2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8,185,893.34元、33,961,539.96元、8,113,059.69元[29] - 所得税影响额分别为1,258,667.97元、1,913,243.12元、1,105,698.97元[29]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分别为1,009.15元、 - 4,419.99元、12,329.70元[29] - 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为6,868,647.38元,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3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95.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92%[10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034.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97%[10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16.4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3%[104]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386,953,244.2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92%,主要因合并范围变化和部分订单交付推迟[105][107] - 营业成本200,900,590.3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37%,系收入下降引起[105][107] - 2022年度综合毛利率为48.08%,较2021年度上升2.83个百分点,因汇率上升使国外子公司人民币销售单价上升且成本稳定[107] - 主营业务分行业中,物联网营业收入384,207,646.67元,毛利率48.26%,较上年增加2.86个百分点[108][109] - 本期内销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3.25%,毛利率42.23%;外销占比36.75%,毛利率58.64%;境内收入下降18.32%,境外剔除合并范围变化影响增长28.88%[111]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直销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3.65%,经销占比36.35%,经销收入有所增长[112] - 公司总成本本期为198,780,698.25元,上年同期为243,087,003.64元,同比下降18.23%[115][11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0,545.4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7.24%[11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7,645.5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5.74%[121] - 销售费用本期为58,836,644.98元,上年同期为50,280,554.79元,同比增长17.02%[123] - 管理费用本期为24,215,041.98元,上年同期为23,972,538.52元,同比增长1.01%[123] - 研发费用本期为55,484,183.17元,上年同期为49,136,798.14元,同比增长12.92%[123] - 财务费用本期为 - 10,524,492.38元,上年同期为1,336,712.78元,同比下降887.34%[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7,864,523.78元,上年同期为38,537,423.06元,同比增长50.15%[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700,189.74元,上年同期为 - 5,251,088.03元,同比增长 - 48.58%[124]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554,895,299.55元,占总资产比例61.51%,上期期末数为494,653,467.94元,占比57.14%,同比增长12.18%[128] - 应收账款为127,794,220.65元,占比14.17%,较上期减少2.35%,主要系收入减少所致[129] - 预付款项为3,371,780.38元,占比0.37%,较上期增加90.08%,主要系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所致[130] - 长期股权投资为33,024,534.39元,占比3.66%,较上期增加35.10%,主要系新增联营企业投资以及原联营企业实现收益所致[131] - 应付票据为7,134,000.00元,占比0.79%,较上期减少68.75%,主要系本期以自行开具票据方式支付货款减少所致[132] - 应付账款为29,331,720.90元,占比3.25%,较上期减少35.86%,主要系本期采购减少导致应付账款减少所致[133] - 应交税费为3,004,711.17元,占比0.33%,较上期减少35.32%,主要系利润下降相应预提的企业所得税减少所致[134] - 租赁负债为3,223,705.96元,占比0.36%,较上期增加155.3%,主要系签订租赁合同所致[136] - 未分配利润为332,820,798.88元,占比36.89%,较上期增加22.54%,主要系本期实现盈利所致[137] - 境外资产为130,686,323.79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49%[139] - 报告期投资额为5,493,233.3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4,0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37.33%[1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8,420.76万元,占收入总额的99.29%,其中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收入22,685.38万元,占比59.04%,同比增长4.13%;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产品收入8,037.89万元,占比20.92%,同比下滑18.58%;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收入5,817.57万元,占比15.14%,同比下滑20.32%;技术服务及其他收入1,879.92万元,占比4.89%,同比下降66.21%[32] - 2022年海外市场业务收入14,119.85万元,占比36.75%,同比下滑4.41%,剔除宜所智能不并表因素实际同比增长28.88%[35] - 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收入增长4.13%,毛利率增长3.59%,因发布新产品并量产[110] - 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产品收入下降18.58%,成本下降19.23%,因部分订单交付推迟[110] -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产品收入下降20.32%,因部分订单交付推迟[110] - 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产量320,530.00台,下降10.32%;销量314,263.60台,下降8.37%,因不可抗力致部分订单交付推迟[113] 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目标市场聚焦工业与楼宇IoT、数字能源等五大业务板块[34][37] - 2022年4月公司参加美国自动售货协会展览会和渠道合作伙伴大会暨博览会拓展业务[34] - 公司持续打造国内外电商平台,电商收入贡献率不断提升[34] - 公司新产品车载网关、星汉云管理网络解决方案进入北美、欧洲等市场[35] - 公司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工厂生产制造效率,提升产能[35] - 公司完成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批次的归属,并对预留部分股权进行授予[35]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工业物联网通信产品及“云+端”整体解决方案[36] - 公司研发分为需求型研发和前瞻型研发[38] - 公司采购分为一般采购及外协加工,采用“销售合同+销售预测”方式定量采购[39] - 公司采购分订单式和备货式两种方式,生产模式为“自行生产为主、外协加工为辅”,销售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方式[40] -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为销售工业物联网通信等产品及提供相关服务获利润,目前主要收入为销售产品收入[40] - 公司依据“以销定产、适量备货”模式进行生产,通过“ERP”和“CRM”系统建立完整高效销售业务流程[40] - 公司主要聚焦工业与楼宇IoT、数字能源、智慧商业、企业网络、车载与运输五大业务板块[43] - 公司持续升级和完善工业路由器产品线产品,发布多款新产品覆盖IoT和商业应用市场[71] - 公司发布“星汉”云管理网络方案,完善产品组合,新增SD - WAN组网和云连接功能,升级云VPN技术方案[72][73] - 公司持续升级和完善多产品线,包括车联网车载、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智能售货控制、智能网关与创新业务、边缘计算网关等产品线[72][73] - 物联网设备云平台新版本将平台接入能力提升到百万级别,支持大数据量、高并发场景[73] - 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项目已完成一期研发,投入市场推广,预算6800万元[78] - 基于智能感知和边缘计算的配电网监测产品项目结题,预算1000万元[79] - 智能配电网全状态监控应用平台项目处于稳定开发优化阶段,预算1000万元[81] - AIoT计算平台研发项目处于研发阶段,预算1500万元[82] - 自助设备智能化平台项目已正式上线商用,处于稳定开发优化阶段,预算1000万元[83] -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为坚持技术创新,打造自有品牌,推动行业进步,力争成为工业物联网引领者[147] - 公司目标市场聚焦工业与楼宇IoT、数字能源、智慧商业、企业网络、车载与运输五大业务板块[147][149] - 公司AI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在线状态监测系统与智能收货控制系统落地应用,相关产品在电力和商业零售行业大规模销售[147] - 2023年公司围绕夯实现有五大业务版块,推进数字化、全球化发展,打造全球网络体系[149] - 公司研发部门按主营产品分四个部门,研发中心包含北京、成都、嘉兴研发中心,多伦多研发中心正在筹建[149] - 公司将加快各版块产品迭代节奏,挖掘有潜力行业,孵化和优化SaaS产品线,加强新技术学习和AI研发投入[149] - 公司产品部门要发挥连接销售端和研发端的桥梁作用[149] - 公司生产制造中心位于浙江嘉兴,占地面积17,898平方米,产能可覆盖目前营收规模[150] - 2022年末,公司确定各销售团队发展渠道合作伙伴网络触达中小客户资源[151] 行业市场数据 - 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
映翰通(68808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