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松科技(68809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瑞松科技瑞松科技(SH:688090)2022-08-1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84,760,900.25元,同比增长26.8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06,957.95元,同比增长70.53%[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94,455.64元,同比增长78.41%[23]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同比增长68.75%[20] - 稀释每股收益0.27元/股,同比增长68.75%[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增长90.0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0%,同比增加0.75个百分点[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760,900.25元同比增长26.83%[10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206,957.95元同比增长70.53%[10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94,455.64元同比增长78.41%[104] - 营业总收入584,760,900.25元,同比增长26.83%[113][1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491,221,816.32元,同比增长23.55%[113][115] - 销售费用19,939,459.21元,同比增长20.3%[113][115] - 管理费用25,475,652.24元,同比增长38.83%[113][115] - 研发费用29,049,737.57元,同比增长37.18%[113][11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904.97万元,同比增长37.18%[8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97%,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7%,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约51.67%[30] - 公司业务覆盖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3C、机械、物流、新能源车产业链[30] - 公司提供白车身柔性焊装生产线、电池托盘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电池总装配生产线[33] - 公司为工程机械行业提供塔吊、挖掘机、泵车等自动化生产线[37] - 摩托车/电动车生产线实现百分百全位置全角度焊接[40] - 精密电子装配生产线精度达到微米级[41] - 电梯生产线实现从钣金到包装全流程无人化[43] - 产品包括龙门式搅拌摩擦焊、机器人式搅拌摩擦焊等设备[29] - 工业软件产品包括EAXY Design 2022及机器视觉软件[29] - 公司机器人视觉产品检测精度小于1微米且检测成功率大于99.99%[50] - 公司机器视觉业务拥有10余种品牌机器人及300多个汽车行业视觉项目应用经验[50] - 2022年成功自主研发1206C型搅拌摩擦焊设备应用于通讯基站散热器等小型工件平板焊接[47] - 机器人工作站业务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和机械加工企业[53] - 公司工业软件销售提供永久授权和订阅授权两种收费模式[53] - 搅拌摩擦焊技术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5G通讯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47] - 公司机器视觉产品具备毫秒级检测速度及二维三维检测能力[50] - 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业务主要客户为大型汽车制造商具有定制化程度高单个合同金额较大特点[5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推出深度学习软件平台RAIDI用于复杂缺陷定位检测分类[51]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飞数软件进入工业软件领域[52]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飞数软件专注工业软件研发、销售及生态建设[68] - 公司设计软件及视觉软件已实现对外销售[67] - 汽车焊装业务收入占比较高[110] - 公司新能源车产业链业务增长迅速[104] - 项目总体毛利率水平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104] 研发投入和技术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2904.97万元,同比增长37.18%[84] - 费用化研发投入2904.97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84] - 机器人自适应焊接技术项目累计投入1004.08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029.80万元的97.5%[87] - 数字化工厂工艺规划技术项目本期投入325.12万元,累计投入1360.79万元[87] - 轻量化材料连接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697.90万元,累计投入2177.85万元[87] - 基于多视觉的焊接跟踪与在线检测技术项目累计投入1444.83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575.59万元的91.7%[88] - 汽车白车身智能焊装生产技术项目本期投入884.42万元,累计投入2470.69万元[89] - 新能源汽车智能焊装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588.73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2011.35万元的79.0%[89] - 工程机械智能焊接生产线技术项目投入3,500,000.00元,实现收益2,878,682.88元[9] - 工业软件开发项目投入11,400,000.00元,实现收益6,574,478.15元[10] - 视觉人工智能平台项目投入3,913,000.00元,实现收益1,813,142.51元[11] - 搅拌摩擦焊技术项目投入4,065,000.00元,实现收益264,932.33元[12] - 其他研发项目投入20,593,000.00元,实现收益8,193,507.69元[13] - 研发人员总数17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7.59%[97][9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8,977,336.03元,平均薪酬113,977.99元[98]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本科91人占比52.60%,专科63人占比36.42%[9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86人占比49.71%,30-40岁74人占比42.77%[96] - 研发费用总额为2904.97万元[106] - 研发人员173名占员工总数27.59%[106] - 设计人员125名占员工总数19.94%[106] 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 - 公司掌握自动寻位焊接、多层多道焊接、重载变位等核心技术[37] - 公司获得境内发明专利批准2项,授权外观专利1项,新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80]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77项,获得发明专利55项[81] - 公司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2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94项[81]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生产线采用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81] - 公司牵头的“轻质合金智能化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及关键装备”项目通过广东省验收[80] - 公司牵头的机器人智能装备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通过广东省验收[80] - 公司牵头的“汽车悬架系统智能焊接生产线的研发及应用”项目通过广州市验收[80] - 公司“薄壁曲面铝合金高质高效搅拌摩擦焊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国际领先[80] - 公司中文商标“瑞松”于2022年4月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80] - 子公司广州瑞松北斗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80]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42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82] - 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97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40项[97] - 新获境内发明专利2项及外观设计专利1项[106] - 新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106] - 多轴伺服白车身定位技术降低能源消耗30%以上[76] - 自动化系统集成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电梯、3C电子行业[75] - 白车身高速输送系统技术缩短工件搬运时间[76] - 柔性高速滚边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及滚边质量[76] - 高质高效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解决中厚板焊接技术难点[76] - 钣金件机器人自动装配技术实现电梯领域钣金自动化生产[76] - 白车身柔性高速智能化总拼技术适用于多车型白车身自动拼装[75] - 机器人仿真离线应用技术提高离线程序与实际系统匹配精度[76] - 核心技术覆盖机器人控制与仿真、自动化系统集成、先进焊接工艺等领域[74] - 公司核心技术形成多项知识产权处于行业前列[74] - 焊接技术优化减少工件变形并提高焊接速度与稳定性已在相关领域推广实施[77] - 高精度柔性装配生产线技术开发应用于汽车电子与3C行业[77] - 工业机器人远程运维平台实现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功能[77] - 模块化设计技术已在汽车摩托车电梯领域形成统一技术标准[77] - 在线视觉引导定位技术实现3D视觉补偿定位精度达车身零件级[77] - 激光焊接模块化技术实现焦距自动定焦与质量监测系统集成[77] - 搅拌摩擦焊智能装备集成传感器实现转速高精度控制与力位控制[77] 行业背景和市场趋势 - 公司所属行业为通用设备制造业C34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关键支撑装备 国家要求实现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重大突破[56] - 机器人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广东省将其列为战略性产业集群[57] -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技术密集度高 综合性强 涉及控制技术 动力学仿真 机器视觉 智能测量 工厂自动化等多领域[59] - 系统集成商需具备对各行业客户技术标准需求的准确理解 进行二次技术开发 把握精度 位置 轨迹 节拍 稳定性等工艺要求[60] - 工业机器人下游重点领域包括汽车制造 机械工程 3C电子 电梯及高铁等行业 下游蓬勃发展为公司业务扩大提供良好条件[61]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转型[72] - 企业对网络化数字化需求大幅增加,对供应商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期望很高[73] - 公司长期作为国际主流整车厂商重要供应商,积累大量先进工艺技术和应用案例[65] - 新能源车行业产能需求爆发式增长[109] - 公司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系统集成环节[1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增加[10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7,156,655.91元[24] - 公司采用矩阵式生产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主管重大合同订单并管理与协调机械设计 电气设计 制造 安装 质量 采购等部门的技术与进度[55] - 自动化生产线业务属于客户定制非标准资产 具备特有技术要求 技术规范 工艺特点和参数 不同客户间差异显著[55] - 机器人工作站业务流程包括设计 生产 调试 交付 验收等阶段 部分步骤根据合同相对简化[55] - 机器人配件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外购配件并进行安装调试 使产品性能符合合同标准或参数要求后发货签收[55] - 工业软件业务不涉及生产环节 交付后提供安装 培训 解答疑问等售后技术支持服务[55] 荣誉和奖项 - 公司2022年3月获得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6] - 公司2022年3月获得广汽丰田2021年度品质优良奖和原价协力奖[66] - 公司2022年4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国际先进,部分技术国际领先[66] - 公司2022年5月获得OFweek2021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优秀产品奖[66] - 公司2022年4月中文商标"瑞松"被纳入广东省2022年度重点商标保护名录[66] - 子公司广州瑞北连续11年获广汽丰田设备供应商奖项[101] 资产和现金流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5亿元[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2亿元[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5亿元[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7亿元[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1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8元[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8%[14] - 总资产为16.23亿元[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28亿元[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419,111.15元[23] - 总资产1,718,249,375.46元较期初增长3.52%[1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19,111.15元[104]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956,938,271.59元较期初增长1.13%[104] - 货币资金410,328,866.23元,同比下降12.6%[118] - 应收款项250,911,774.01元,同比增长27.94%[118] - 合同资产384,216,484.22元,同比增长34.53%[118] - 在建工程5,604,741.88元,同比增长133.26%[118] 投资和担保 - 公司投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瑞钰基金,认缴出资额4,999万元[121] - 公司设立广州惟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总出资额2901.00万元人民币[167]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提供担保金额合计7700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新增担保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另一笔担保金额10000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担保(2022年2月签署)[171]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提供另一笔3000万元人民币担保(2022年3月签署)[171]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提供8000万元人民币担保(2021年12月签署)[171]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北提供2500万元人民币担保(2021年1月签署,已履行完毕)[17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36.7百万元[17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36.7百万元[172]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36.82%[172]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36.7百万元[17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405.87百万元[174]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65.02百万元,整体投入进度65.3%[174]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累计投入103.37百万元,进度73.65%[17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61.24百万元,进度45.46%[174]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不超过153百万元[176] 股东和股权变动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减少842,007股,全部转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181]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353户[185] - 第一大股东孙志强持股20,125,435股,占比29.88%[187][192] - 第二大股东柯希平持股6,488,308股,占比9.63%[187][192] - 第三大股东厦门恒兴集团持股4,016,500股,占比5.96%,报告期内减持1,220股[187][192] - 宁波瑞祥方庭持股1,781,300股,占比2.64%,报告期内减持41,500股[187][192] - 横琴广金前瑞基金持股1,472,631股,占比2.19%,报告期内减持180,600股[187][192] - 颜雪涛持股1,403,000股,占比2.08%,报告期内减持204,088股[187][192] - 珠海粤铂星西域持股1,255,883股,占比1.86%,报告期内减持715,882股[187][192] - 前十名股东持股总量40,348,021股,占总股本比例约59.89%[193] - 孙志强持有20,125,435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3年2月17日[189] - 董事颜雪涛报告期内减持204,088股,变动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96] - 董事会秘书陈雅依获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43万股[196] - 核心技术人员何艳兵获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91万股[196] - 核心技术人员刘益获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44万股[196] - 报告期内公司合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6.78万股[196] - 董事孙志强持股数维持20,125,435股无变动[196] - 董事刘尔彬持股数维持1,085,670股无变动[196] - 董事柯希平持股数维持6,488,308股无变动[196] - 高管郑德伦持股数维持522,304股无变动[196] - 高管孙圣杰持股数维持964,253股无变动[196] - 公司向81名激励对象授予57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6.07元/股[132]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新增董事宗煜及独立董事张剑滔、闵华清、马腾[129] - 公司监事变更为查晓红,原监事蔡雄江离任[129]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5月9日召开,全部议案通过[12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股份限售承诺持续有效,限售期36个月[14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份限售承诺包含离职后6个月内限制条款[140] - 公司未安排半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送红股、派息、转增数均为0[131] - 实际控制人孙志强及一致行动人孙圣杰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42][143] - 持股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