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拟以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404,5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21,350,000元(含税),占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2.92%[8] - 2020年营业收入251,964.72万元,较2019年减少8.46%[38]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70.82万元,较2019年增长12.11%[38]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395.27万元,较2019年减少7.20%[38]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086.21万元,较2019年减少14.58%[38]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9,501.33万元,较2019年末增长7.70%[38] - 2020年末总资产399,402.14万元,较2019年末增长12.78%[38]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70元/股,与2019年持平,2018年为0.58元/股[39]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股,较2019年的0.61元/股减少18.03%[39]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83%,较2019年减少6.80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为9.43%,较2019年减少7.90个百分点[39] - 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29%,较2019年增加0.50个百分点[39] - 2020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1,954.88万元、66,665.20万元、62,117.22万元、81,227.42万元[42] - 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21,030.80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3,505,516.63元[43]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8,755,451.00元,2019年为32,387,488.08元,2018年为29,835,212.31元[46]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中,2020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69,000.00万元,期末余额75,257.54万元,当期变动6,257.54万元[46] - 公司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20892.15万元,上年度为21447.51万元,变化幅度为 -2.59%;研发投入合计20892.15万元,上年度为21447.51万元,变化幅度为 -2.59%;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7.79%增加0.50个百分点至8.29%[128]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73357.93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8.37%,上期期末数为67801.50万元,占比19.15%,较上期变动比例为8.20%[1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75257.5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8.84%,上期期末数为69000.00万元,占比19.48%,较上期变动比例为9.07%[164]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57238.4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33%,上期期末数为53514.97万元,占比15.11%,较上期变动比例为6.96%[164]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51102.1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79%,上期期末数为44650.56万元,占比12.61%,较上期变动比例为14.45%[16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期期末数为15378.5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85%,上期期末数为14765.58万元,占比4.17%,较上期变动比例为4.15%[164]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51023.81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78%,上期期末数为34313.58万元,占比9.69%,较上期变动比例为48.70%,主要系东莞立沙岛擎天聚酯树脂基地(一期)投入使用所致[164]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964.72万元,同比减少8.46%;利润总额30,896.02万元,同比增长11.3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270.82万元,同比增长12.11%[17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中国电研,代码688128[33]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安永大楼17层01 - 12室[34]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19年11月5日至2022年12月31日[3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章晓斌,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04号第1栋,邮编510399[31] 专利与标准相关 - 2020年公司申请专利106件,新增专利授权98件,PCT申请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8件[18] - 2020年公司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49项,其中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15项,自2010年以来累计主持和参与标准制修订近600多项[18] - 报告期内公司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49项,国内可比公司平均值为26项,最高值为49项,国际可比公司在中国情况为3项[77][78] - 报告期内公司主导制定1项《防护服贴条机》和10项《消费类电器产品卫生健康技术要求》卫生健康团体标准[74] - 报告期内公司研制6项企业标准领跑者联盟团体标准[74] - 报告期内公司承担10类产品的评估机构资质并开展评估工作,获“2020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优秀评估机构”称号[74] - 报告期内公司将4项国际标准推进到下一阶段,其中1项已于2021年3月发布[74][77] - 报告期内公司提出并编制5项IEC国际标准新立项提案[77] - 公司建有12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拥有15个IEC国际标准对接平台和11个国家标准平台[49] - 2010年以来公司累计主持和参与制修订近600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74] - 报告期内公司成为国内新一批IECEE CB体系国家认证机构,新增嘉兴威凯为CBTL,CB发证资质覆盖家电、附件及控制器产品[79]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永磁同步电动机、空净、洗碗机等多类产品能效备案机构资格,成为多个产品的企业领跑者评估机构[79] - 报告期内公司成为美国A2LA认可实验室、菲律宾DTI、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认可实验室,成为国内首家阿曼能效认证机构[79] - 公司是电气领域首个被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报告期内通过复评审和扩项评审,新增多个认可项目[83]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106件,其中发明专利52件;新增专利授权98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112]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8件,新增标准发布49项[11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655件,其中发明专利169件[11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4件[112]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52个,新增获得22个,累计获得169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2个,新增获得65个,累计获得397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个,新增获得11个,累计获得89个;软件著作权申请44个,新增获得38个,累计获得184个[127] - 电磁效应保障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参与起草国标1项、行标2项、团标1项,国家、行业标准草案3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11] - 兼具分子扩链及相界面修复的废电器外壳料高值再资源化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件,制定产品企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4篇,新开发再生材料2种[18][126] - 公司参与制定两项国际标准,包括IEC 60879:2019和IEC60335 - 2 - 115[121] - 合格评定技术研究建设获标准认可50项,获授权专利8件,发表论文9篇,发布国标5项[138] -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10项,对30项标准开展验证,为25家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研制家电相关标准35项[140] - 智能家居产品合格评定技术研究项目投入378.30,完成团体标准9项、CVC评价技术规范5项等成果[144] - 基于场景模拟的毫米波雷达及ADAS合格评定技术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篇,牵头标准《实车搭载下的毫米波雷达EMC检测方法》[146] - 智能汽车零部件产品合格评定技术研究项目已建成九大检测平台,完成实验室认可涉及标准709项,申请专利14件,授权8件,发表论文5篇,开展推广活动8场次,参与人次达1550人次,项目金额13,508.00 [149] - 面向典型行业的工业软件集成及全价值链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项目完成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及建模技术研究等,申请发明专利1件,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4件,项目金额160.00 [149] - 基于互联网 + 的电子废弃物智能处置关键项目优化稀贵金属提取工艺,开发PH值约为12的碱性溶金剂,溶解时间2 - 5min,参与制定标准1项,申请专利5件以上,项目金额360.00 [149][152] - 光伏组件、逆变器及系统实证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研究项目撰写分析报告1份,完成户外实证国标报批2项,申请发明专利1件,项目金额165.20 [152] - 废旧服务终端整机自动化无损拆解及关键器件智能识别分拣技术与装备项目投入431.00,占比6.11%,关键元器件智能识别准确率大于97%,申请发明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论文1篇[154] - 废旧服务终端关键器件精准检测与再利用/再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于2020年底获批立项,投入151.20,占比2.11%,申请发明专利2件[154] - 智能装备用低速大扭矩伺服电机质量提升项目投入589.15,占比13.52%,电机效率较传统动力系统提高3 - 5%,典型生产线能耗降低15 - 25%,电动机平均无故障时间1万小时,制定团体标准1项[157] - 大功率无线充电关键智能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投入935.00,占比8.00%,研制相关设备多套,申请专利15件,发表论文6篇,发布标准不少于6项,在6家规模以上企业应用[157] - 公司拥有15个IEC国际标准对接平台和11个国家标准平台,自2010年以来累计主持和参与制修订近600项标准,报告期新增IEC1906奖专家1名,目前共有3名[168] - 公司建有两个国家质检中心,检测报告获7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个权威机构认可,报告期新增多项资质和能力[169] -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20,892.15万元,组织科技立项146项,其中重点项目51项,申请专利106件,其中发明专利52件,2件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获专利授权98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8件,完成重点科研项目19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项[182] - 主导开展4项国际标准并推进到下一阶段,提出4项IEEE标准提案获立项,提出并编制5项IEC新标准项目提案,参与18次国际会议,主持和参与制修订49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6项电器领域“领跑者”标准评价团体标准[187] - 组织各国专家召开3次国际网络会议,初步形成家用电器循环经济与材料效率的IEC提案[187] - 作为IEC TC61/WG49工作组召集人开展相关工作[187] - 快速完成防护服压条机联合研制与交付,牵头主导制定《防护服贴条机》团体标准[192] 业务合同与市场拓展 - 公司签订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3400MW机组励磁装备供货合同[19] - 公司是2017年国家工信部推荐的第一批23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内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家电智能装备合同[85] - 公司励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两位,报告期内承接南方电网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3400MW机组励磁装备供货任务[88]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印度IFB公司项目,签订印度DIXON公司项目,打入越南市场,助力乌兹别克斯坦电站发电[89] - 承接拉西瓦电厂700MW扩机等重点水电项目[198] 业务产能变化 - 东莞立沙岛聚酯树脂基地一期投产,较2019年产能提升30%[21] - 公司聚酯树脂产量多年位居国内前五位,报告期内东莞立沙岛聚酯树脂基地一期投产并达设计产能[92][95] - 公司完成树脂基地一期建设并快速实现设计产能,缓解聚酯树脂产能不足局面[181] - 东莞立沙岛4万吨树脂基地建成投产并在报告期末实现月度设计满产[199] - 启动二期4万吨产能建设[199] - 全年树脂产品销量增长近30%[199] 业务服务相关 - 2020年公司为企业颁发国推RoHS与政府采购节能认证证书300余张[22] - 公司质量技术服务覆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中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 [58] - 公司质量技术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开展检测等服务并交付报告或证书 [5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合众汽车、岚图汽车等企业认可,成为多家企业质量技术服务商,加入多个联盟并参与品质治理[84] - 特殊环境电器项目累计服务企业超7000次,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不少于6000次[132] - 法规大数据库建设等活动近1万人次参与,为200家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144] - 服务近2000家会员企业参与行业活动,累计线下参加超1万人次,网络参与超200万人次[196] - 2020年8月开发“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服务平台”,并
中国电研(688128)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