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研(68812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中国电研中国电研(SH:688128)2022-08-23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上半年[1,2,4,10,14,17,20]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公司中文简称为中国电研,法定代表人为秦汉军[2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04号第1栋[21]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ei1958.com,电子信箱为ir@cei1958.com[21]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风险事项[6]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8]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64,730.58万元,上年同期158,136.69万元,同比增长4.17%[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77.12万元,上年同期15,652.89万元,同比增长6.54%[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848.42万元,上年同期11,369.07万元,同比增长21.81%[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381.97万元,上年同期 - 4,272.36万元[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6,590.71万元,上年度末244,442.98万元,同比增长0.88%[2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41,220.53万元,上年度末485,125.90万元,同比增长11.56%[2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上年同期0.39元/股,同比增长5.13%[24]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上年同期0.28元/股,同比增长21.43%[2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6%,上年同期6.59%,增加0.07个百分点[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8,287,040.20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700,000.00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4,046,529.79元等[29][30]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2616.24万元,上年同期数为11952.34万元,变化幅度为5.55%;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12616.24万元,上年同期数为11952.34万元,变化幅度为5.55%;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7.66%,上年同期为7.56%,增加0.10个百分点[61] - 财务费用变动主要系本期汇率波动使得汇兑收益同比增加[1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同比增加[127] - 营业收入为164,730.58万元,同比增长4.17%[1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7,602.83万元,占总资产5.10%,较上年期末下降44.96%[131] - 应收款项期末数为93,620.44万元,占总资产17.30%,较上年期末增长17.42%[131] - 合同负债期末数为107,326.40万元,占总资产19.83%,较上年期末增长57.57%[134] - 境外资产为654.8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2%[134] - 受限资产期末合计为20,219.45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336.59万元、应收票据16,201.82万元等[137] - 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额为85.51万元,较2021年1 - 6月同比下降28.74%[138] - 广州国际创新社区项目2022年上半年投入48万元,累计投入169.18万元[1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27,602.83万元,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8,740.76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为9,325.52万元[140] - 擎天实业注册资本15000万元,总资产203873万元,净资产39719万元,营业收入39846万元,净利润5956万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35.71%,净利润同比变动38.00%[144] - 威凯检测注册资本10000万元,总资产61532万元,净资产23247万元,营业收入27095万元,净利润5442万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32.63%,净利润同比变动25.16%[144] - 擎天材料注册资本20000万元,总资产103872万元,净资产52323万元,营业收入58648万元,净利润2194万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13.16%,净利润同比变动 - 26.25%[14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7%;扣非净利润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1%[105] 行业发展趋势 - 2013 - 2021年国内检测检验行业复合增长率超14% [32] - 2035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增加到3亿千瓦[41] -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GW以上[41] - 2021年中国涂料行业利润总额负增长,2022年3月协会发布利润预警[48] 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质量技术服务检测报告获全球超70个国家和地区超100个权威机构认可[36] - 公司在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33个城市设7个大型检测基地、6个典型气候试验站和21个服务网点,实验室面积超12万平方米[36] - 公司家电智能装备产品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43] - 公司聚酯树脂年产量多年位居国内前五,多个粉末涂料产品获评殊荣[49] - 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制成功环保粉末涂料的单位之一,有近60年技术积淀[49] - 公司围绕国家产业要求,在多方向开展研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2] - 公司在产品标准指标选取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52] - 重点新材料认证技术列入国家原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52] - 公司潜心研究电能转换核心技术近60年,为多领域提供电源系统[52]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同步电机智能励磁技术应用于智能装备领域[55] - 公司是家电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突破一批共性技术难题[55] - 动力及储能电池串联化成分容新技术使充放电效率提升超20个百分点[55] - 公司在环保涂料及树脂方面研发出多种新产品,如高速预涂卷材用粉末涂料及聚酯树脂等,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56] - 2008年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为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56] - 2022年公司以绿色低碳房间空调器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为项目牵头单位[59] - 公司入选2017年国家工信部推荐的“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共23家[42] 公司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各类知识产权44件(发明专利13件),新增各类知识产权56件(发明专利24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件),新增标准发布17项(国家标准7项),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033件(发明专利22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36件)[57]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13个,新增获得数24个,累计获得数225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12个,新增获得数17个,累计获得数474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2个,新增获得数4个,累计获得数98个;软件著作权申请数17个,新增获得数11个,累计获得数236个;合计申请数44个,新增获得数56个,累计获得数1033个[60] - 电器质量基础技术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无线通讯)预计总投资规模732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2877.2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5668.64万元[65] -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家用电器和电器附件国际标准化)预计总投资规模535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507.9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5170.61万元[65] - 电器产品环境适应性合格评定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2357.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585.0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2288.04万元[65] - 重大技术装备环境适应性技术研究及服务预计总投资规模228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362.6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2391.39万元[65] - 智能家居标准化体系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220万,本期投入40.72万,累计投入84.23万,结项时累计项目产出目标达300万[67] - 智能汽车零部件产品合格评定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13508万,本期投入22.39万,累计投入4685.27万[67] - 新能源汽车及电器装备合格评定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474万,本期投入28.21万,累计投入284.09万[67] - 智能装备用低速大扭矩伺服电机质量提升预计总投资规模589.15万,本期投入77.20万,累计投入233.27万,电机效率较传统动力系统提高3 - 5%,典型生产线能耗降低15 - 25% [70] - 大功率无线充电关键智能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预计总投资规模935万,本期投入150.84万,累计投入553.78万,申请专利目标15件,发表论文目标6篇,发布标准不少于6项[70] - 光伏组件、逆变器及系统实证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165.20万,本期投入14.46万,累计投入177.66万[70] - 电网设备环境预计总投资规模482万,本期投入74.00万,累计投入391.09万[70] - 湿热海洋环境多因素耦合试验方法研究及装备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237.00,本期投入65.50,累计投入137.21[73] -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材料腐蚀及环境因素科学调查预计总投资规模192.20,本期投入38.36,累计投入141.07[73] - 废旧移动终端整机无损拆解与安全再利用技术预计总投资规模485.38,本期投入44.96,累计投入460.67[73] - 基于互联网 + 的电子废弃物智能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预计总投资规模360.00,本期投入69.11,累计投入208.50[76] - 废旧服务终端整机自动化无损拆解及关键器件智能识别分拣技术与装备预计总投资规模431.00,本期投入69.32,累计投入178.36[76] - 废旧服务终端关键器件精准检测与再利用/再制造技术与装备预计总投资规模151.20,本期投入35.84,累计投入77.71[76] - 废旧移动终端整机质量无损检测系统与功能样机检测分类准确率超过90%[76] - 新型电子废弃物中主要稀贵金属无氰化提取纯度不低于98%[76] - 废旧服务终端整机自动化识别分拣装备关键元器件智能识别准确率大于97%[76] - 严酷度分级分布可视化及湿热环境设备标准体系研究拟制定行业或团体标准6项[73] - 电器质量基础技术研发能力提升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996,本期投入49.12,累计投入2661.56,拟申请发明专利2项[79] -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一体化测试设备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5340,本期投入1288.20,累计投入3240.74,将研制百千瓦等级先进燃料电池测试系统[79] - 锂动力电池高压串联化成充放电电源设备的研制预计总投资规模900,本期投入149.91,累计投入610.37,已完成150串级样机制作及电气性能测试,将开发200串以内串联化成分容系列产品[79]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试验装备验证平台的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400,本期投入155.70,累计投入339.84,将研制试验装备验证平台及相关测试新设备[79] - 大功率轨道交通双向变流装置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300,本期投入21.97,累计投入248.36,已完成装置双向变流功能测试,将研制新一代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装置[82] - 面向高安全领域的硬实时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本期投入192.03,累计投入518.72,样机试运行效果良好,将实现励磁系统全面国产化[82] - 退役机电产品逆向物流技术及其跨组织信息集成服务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459.58,本期投入68.70,累计投入141.67,已搭建外观特征全方位快速获取平台,将构建多层级回收体系架构等[82] - 典型3C产品柔性智能化拆解示范生产线建设预计总投资规模152,本期投入15.29,累计投入19.61,已初步形成检测技术指标体系等,将开发智能化柔性拆解装备,拆解破损良率大于90%,申请发明专利2件等[85] - 面向家电及信息通信行业的国内国际测试评价互认公共服务平台—家电方向预计总投资规模942,本期投入355.05,累计投入847.73,检测能力覆盖63个海外国家标准,将搭建国内国际测试评价互认公共服务平台[85] - 公司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5,712.46,本期投入金额为8,753.66,累计投入金额为33,716.29[91] - 低齿高效无氧铜管产业化研究项目预计降低空调产品生产成本8%以上,延长空调铜管腐蚀年限2 - 3倍[91]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2,616.24万元,获专利授权45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主持发布标准17项,其中国标7项;主持开展4项国际标准研制工作[106] - 商用车钢轮用水性铝粉烤漆及关键材料水性树脂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460.00,本期投入60.41,累计投入350.45,已批量供货[88] - 塑料材料用油墨的端羟基型饱和聚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0,本期投入13.75,累计投入285.83,关键合成技术及非锡体系开发进展顺利[88] - 装备制造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5,200.00,本期投入650.01,已开始搭建公共服务平台[88] - TGIC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