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松井股份(68815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松井股份松井股份(SH:688157)2022-02-28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400,000元[5] - 公司2021年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08亿元[2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739万元[21]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1亿元[21]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22元[21]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95%[21]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5.33亿元[2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2.46亿元[21]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42%[21] - 公司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52元[2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人民币15.64元[21] - 营业收入508,232,035.36元,同比增长16.8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394,928.00元,同比增长11.72%[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993,654.40元,同比下降20.5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83,565,758.40元,同比增长8.06%[22] - 总资产1,344,411,718.30元,同比增长8.2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61%,同比下降10.84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1.56%,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0823.20万元,同比增长16.85%[131][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39.49万元,同比增长11.72%[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99.37万元,同比下降20.57%[133][13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61%,同比下降10.84个百分点[131]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5509.05万元,同比增长41.32%[133][135] - 研发费用5875.44万元,同比增长11.88%[133][135] - 财务费用-535.66万元,同比变化447.55%[133]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约80%[123] - 精细化工直接材料成本2.10亿元,同比增长21.99%,占总成本比例81.28%[144] 各业务线表现 - 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收入480.4932亿元,占总收入94.54%,同比增长12.31%[30] - 可穿戴设备收入7.11788亿元,同比增长51.47%[30][32] - 智能家电收入2.41227亿元,同比增长67.42%[30][32] - 乘用汽车领域收入2.24623亿元,同比增长274.39%[30][32] - 特种油墨收入1884.75万元,同比增长272.67%[37] - 水性环保涂料收入同比增长59.93%[35] - 东莞鸥哈希营业收入3173.29万元,同比增长88.92%[37] - 主营业务收入合计502.9555亿元,同比增长15.94%[30] - 其他业务收入527.65万元,同比增长372.34%[30] - 公司PVD彩色镀工艺相关业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47万元,同比增长1128.21%[39] - 松润新材车灯涂料及涂料产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0.41万元,同比增长116.04%[39] - 精细化工行业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5.94%,毛利率48.63%,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139] - 涂料产品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12.91%,毛利率48.20%,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139] - 特种油墨产品营业收入1884.75万元,同比增长272.67%,毛利率59.67%,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139] - 涂料生产量6724.52吨,同比增长20.32%,销售量6591.52吨,同比增长9.78%[140] - 特种油墨生产量95.76吨,同比增长247.57%,销售量88.62吨,同比增长195.60%[140] 各地区表现 - 国内营业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17.08%,毛利率48.25%,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139] - 国外营业收入3715.09万元,同比增长3.35%,毛利率53.41%,同比上升5.17个百分点[139] - 境外资产规模为404,182.19元,占总资产比例0.03%[1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定位为高端消费品领域新型功能涂层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横纵双向推动高质量全面化发展[194] - 业务布局持续深耕3C高端消费电子涂层领域,加大汽车涂层领域布局涵盖零部件/后市场/原厂漆市场[194] - 产品体系实施涂料/油墨/胶黏剂三位一体横向发展战略,构建多类别一体化涂层材料产品体系[194] - 营销中心成立海外3C/国内3C/笔电/胶黏剂及油墨5个BU,生产部执行BU制支持业务协同[197] - 持续打造CMF/PVD核心竞争力建设,强化TS/PA/KAM铁三角提高项目化运行质量[197] - 将阿米巴作为全业务链提质增效手段,通过管理技术创新实现内部管理增效[198] - 2022年加快落实数字化转型部署,挖掘数据价值赋能业务发展[198] - 进一步提高现场管理力度,将现场管理能力打造为公司竞争力[19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5.87544亿元[32]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42%[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1.56%,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24]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58,754,357.65元,同比增长11.88%[9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56%,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93] - 费用化研发投入58,754,357.65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93]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与上年持平[93] - 公司研发投入变化幅度及资本化比重变动均属于正常经营范畴[94]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89,126,415.09元,其中已完成研究项目投入75,510,985.93元,占预算总额的84.7%[103][105] - 研发人员数量为15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0.06%,较上期增加8人[107]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3,366.54万元,人均薪酬21.17万元,同比增长17.5%[107]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6人、硕士9人、本科55人、专科及以下89人[107] - 研发人员159名占公司总人数30.06%[108]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PCT国际授权专利1项,国家授权专利总计42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22项[85]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系列水性涂料技术,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4项[84] - 乘用汽车防雾树脂及涂料技术新增授权专利1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84] - 系列UV色漆技术新增授权专利7项,处于行业先进水平[84] - 系列PVD涂料技术新增授权专利2项,处于行业先进水平[84] - 3D玻璃感光油墨技术新增授权专利1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84] - 系列有机硅手感涂料技术新增授权专利1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84] - 乘用汽车零部件PVD涂料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84]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国家发明专利申请38项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项[88] - 公司获得发明专利20项,累计发明专利达61项[91] -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2项,累计实用新型专利达27项[91] - 公司知识产权合计新增获得43项,累计获得90项[91]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涂料制备技术领域(如反光涂料、水性涂料等)[88][89] - 拥有3项行业领先核心技术和4项行业先进核心技术[109] - 参与制定5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团体标准[109] - 拥有2项PCT国际授权专利及6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9] - 拥有27项实用新型专利[109] - 涂料VOCs含量符合GB30981-2020国家标准[109] - 研发团队占比超30%且覆盖水性涂料/UV涂料等前沿领域[108][109] 客户与市场 -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核心客户包括华为、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惠普、亚马逊、小米、VIVO、Microsoft等国际品牌[42] - 乘用汽车领域核心客户包括北美T公司、法雷奥、吉利、广汽、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42] - 公司产品覆盖平板背板、中框、装饰条、侧键、保护套、智能键盘等部件,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亚马逊、三星、中兴和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48] - 可穿戴设备领域产品应用于手表表带、后盖/中框、充电宝、耳机绳线、头戴式/入耳式耳机、手环等,终端客户包括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华为、小天才、谷歌、卡西欧、OPPO、安克、Beats、Plantronics等[50] - 智能手表后盖/中框使用热固化非手感涂料提升耐磨性和良品率,客户包括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OPPO、华为、小天才、Facebook等[50] - VR眼镜产品使用UV色漆提升装饰和防护性,客户包括3Glasses、微软、联想、雷蛇、爱普生等[51] - 智能家电领域产品应用于电动牙刷、智能音响、学习机、智能水杯、显示屏、无人机等,客户包括Philips、小米、Usmile、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Facebook、谷歌、华为、科大讯飞、Ember、大疆等[52] - 乘用汽车领域产品覆盖后视镜、外饰件、车灯等部件,使用高光黑涂料、PU涂料、车灯防雾涂料等提升装饰性、耐化性、耐候性和安全性,客户包括吉利、奇瑞、比亚迪、法雷奥、东风柳汽、丰田、红旗等[54] - 特种油墨产品用于标识功能,客户包括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谷歌等[50][52] - 汽车车灯防雾涂料解决起雾问题,提升安全性,客户包括法雷奥、吉利、BYD、东风柳汽等[54] - 客户覆盖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及华为小米等头部品牌[111] - 终端客户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知名整车企业[111] - 前五大终端客户销售收入占比75.22%,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29.48%[12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5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48%[145][151] - 公司与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内终端品牌合作[71] 产品与技术应用 - 公司产品分为涂料、特种油墨、胶黏剂三大类,满足色彩、基材、工艺、触感等综合性能需求[41] - 公司产品主要覆盖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两大领域,包括手机及配件、笔记本电脑及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细分市场[42] - 公司新增应用部件和终端客户在平板保护套、智能键盘、手表表带、后盖/中框、VR眼镜、跟踪器、电动牙刷、智能音响、学习机、智能水杯、显示屏、无人机、数码相机、智能门铃、开关、路由器、智能门锁等领域均有标识[48][50][51][52][53] - 产品用途聚焦提升装饰性、耐磨性、手感、触感、防护性、耐化学性、良品率等特性,覆盖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汽车等多领域[48][50][51][52][54] - 公司PVD涂料在乘用汽车领域应用于内饰装饰条、门把手、旋钮等零部件,可替代高污染水电镀工艺[58] - 公司水性涂料系列具备低VOC排放特性,不含重金属有害物质,且附着力与耐水煮性优异[59] - UV硅手感涂料用于汽车内饰件,具有超滑爽触感和耐污性、耐高低温及耐候性[58] - 高光黑涂料提供高光泽度与镜面流平效果,耐划伤、耐化学品及耐汽油腐蚀[58] - 防雾涂料用于乘用车大灯和尾灯,具备高透射率和耐久性以提升驾乘安全性[58] - 装饰油墨适用于3D曲面玻璃,具有高遮盖率、附着力及耐老化特性[58] - 水性UV涂料以水为主要溶剂,适用于塑料基材,具备高耐磨和耐化学性[59] - PVD涂料在消费电子领域支持5G技术,实现无电磁信号屏蔽的NCVM效果[57] - 水性保护油墨提升3D曲面玻璃加工良率,可同步退膜与清洗以提高效率[59] - 公司产品体系涵盖涂料、特种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一体化产品[72] - 特种装备领域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前沿技术研发方向[42]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全球涂料市场销售额从2015年1273亿美元增至2020年16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7%[70] - 中国涂料总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2020年涂料年产量达2459.1万吨[70] - 中国涂料行业"十三五"期间年产量增长0.43倍,平均年增长率7.44%[70] - 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具有产品迭代周期短、创新质量要求高特征[66] - 涂料总涂覆面积相对较大伴随下游总应用需求增加呈逐步增长趋势[73] - UV固化涂层材料凭借节能环保高效高耐磨和抗划伤等优势在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取得较快发展[73][74] - UV固化色漆逐步实现对传统热固化色漆面漆的替代且UV单涂层色漆产品应用逐步增多[74] - PVD涂层材料应用显著提升弥补塑料基材外观不佳缺陷[74] - 3D玻璃感光油墨工艺及涂层材料产品开始被采用以解决贴膜和镭雕油墨工艺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等问题[74] - UV固化PVD涂层材料开始对水电镀工艺实现逐步替代因具有性能好外观装饰效果佳无重金属水污染等优势[74] - 水性涂层材料由于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成为新兴发展方向受环保压力日趋加大影响[75] - 溶剂型涂层材料为高端消费电子主流产品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高替代需求较高[75] - 到2025年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70%的目标[81] - 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使用比例降低20%[81] - 全球水性涂料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741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9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4.4%[82] - 行业集中度逐年上升,环保政策与成本压力推动中小企业退出市场[83]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3.8亿部,同比增长7.7%[186] - 2021年全球PC市场(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总出货量预计为4.968亿台,同比增长8%[187] - 2021-2025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预计从800万台增长至290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0%[189] - 2021-2025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预计从100万台增长至210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4.1%[189] - 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4.45亿台,同比增长28.40%[189] - 2021年1-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191] - 2021年1-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191] - 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588.76亿美元[19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选项为"否"[4] - 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5] - 公司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为"否"[7] - 公司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情况为"否"[8] - 公司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情况为"否"[8] - 利润分配预案尚须经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公司代码688157,简称松井股份[1] 供应链与生产 - 公司核心原材料包括树脂和金属颜料,采用"长期框架合同+订单"采购模式[64] - 公司采用"定制化柔性制造"生产模式,配置DCS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65] - 公司本部厂区设计产能7000吨,产能利用率97.43%[173] - 在建产能16000吨,已投资7131.3万元,预计2022年12月31日完工[173] - 溶剂采购价格同比上涨32.9%,采购量4823.8吨,耗用量4796.5吨[172] - 助剂采购价格同比上涨12.12%,采购量520.3吨,耗用量498吨[172] - 金属颜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0.91%,采购量116.4吨,耗用量118.3吨[172] - 树脂采购价格同比下降0.08%,采购量1973.9吨,耗用量1863.7吨[172] - 电采购价格同比上涨1.48%,采购量526.96万度,耗用量526.96万度[17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680.8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7.25%[146][148] - 公司获批新增产能11000吨,一期项目扩改增加产能5000吨至6000吨[170] 资产与投资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008,168.49元,占总资产比例0.45%[152] - 预付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