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震有科技(68841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震有科技震有科技(SH:688418)2023-04-0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震有科技[16] - 公司外文名称为Genew Technologies Co.,Ltd.,缩写为Genew[16][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闽华[17] - 公司现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科苑南路3176号彩讯科技大厦五层、六层、十一层[17] - 2005年4月4日公司成立,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北路106号紫薇阁311房”[1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该预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尚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或公司商业机密的信息进行了脱密处理[8]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2022年公司召开8次股东大会、14次董事会、11次监事会,各会议召集、议事、表决等程序均符合规定[169]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月20日召开,决议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编号2022 - 008[17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4月8日召开,决议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编号2022 - 032[171]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5月25日召开,决议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编号2022 - 048[171]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6月14日召开,决议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编号2022 - 059[171]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5日召开,决议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编号2022 - 082[171] - 2022年公司召开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为10月18日、11月15日、12月23日[1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532,469,377.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8%,主营业务收入528,247,825.4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70%[20][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334,424.01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7,626,836.56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20][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040,958.95元,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改善[20][2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9,317,555.66元,较上年同期末减少19.60%[20] - 2022年总资产1,622,465,680.5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5%[20]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1.1152元/股,稀释每股收益-1.1152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1789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20][21]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88%,较上年减少12.40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07%,较上年减少12.52个百分点[20][21]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5.67%,较上年增加4.62个百分点[20][21]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5,247,304.48元、175,371,450.01元、122,955,236.37元、168,895,386.63元[2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6,769,569.99元、-11,465,456.68元、-43,964,074.71元、-123,135,322.63元[2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601.15万元、-3020.65万元、-5712.31万元、6830.02万元[23]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29.24万元,2021年为1282.78万元,2020年为962.19万元[23][24]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期初余额12994.11万元,期末余额2356.35万元,当期变动-10637.75万元[25]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46.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8%[26]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533.4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762.68万元[26] - 营业成本326,709,027.91元,较上年同期240,794,873.82元上升35.68%[130] - 销售费用113,710,096.72元,较上年同期90,120,732.23元上升26.18%[130] - 管理费用81,795,317.67元,较上年同期73,673,812.53元上升11.02%[130] - 财务费用2,028,810.53元,较上年同期17,663,724.50元下降88.51%[130] - 研发费用161,323,104.73元,较上年同期122,393,039.53元上升31.81%[1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7,303,699.87元,较上年同期94,522,759.43元下降160.62%[1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905,410.87元,较上年同期75,908,072.17元下降19.76%[13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2,824.78万元,较上年增长28.70%[137] - 2022年指挥调度系统毛利率39.26%,较上年下降19.50个百分点[137] - 2022年核心网络系统毛利率50.46%,较上年下降25.58个百分点[137] - 2022年境内收入39,105.66万元,境外收入13,719.12万元,境内外收入均上涨[137] - 2022年境内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减少22.72个百分点,境外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增加11.18个百分点[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销售合同已签定并执行订单约2,841.70万元(含税)[139] - 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成本32,523.03万元,上年度19,345.86万元,同比增长68.11%[141] - 材料及服务成本28,898.42万元,占总成本88.86%,较上年同期增长69.75%[141] - 直接人工成本3,396.21万元,占总成本10.44%,较上年同期增长60.12%[14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4,944.4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8.06%[142]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14944.48万元,占比28.06%,本期有5家新增客户进入前五大客户[14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020.2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9.65%,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0[145]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113710096.7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8%;管理费用本期数为81795317.6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2%;研发费用本期数为161323104.7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1%;财务费用本期数为2028810.5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51%[1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 65040958.95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 57303699.87元,较上年同期变动 - 160.6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60905410.87元,较上年同期变动 - 19.76%[149]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394887719.63元,占总资产24.34%,较上期期末增长65.13%[150] - 商誉本期期末数为67815889.50元,占总资产4.18%,较上期期末增长2238.56%[151]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85765134.39元,占总资产5.29%,较上期期末增长436.13%[151] - 未分配利润本期期末数为 - 137004629.57元,占总资产 - 8.44%,较上期期末变动 - 274.91%[151] - 境外资产为192601030.24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1.87%[152] - 受限资金总额为6078216.46元,包括保函保证金2527695.26元、票据保证金3500000.00元及信用卡保证金50521.20元[15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6840889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6067亿元,变动幅度为-27.28%[1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8104.43653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4.436537万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18亿元,期末数为2.086亿元[158]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4889.671082万元,其他变动为-2533.317975万元,期末数为2356.353107万元[1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核心网络系统收入6343.71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91.51%[26] - 2022年集中式局端系统收入9349.82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5.42%[26] - 2022年指挥调度系统收入31497.65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9.27%[26] - 2022年技术与维保服务收入5633.6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9.51%[26]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收购杭州晨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99%股权,合计持有55.99%股权[28]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震有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杭州依赛通信有限公司100%股权[28]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枝江震有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震有科技有限公司[28] - 公司中标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5G专网能力组件等多个联通研究院项目并完成内场测试[27] - 公司中标电信集团5G消息不良信息检测及系统集采项目[27] - 公司中标中广投贵州联广2022年某系统支撑能力提升合作项目[27] - 公司中标贵州和陕西等省级广电公司10G PON OLT集采招标项目[27] - 公司中标马来西亚电信公司下一代语音核心网项目[27] - 公司推出5G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产品涵盖5G核心网等[29] - 公司在专网领域推出新一代智慧应急等一系列解决方案[29] -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芯片等,通过集中询价选供应商,每类物料选多家合格供应商[31] - 公司生产多采用外协加工模式,有专职质量管理工程师现场巡检,有严格质量管控流程[31] - 公司根据不同产品、地域和客户建立完善销售体系,核心网等设备主要客户为电信运营商,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客户为行业专网用户[31] - 公司技术与维保服务基于自身技术积累,为客户提供配套服务,分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服务和系统巡检维护等维保服务两类[31] -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下的“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业务分公网和专网[32] - 公网通信领域,运营商居产业链核心主导,供应商面向运营商开展业务,多采用直销模式[33] - 专网通信领域,设备供应商与客户签订合同后,需经需求调研等流程并提供售后和技术支持[33] - 行业短期受各国电信政策和通信技术发展影响有周期性,长期需求不变,周期性不明显[33][34] - 行业存在区域性特征,欧美通信网络成熟需求平稳,东南亚及非洲升级需求大,我国企业集中于华东、华南[34] - 通信设备制造业顶端客户采购下半年较集中有季节性,底端客户采购无明显季节性[34][35] - 公司主营产品公网和专网并重,国内与海外并重,是国内领先的通信系统设备及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37] - 公司将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等多项技术进行持续研发,追求软硬件100%国产化[167] - 公司将拓展海外客户群体,重点布局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区域电信市场[167] - 公司将深挖国内专网市场,扩大在政府应急、智慧城市等领域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167] - 公司将适时推进资本运作,利用多种融资工具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167] 行业政策环境 - 2022年9月,工信部提出“十四五”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38] - 2022年,6G技术研究开始进入关键阶段[38] - 2022年7月,国家减灾委提到需强化卫星遥感等技术融合创新应用[38] - 2021年3月25日,工信部指出未来三年是5G和千兆光网发展关键期[39] - 2023年1月,国家多部门修订发布办法,推广煤矿智能化等技术装备和信息基础设施[40] - 国家八部委明确要在2035